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凤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内疝并发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内疝并发肠梗阻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为剖宫产术后腹内疝并肠梗阻患者,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突然下腹剧烈疼痛、腹胀、呕吐。超声主要了解腹部肠管有无扩张以及扩张肠管部位,肠蠕动状况,并追踪有无受挤压而突然变窄无法通过的肠段,然后对疑为绞窄肠管用能量多普勒探测肠壁血流灌注状况,以便评价绞窄肠管生机。结果:8例超声均提示肠梗阻及扩张肠管占据腹腔相同位置,与术中所见病变区部位一致。6例肠管局部有坏死行部分肠管切除,2例复位后系膜动脉搏动良好。结论: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内疝并肠梗阻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依据,从而为手术赢得宝贵时机。
- 吴小凤周江丁婷李燕
- 关键词:超声剖宫产腹内疝肠梗阻
- 超声对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彩超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声像图的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患者,在术后第3天行腹部彩超首诊,观察门静脉系统管腔内有无血栓形成,以及血栓出现部位,对有血栓形成病例,以后每周超声检查一次,并动态观察溶栓效果,连续3次,最长观察时间为2个月。结果门静脉左支9例,门静脉右支6例,主干4例,脾静脉12例,主干伴左支3例,主干伴脾静脉2例,用药后动态观察1周~2个月,3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完全溶解,3例血栓范围较前明显缩小,门静脉血流及部分病例增宽的门静脉主干内径亦逐渐恢复正常,有效的防止了漏诊、误诊。结论超声对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可提供可靠依据,对于出现门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超声动态观察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简单、无创、效果好,值得应用。
- 吴小凤陆洋刘继章李燕陶溢潮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超声检查门静脉系统血栓
- 产前超声诊断双胎反向动脉灌注综合征二例被引量:1
- 2011年
- 例1,女,20岁。孕1产0,平素月经规则,孕早期无不良物质接触史,于孕40d阴道少量出血,未作特殊治疗自愈。2009年7月29日以停经23周来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显示: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两胎儿间见羊膜光带分隔,胎盘一个附着于后壁;一胎儿形态结构发育相对正常,双顶径、股骨长与孕周相符,最大羊水池垂直深度4.17cm;
- 李燕聂敏刘继章陶溢潮马芬吴小凤方丽冯敏
- 关键词: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囊单绒毛膜畸形胎儿血流方向胎儿超声
-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反复腹痛,部分伴呕吐、发热、腹泻,经儿科医师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炎的患儿行高频超声检查.详细记录淋巴结回声以及出现部位、数目、大小,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淋巴结内部血流状况.结果:150例患儿腹腔内均可探及3枚以上淋巴回声,呈多个或簇状分布,纵径:1.0~2.7、横径:0.5~1.3,纵横比≥2.0.CDFI: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分布呈淋巴门型或无血流型,为低速低阻型,RI:<0.7,经对症及抗炎治疗后复查,肿大淋巴结较前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结论:高频超声作为一种经济、无创、可重复的检查方法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首选的诊断方法.
- 吴小凤余翔周江
- 关键词:高频超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