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流行热
  • 3篇疫苗
  • 3篇牛流行热
  • 3篇免疫
  • 2篇弱毒
  • 2篇弱毒疫苗
  • 2篇免疫效果
  • 2篇灭活
  • 2篇病毒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毒素
  • 1篇犊牛
  • 1篇月龄
  • 1篇乳牛
  • 1篇死疫苗
  • 1篇牛流行热病毒
  • 1篇纤毛抗原
  • 1篇显微镜
  • 1篇流行热病
  • 1篇流行热病毒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杭州正兴牧业...
  • 1篇杭州市畜牧兽...

作者

  • 6篇原魁章
  • 3篇宋军英
  • 3篇严隽端
  • 1篇张坦
  • 1篇李成
  • 1篇邱昌庆
  • 1篇郭三堆
  • 1篇孔令达
  • 1篇母安雄
  • 1篇蔺国珍
  • 1篇姜绍德
  • 1篇杨宗照
  • 1篇郑福英
  • 1篇叶树生
  • 1篇郝桂玉
  • 1篇谷守林
  • 1篇陈章水
  • 1篇叶宏伟
  • 1篇王建华
  • 1篇刘辉放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科技
  • 2篇畜牧兽医科技...
  • 1篇中国畜禽传染...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2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乳牛流行热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的比较
2003年
对牛流行热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对乳牛体温、产奶量的影响和局部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乳牛流行热弱毒疫苗免疫后 12个月仍有 77.8%可获得坚强保护 ,而灭活疫苗有 66.7%可获得保护 ;弱毒疫苗注射后局部皮肤肿块比灭活疫苗小 ,对产奶量的影响也小于灭活疫苗。总体来看 。
杨宗照谷根林母安雄蒋建一洪雪忠严隽端原魁章叶树生叶宏伟王建华
关键词:乳牛流行热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产奶量
表达K_88K_99双纤毛抗原及K_99纤毛抗原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构建被引量:7
1992年
应用转化法:将带有K_99纤毛抗原的重组质粒PHK_99分别转化到具有K_88纤毛抗原的产肠毒素菌株B_6(O_149K_91K_(68)ac)“和不具K_88抗原的产肠毒素菌株(O_14K_85),获得了35株抗氨苄青霉素的转化子。在这35个转化子中,有32个能同时表达K_(88)、K_(99)两种纤毛抗原,有3株能表达K_(99)纤毛抗原。这些转化子仍具有产肠毒素的特性。
陈章水崔溢洙原魁章孔令达郭三堆
关键词:纤毛抗原大肠杆菌
牛流行热弱毒疫苗的免疫试验
2006年
牛流行热弱毒疫苗经二年实验室和现地大面积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在保存期和免疫期方面又明显优于灭活苗,因此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疫苗。
原魁章宋军英严隽端杨宗照谷根林叶树生刘辉放
关键词:流行热弱毒疫苗免疫效果
电子显微镜检测马立克氏病病毒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摘要本文利用电镜技术检测了马立克氏病疫苗或其种毒复壮及传代过程中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其结果:①马立克氏病病毒是目的毒,其直径约150nm,但数量不多;②RNA肿瘤病毒(C型粒子),常见于鸡体内,我国约有90%以上的鸡体中都有此病毒;③霉形体;④细菌;⑤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样粒子,其直径约90nm,形态呈炸面圈样。在细胞原生质膜上以“出芽”方式释放病毒。该病毒非常容易混入马立克氏病疫苗中,通过预防接种蔓延。
郝桂玉原魁章王晓蕴谷守林姜绍德张坦李成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MDV
牛流行热灭活苗对犊牛的免疫程序的初步探讨
2003年
1.按正常免疫程序,对牛均行颈部皮下两次免疫接种,两次免疫接种间隔为3周,每次每头牛为由关大沛等发表"牛流行热防制措施"研究报告中提及,犊牛经牛流行热灭活苗免疫后,出现血清中和抗体价偏低的问题,我们在广州和杭州两地试验中也出现类似情况.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现地也反映出现散发性流行,给养牛业造成一定损失.为了探讨上述情况,为犊牛制定出更合理的免疫程序,我们于2001年与广州珠江牛奶有限公司共同协作进行犊牛免疫程序试验.选择广州珠江牛奶公司的3月、6月、9月及12月龄犊牛作为本次试验的试验牛,应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牛流行热油佐灭活苗(010328批)进行二种不同免疫程序试验:4ml.2.在正常免疫后3个月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每次每头试验牛免疫剂量为3ml.然后在第二次免后3个月、6个月及9个月采集上述试验牛血清,应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法,跟踪检测其血清中和抗体价.其试验结果见表:
严隽端原魁章宋军英刘辉放
关键词:犊牛月龄免疫程序灭活苗死疫苗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病毒糖蛋白G_1抗原表位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抗原性鉴定被引量:2
2007年
从包含牛流行热病毒G蛋白基因的质粒pMD-G中克隆G1抗原表位区基因,亚克隆进表达载体pPIC9K,构建重组载体pPIC9K-G1,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通过G418压力和PCR法筛选阳性重组酵母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脱糖基化分析、Western blot、ELISA、兔体免疫实验和特异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在GS115中表达并进行了适度的糖基化,表达蛋白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包被抗原,开发ELISA诊断试剂盒。
郑福英蔺国珍邱昌庆原魁章宋军英
关键词:牛流行热病毒毕赤酵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