卫延召
- 作品数:71 被引量:94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被引量:87
- 2001年
- 四川盆地发育 10多个产气层系、6套主要气源岩。文中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产层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大多数气样的δ1 3C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 (δ1 3C1 <δ1 3C2 <δ1 3C3<δ1 3C4 ) ,显示出有机成因特征。一些样品中甲乙烷碳同位素倒转 (δ1 3C1 >δ1 3C2 )可能是由于不同源岩或不同成熟度的气混合的结果。盆地中相同成熟度油型气的δ1 3C比煤成气的轻。CO2 的δ1 3C也具有生物成因的特征。
- 戴金星夏新宇卫延召陶士振
- 关键词:天然气碳同位素四川盆地
-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区带目标优选——以陆东—五彩湾地区为例被引量:53
- 2009年
- 以岩石物性、重磁电震、钻井等资料为基础,根据研究区具体地质情况,提出火山岩分布预测、火山岩岩性预测、有利区带及目标评价的重磁电震配套技术。通过在陆东—五彩湾地区的综合应用,完善了现有的方法技术,形成了有效的重磁电震综合勘探技术流程。对陆东—五彩湾地区火山岩气藏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该区火山岩气藏勘探的重要认识:磁力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断裂带,断裂控制了火山岩的分布,也控制了火山岩的局部构造;磁力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裂缝发育带,是火山岩储集层发育的有利部位;近烃源岩磁力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油气藏的富集区带。预测的有利区块(区带)、有利目标得到了钻探证实,表明了本研究方法正确有效。
- 杨辉文百红张研张光亚刘志舟吴丰成卫延召戴晓峰胡庆辉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气藏航磁
- 一种油气运移特征识别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气运移特征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储层段的气测录井实测数据;根据所述待识别储层段的气测录井实测数据计算待识别储层段的气测安全度以及气测极差,所述气测安全度包括丁烷以及戊烷的含量值,所...
- 卫延召刘刚陈棡龚德瑜马丽亚
- 文献传递
-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古油藏研究及次生油气藏预测
- 对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古油藏分布及次生油气藏调整规律认识的局限性制约了该地区的勘探与开发.莫索湾凸起在白垩纪位于古背斜的高部位,是油气运聚的集散地,研究该区古油藏形成及演化过程对指导次生油气藏的发现至关重要.前人多定性地...
- 麻伟娇陶士振卫延召
- 关键词:油气藏地质构造
- 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凹陷中——上二叠统有利储盖组合优选被引量:15
- 2016年
- 通过环玛湖凹陷斜坡区中—上二叠统单井层序地层划分和井震层序地层对比,将夏子街组、下乌尔禾组和上乌尔禾组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识别出夏子街组中—下部、下乌尔禾组下部和上部、上乌尔禾组厚层砂砾岩储集层发育段,以及夏子街组上部、下乌尔禾组中部、上乌尔禾组顶部3套区域性盖层发育段,并优选出3套有利储盖组合:中、下部储盖组合受低位域坡折控制,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上部储盖组合受二叠系与三叠系、下乌尔禾组与上乌尔禾组之间的大型不整合控制,以地层油气藏为主,埋藏相对较浅,与油源断裂匹配好,具有高效的油气输导体系,是近期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 杨帆卫延召阿布力米提.依明陈刚强卞保力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储盖组合
- 松辽盆地四方坨子地区青山口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 四方坨子地区位于松辽盆地西部红岗阶地北端,西临西斜坡,东临古龙凹陷,整体为一东倾斜坡,沉积上受西部英台沉积体系的控制。频繁的湖水进退在该区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储集砂体,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地区。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 曹颖辉薛良清池英柳卫延召蒋凌志
- 关键词: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层序地层沉积相
- 文献传递
-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油源浅析被引量:5
- 2001年
- 吐哈盆地是我国唯一发现的一个油气以煤成油为主的盆地 ,其中台北凹陷是吐哈盆地的主体凹陷 ,也是发现油气最多的凹陷。以丘陵构造带为界 ,可将台北凹陷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原油的特征具有典型的煤成油特征 ,西部原油的特征则界于湖相油和煤成油之间。从表面上看 ,西部原油特征具有混源特征 ,但从原油碳同位素、饱芳比、姥植比等指标的分布区间进行分析 ,西部原油这些指标值的分布区间明显小于东部原油。因此 ,西部原油不可能由湖相油和煤成油混合而成 ,而是由性质界于典型湖相泥岩和煤系源岩之间的中、下侏罗统湖相泥岩所生成。根据石油地质综合分析 ,胜北次凹的前侏罗系烃源岩并非台北凹陷西部原油的油源。
- 卫延召戴金星赵长毅
- 关键词:煤成油台北凹陷吐哈盆地油源
- 中国岩性油气藏区带类型、地质特征与勘探领域被引量:19
- 2016年
- 通过松辽盆地断陷和坳陷、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坳陷、渤海湾盆地断陷和坳陷、准噶尔盆地中生界坳陷、川西前陆盆地、塔里木克拉通盆地等4大类原型盆地36个典型油气藏解剖和大油气区成藏条件分析,从油气聚集区域和勘探选区的角度,完善岩性油气藏区带分类方案体系。揭示了3类斜坡、3种凹陷中心、3种成藏组合、多种成因类型的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和主控因素。基于不同类型大油气区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认识,建立烃源条件、断层及输导体系、储集条件、储盖组合、流体性质和时空匹配等岩性油气藏区带6大类评价指标、参数体系及分级标准。结合油气形成演化的埋藏史、生油史、成岩史、构造史、圈闭史和成藏史等"六史"综合评价研究,进行岩性油气藏区带评价优选。评价预测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中浅层斜坡带、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侏罗系等未来主要石油勘探领域,资源规模约(42~67)×108 t,以及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寒武系、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台缘台内礁滩等未来主要天然气勘探领域,资源规模约(1.5~2.0)×1012 m^3。
- 陶士振袁选俊侯连华朱如凯杨帆李昌伟王岚张国生李欣王颖孙国欣卫延召
-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岩性圈闭勘探领域
- 三维油气输导体系网格建模与运聚模拟技术被引量:17
- 2018年
- 油气在输导体系中的运聚模拟一直是石油地质定量化研究中的难题。针对传统地质建模技术不能在三维空间中建立输导体相互联系的现状,采用混合维数网格建模思路,形成一种由体(地层)、面(断裂面和不整合面)、线和点构成的混合维数网格建模技术,为砂体、断面和不整合面几何形态的刻画、复杂构造区三维地质建模以及油气运聚模拟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导体系混合维数网格的三维油气运移路径追踪方法。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的应用实例显示,该技术能够有效刻画断层面、不整合面和砂体的输导作用,透视油气运移路径,模拟石油聚集、油藏调整及次生油藏的形成过程,揭示油气分布规律,指出古油藏附近和运移路径所覆盖的区域是油气分布有利区。
- 郭秋麟刘继丰陈宁生吴晓智任洪佳卫延召陈棡龚德瑜袁选俊
- 关键词:油气运聚输导体系网格生成
-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古油藏的流体证据被引量:12
- 2017年
- 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古油藏分布及次生油气藏调整规律认识的局限性制约了该地区的勘探与开发。莫索湾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在白垩纪位于古背斜的高部位,是油气的集散地,研究该区古油藏形成及演化过程对指导次生油气藏的发现至关重要。对莫索湾凸起三工河组进行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系列定量荧光分析,并结合构造演化史、生烃史和区域埋藏史-热史为古油藏的存在提供了流体证据,分析了其油气充注历史,并预测了次生油气藏的调整方向。研究结果显示:(1)莫索湾凸起三工河组在早白垩世早期开始接受油气充注形成古油藏,表现在储集层QGF指数大于4,GOI指数大于5%,古油藏充注时,油气被矿物捕获形成烃类包裹体,被捕获的两类包裹体荧光颜色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参数值说明随着烃源岩成熟度逐渐变大,油质也逐渐变轻。(2)新近纪地层掀斜时,古油藏被破坏,油气发生调整,表现在部分层段QGF指数较高,但是QGF-E强度较低。(3)莫索湾凸起三工河组经历了不只一期油气充注,推断其混入了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成熟度较低的油气,因为部分层段显示较低的QGF指数和较高的QGF-E强度,且TSF的R1分布范围很大。(4)构造显示莫索湾古油藏平面范围达700km2,古油藏被破坏后沿着各低凸带向北线状运移。
- 麻伟娇卫延召曾德龙吴涛蔡郁文李秀丽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三工河组古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