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春翠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肠癌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META分析
  • 1篇丹皮
  • 1篇丹皮酚
  • 1篇蛋白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吸虫
  • 1篇血吸虫病
  • 1篇易感性
  • 1篇脂联素
  • 1篇脂联素基因
  • 1篇脂联素基因多...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组织化学
  • 1篇胃肠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篇叶春翠
  • 5篇谭诗云
  • 4篇李明
  • 4篇孙朋
  • 3篇王军
  • 2篇游红霞
  • 1篇沈磊
  • 1篇罗和生
  • 1篇沈志祥
  • 1篇张军
  • 1篇罗小芳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脂联素rs1501299G/T、rs2241766T/G、rs266729C/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建库截至2013-03,收集关于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RevMan5.1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r s1501299G/T基因多态性相关文献7篇(包括8项研究),共有2024例结肠癌患者,2777名对照组;rs2241766T/G基因多态性相关文献5篇,共有1401例结肠癌患者,1691例对照组;rs266729C/G基因多态性相关文献5篇,共有2945例结肠癌患者,3361例对照组.rs2241766T/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关联性的研究中,在TG vs TT遗传模型,该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有关联(OR=1.22,95%CI:1.05-1.43).而在其他两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中,四种遗传模型均未发现存在相关性.结论:脂联素rs2241766T/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的风险有关,而rs1501299G/T,rs266729C/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无明显关联.
叶春翠谭诗云王军李明张军孙朋
关键词:脂联素结直肠癌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2014年
目的:探讨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丹皮酚(15.63-250mg/L)和阿司匹林(98.08-1 801.6mg/L)处理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24,48,72,96h,CKK-8比色法测定其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活力的影响;根据CKK-8结果分为丹皮酚组(浓度31.25,62.50,125mg/L)和阿司匹林组(浓度分别为180.16,900.80,1 801.6mg/L),进一步处理48h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及RT-PCR法检测RUNX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丹皮酚(浓度15.63-250mg/L)和阿司匹林(浓度90.08-1 801.6mg/L)均能能显著降低LoVo细胞存活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丹皮酚组处理细胞48h后可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分别为13.5%,21.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8%,25.8%,37.7%,明显高于对照组;丹皮酚组荧光强度分别为41.36±4.62,57.51±3.83和69.43±3.76;阿司匹林组荧光强度分别为38.24±4.62,53.31±4.92和65.64±5.25,丹皮酚组、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荧光强度24.45±3.7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均能上调RUNX3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皮酚、阿司匹林均能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内Ca2+含量和上调RUNX3基因的表达有关。丹皮酚与阿司匹林可能具有相似抗大肠癌细胞作用机制。
李明谭诗云孙朋叶春翠游红霞
关键词:丹皮酚阿司匹林LOVO细胞CA2+
EGF 61A/G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基因61A/G多态性与结肠癌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ABSE、CJFD、CBM、CNKI、VIP及WanFangData,检索时间截止至2013年2月28日,收集关于EGF61A/G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易感性的病例一对照研究。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RevMan5.1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病例一对照研究,839例患者和844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3个遗传模型中EGF基因61A/G多态性与结肠癌风险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G+AG vs AA:OR=1.43,95%CI:1.10—1.84;GG vs sAG+AA:OR=1.67,67%CI:1.10—2.53;GG vs AA:OR=2.17,95%CI:1.54~3.06],而在AG vs AA遗传模型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6,95%CI:0.89~1.53)。结论EGF61A/G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易感性相关,基因型GG和AG+GG可增加罹患结肠癌的风险。
叶春翠谭诗云王军李明孙朋
关键词: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结肠癌基因多态性病例一对照研究META分析
胃肠血吸虫病的临床、内镜表现及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回顾性分析162例胃肠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显示,162例患者中,胃血吸虫病29例,肠血吸虫病133例,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内镜表现:29例胃血吸虫病中,溃疡型18例,炎症型5例,增生型6例,伴发胃癌7例;133例肠血吸虫病中,溃疡型23例,增生型59例,炎症型13例,混合型38例。因各种原因导致误诊49例(30.25%),误诊常见疾病有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等。提示,胃肠血吸虫病的临床或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易于误诊。流行病学资料、内镜检查加多部位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其诊断。
叶春翠谭诗云罗小芳沈磊沈志祥罗和生
关键词:血吸虫病内窥镜检查胃肠道
G3BP1和G3BP2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GTP酶激活蛋白SH3功能区结合蛋白(G3BP)1和G3BP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大肠癌组织119例(大肠癌组)、正常组织15例(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G3BP1蛋白和G3B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和正常组G3BP1的阳性率分别为87.39%、60.00%,G3BP2阳性率分别为95.80%、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3BP1和G3BP2的表达均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相关(P均<0.05);大肠癌组织中G3BP1和G3BP2表达呈正相关(rs=0.425,P=0.000)。结论大肠癌组织中G3BP1和G3BP2呈高表达,两指标异常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孙朋谭诗云叶春翠李明游红霞王军
关键词:大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