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文祥

作品数:59 被引量:1,17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24篇历史地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8篇气候
  • 11篇石器
  • 8篇气候变化
  • 7篇旧石器
  • 6篇能源
  • 5篇气候事件
  • 5篇全新世
  • 5篇黄土
  • 4篇新石器
  • 4篇遗址
  • 4篇文明
  • 4篇黄土高原
  • 4篇磁化率
  • 4篇P
  • 3篇地貌
  • 3篇动因
  • 3篇新石器文化
  • 3篇灾害
  • 3篇石流
  • 3篇太阳能

机构

  • 57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南农业职业...
  • 1篇山西省考古研...
  • 1篇北京自然博物...

作者

  • 59篇吴文祥
  • 15篇周扬
  • 13篇刘东生
  • 11篇葛全胜
  • 10篇刘光旭
  • 10篇胡莹
  • 4篇张绪教
  • 4篇房茜
  • 3篇戴尔阜
  • 2篇乔彦松
  • 2篇赵华
  • 2篇郑景云
  • 2篇吴绍洪
  • 2篇郭正堂
  • 2篇邱立友
  • 2篇郝青振
  • 2篇张仲石
  • 2篇袁宝印
  • 2篇李宁
  • 1篇朱日祥

传媒

  • 9篇第四纪研究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中原文物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可再生能源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华夏考古
  • 2篇灾害学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文史知识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0篇200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尺度气候事件、条件限制与人类直立行走起源:一种新的解释
吴文祥
气候转型与早期人类迁徙被引量:19
2001年
目前的旧石器考古证据表明 ,更新世早期可能发生了两次人类迁徙浪潮 ,时间分别在 1.8~ 1.6 Ma BP和1.0 Ma BP左右 ,第一阶段 ,古人类演化为直立人并开始走出非洲、迁徙至其它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第二阶段 ,直立人开始占据中高纬度的温带和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两个阶段也是第四纪气候发生转型、环境产生重大调整的时期。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的一致性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
吴文祥刘东生
关键词:气候转型人类迁徙早更新世旧石器第四纪
“限制理论”与中国古代文明诞生被引量:1
2010年
古代文明或国家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个转折点。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家R.L.Carneiro提出的文明产生"限制理论"来探讨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中国古代文明产生的过程和原因,以及中国文明形成个案对丰富这一重要理论的可能贡献。
吴文祥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明夏朝形成动因
匼河旧石器遗址群6056地点的地层年代被引量:1
2008年
6056地点是在我国旧石器考古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匼河旧石器遗址群的一个代表性遗址,其年代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主流观点由于将遗址文化层上覆堆积巨厚的黄土层看作是"红色土",而认为文化层属于早更新世晚期或中更新世早期。在对遗址地层分析的基础上,对遗址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该层黄土为末次冰期堆积的马兰黄土,结合对文化层的年代测定以及沉积特征的分析,认为该遗址形成年代为末次间冰期晚期,具体年代为8万年左右,这与传统上主流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别。
吴文祥胡素芳李虎侯
关键词:旧石器文化光释光测年
试论黄土、黄土高原与原始农业和文明的关系
黄土覆盖约10%的地球陆地表面,集中分布在温带和沙漠前缘的半干旱地带,这也是世界上小麦分布的重要地带.在我国,黄土分布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尤其在黄河中游地区厚层的黄士连续覆盖面积约27.3万平方公里(刘东生,1985)...
吴文祥刘东生
文献传递
气候变化因素在蒙古西征中的可能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13世纪上半叶蒙古帝国发动的3次西征极大地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成为世界最为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其发生原因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说,其中气候变化驱动说,即干旱或/和降温事件触发蒙古西征说最具影响力。文章依据古气候研究进展对蒙古西征的动因进行了重新研究,首先对蒙古西征各种假说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和评述了气候变化驱动说,然后根据我国高分辨率气候重建资料,结合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古气候重建成果,恢复了蒙古西征时期的气候背景;结果发现蒙古西征并非发生在传统上所认为的干旱或/和降温期,而是发生在相当于中世纪温暖期中的中后期,而且当时蒙古民族主要生活住居地区还比较湿润。研究结果对传统的气候驱动说提出了挑战,认为蒙古西征并非干旱或/和降温事件所触发,相反,当时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环境为蒙古西征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蒙古当时征讨的重点地区为什么是西北方而不是东南方的印度和南宋地区之谜。
吴文祥葛全胜郑景云周扬胡莹
关键词:蒙古西征动因中世纪暖期
中国东部滨海平原新石器遗址的时空分布格局——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地貌演化与人地关系被引量:29
2018年
中国东部滨海平原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密集,是中国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区之一,也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区,环境变化记录丰富,为研究过去"人-地关系"提供了重要素材.本文统计了史前和商周时期遗址2000余处,其中年代确定的新石器遗址655处.利用DEM和GIS分析方法,对遗址点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发现遗址数量的变化和时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区域地貌的演化(尤其是海岸线的变化),而区域地貌的演化又受控于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早全新世早期,遗址零星分布于浙东山间盆地,远离海洋.在约9~7ka期间,中国东部滨海平原区(包括陆架区)广泛海侵,其西南和南侧为滨海的低山及岛屿,为新石器人类提供了有限的生存空间,文化类型中含有明显的"海洋成分".7ka前后是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重要转折期,海平面接近于(但是低于)现在的高度.约7ka之后海平面上升速率大幅度降低,而此时流域沉积物供给丰富,因此快速淤积成陆,海岸线东撤,陆域面积的扩大为新石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由于中国东部滨海平原区地势平坦,海拔很低,河网密布,又处于黄淮、江淮和钱塘江等大河的下游洪泛区,容易受到极端气候环境事件的袭扰,从而影响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迁移和演替.
郑洪波周友胜杨青杨青胡竹君凌光久张居中王颖颖曹叶婷黄宪荣成玥张笑宇吴文祥
关键词:新石器海平面变化地貌演化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泥石流灾害给中国部分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泥石流点多面广、成灾迅速,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监测预报,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泥石流灾害风险的构成要素、危险性评估研究和承灾体脆弱程度评估研究等方面分析了泥石流灾害风险的研究现状。从当前的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灾害风险公式得到广大学者普遍认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也相对比较成熟;但在泥石流灾害对承灾体的致损风险机理分析方面研究尚需深入,危险性评估中如何实现从点评价向面评价过渡还需进一步探讨,对承灾体脆弱性研究也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在今后的评估研究中,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提高其实用性。
刘光旭戴尔阜吴绍洪吴文祥
关键词:泥石流危险性风险评估
5.5cal ka BP气候事件、人口增长、条件限制与中国史前复杂社会产生被引量:10
2018年
复杂社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复杂社会的地区之一,然而其产生动因一直悬而未决.本文基于目前考古和全新世气候变化证据,结合人口学理论,从能动性理论的视角,对中国5.5cal ka BP左右多个地区同时出现复杂社会的动因进行了解释.认为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条件限制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人口-资源失衡,触发人群间的冲突和竞争,为一些热衷权力的能动者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突破平等化机制的限制,成为集中决策的领导者,进而导致大规模的复杂社会的初现.降温期间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引起人口-资源压力经常性发生,触发不同社会团体之间竞争和战争的频率增加,为集中领导权的合法化、制度化和持久性创造了条件,并最终促使制度化不平等社会的产生.研究结果不仅能够很好解释中国复杂社会产生的过程和动因,而且能够解释目前其他理论不能给出合理解释的两种现象:即中国最早的复杂社会为何产生于5.5cal ka BP左右而不是其他时间,为何在多地区同时出现.
吴文祥郑洪波侯梅葛全胜
关键词:KA人口增长动因
昆明市泥石流风险性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比较成熟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结合ESRI(Environment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公司开发的新一代GIS软件——ARCGIS9.2,对昆明市泥石流进行危险度评价,得出了昆明市各县区的危险度。易损性评价是泥石流灾害风险性评价的一部分,根据国内有关易损性的理论成果,我们建立了昆明市泥石流易损性评价模型,对昆明市以各县区为单位进行了易损性评价,得出了昆明市各县区的易损度。利用联合国给出的自然灾害风险性评价模型:R=H×V,易损度和危险度相乘,得出了昆明市的风险度。使用ARCGIS9.2的自然分级和制图输出功能,对昆明市泥石流风险性进行了分区和制图,给出了昆明市泥石流风险性评价图。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评判之后发现昆明市各县区呈现出泥石流灾害易损度和危险度不均衡的现象,因此,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外部社会救援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张绪教刘光旭吴文祥
关键词:泥石流风险度危险度易损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