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群
-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 目的 探讨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AION)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2003年至2013年间于我院首诊的432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 共467眼).其中241例( 265...
- 马翔方石峰秦秀虹吴群范松涛
- 两种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眼内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时植入两种类型人工晶状体(IOL)对眼内组织的不同影响.方法 家兔30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后房型和前房型(PC&AC)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角膜内皮细胞(CE)、血一房水屏障(BAB)及眼内组织切片电镜下所见.结果 (1)术后1周CE密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术后1月前段荧光素血管造影PC组前房渗漏(++~++++),AC组(++~+++).(3)组织学检查PC组睫状上皮增生,线粒体肿胀血管扩张.结论 两组间CE变化和BAB检查差异不显著.
- 张丰菊吴群张波杨明高传舟曲淑贤
- 关键词:眼内组织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囊破裂
- 审慎诊治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传统治疗、影像学临床特点及确诊符合率,以指导临床。方法经临床确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6例26眼,年龄41~73岁。术前视力0.2至光感。局部及全身检查除外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结果26例行眼球摘除术,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8.46%(23/26)。3例3眼病理检查结果为脉络膜出血。结论审慎诊治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提高确诊率,现代的包括手术在内的治疗方法应加以考虑。
- 张丰菊吴群徐饶南王越秀
- 关键词: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影像学
- IgG4相关眼眶硬化性疾病一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患者女,67岁.因“发现双眼眶肿物无痛性增长6年,加重1年”于2013年11月18日入院.该患者于6年前无诱因双眼睑肿胀,眼眶外上方触有一黄豆大小硬性肿物,并渐进性增大伴双眼干涩感,无眼红、眼痛、视力下降、复视等症状;发病同时间断伴有双侧鼻塞、流脓鼻涕,无咳痰、发热、周身不适等,未曾就诊.既往肾囊肿穿刺手术后7年,高血压6年,支气管炎4年.
- 李雪吴群
- 关键词:眼眶肿物IGG4硬化性肾囊肿穿刺眼睑肿胀
- 超声乳化术在晶状体不全脱位的应用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合并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在晶状体不完全脱位手术中的应用的术后效果,及行超声乳化时的技术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13例(14眼)自发性或外伤性或先天性晶状体脱位的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摘除晶状体,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10例(11眼)。结果(1)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2~045眼,05~088眼,>081眼。(2)1眼人工晶状体稍向下偏移。(3)一过性眼压升高4眼。(4)前房少量出血3眼。结论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于晶状体不完全脱位手术大大减小了手术切口,减少术后散光。术中合并囊袋张力环植入可稳定晶状体和玻璃体,利于手术顺利操作,有助于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张丰菊于芳蕾鲁智丽王岳秀范松涛刘玉莲吴群
- 关键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脱位囊袋张力环植入
-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14小时抢救成功一例被引量:11
- 2003年
- 赵林吴群张丰菊苏东风李军孙洪臣
- 关键词:视网膜动脉栓塞药物疗法病例报告
- 眼眶爆裂性骨折眶腔容积改变与眼球内陷相关性的CT测量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通过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人患眼眼眶容积的改变量及眼球内陷的程度,研究眼眶容积改变量与眼球内陷量的相关性;应用CT影像及Hertel眼球突出计测量眼球突出度并就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方法选取40例单侧眼眶骨折病人,其中22例为早期组,就诊时间为伤后3d内,不伴眼球内陷;18例为晚期组,就诊时间为受伤2周后,伴眼球内陷。对早期组病人分别于伤后1周内、2周、3周进行眼眶CT扫描,测量其双眼眼眶容积及眼球突出度,记录眼球内陷发生的时间;对晚期组病人利用CT影像测量双眼眼眶容积,使用CT影像及Hertel眼球突出计两种方法对比测量眼球突出度。所有测量均以正常眼为对照。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全部40例眼眶骨折病人患眼的眶腔容积较对照眼均有明显增大(t=-3.502,P<0.01)。②早期组病人1周内开始出现眼球内陷,第2周眼球内陷较第1周增多明显。③早期组病人1周内、2周、3周时的眼眶容积増大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晚期组病人眼眶容积增加量与眼球内陷量呈高度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3。眼眶容积增加量(y)与眼球内陷量(x)之间具有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0.057+0.829x(P<0.05)。⑤晚期组病人使用CT测量眼球突出度与使用Hertel眼球突出计所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眼球内陷通常于伤后2周后出现。②伤后早期眶周组织的水肿对眼眶容积的改变无明显影响。③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人患眼眶腔容积増大量与眼球内陷量呈高度正相关性,在外伤后早期对眼眶容积进行CT测量,可预测外伤后发生眼球内陷的可能性和程度。④使用CT测量眼球突出度结果大于使用Hertel眼球突出计测量值,排除了人为因素及皮肤、结膜的影响,测量结果更为精确。
- 潘旭光吴群
- 关键词:眼眶爆裂性骨折眼眶容积眼球内陷CT测量眼外伤眼球突出度
- 1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眼部表现和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眼部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比较直接型和间接型CCF的临床特点。结果结膜充血水肿(93.8%)、眼球突出(81.3%)是CCF最常见的体征。易误诊为青光眼、眼眶炎性假瘤以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直接型比间接型CCF更易引起颅内血管杂音(P=0.014)。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者眼部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眼部表现多种多样,结合病史、特征性眼部体征以及DSA等影像学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率。血管内栓塞治疗对改善眼部表现疗效显著。
- 殷路马翔任厚杰吴群李艳艳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眼部表现误诊
- 眼眶淋巴瘤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分型免疫组化的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眼眶淋巴瘤是一种结外恶性淋巴瘤,可原发于眼眶,也可为系统淋巴瘤在眼眶的局部表现,即继发性淋巴瘤。原发性淋巴瘤较为少见,多数为继发性。继发性眼眶淋巴瘤合并其他部位淋巴瘤,主要累及眼眶前部的眼前、泪腺区。眼眶淋巴瘤临床上表现为眼睑肿胀等症状,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少见,结膜受累的患者具有特征的鱼肉样外观。近年来关于眼眶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报道不断增多,影像学诊断获得关注,但仍难以区别肿瘤良恶性质,易误诊漏诊,最后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文中就眼眶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病理分型、免疫组化分型进展进行综述。
- 王姝伊吴群
- 关键词:眼眶淋巴瘤影像学诊断
- 儿童白内障摘除和后房人工晶体植入疗效分析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摘除和后房人工晶体 (PC IOL)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36例 4 2眼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 ,年龄 2~ 10岁 ,行囊外白内障摘除 (ECCE)和PC IOL植入 ,随访 3个月至 2年。结果 :除 6例患儿失访外 ,其余患儿术后最终视力都有增进 ,71%术眼视力≥ 0 5。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后囊混浊占 95% ,10眼作了二期囊切开或YAG激光治疗。其它并发症有葡萄膜炎 ,IOL偏位 ,不可逆瞳孔散大及一过性眼压增高。结论 :PC IOL植入术是目前儿童白内障较好的复明手段 ,但应妥善处理术后并发症 ,并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
- 孙洪臣刘波吴群黄建纲
- 关键词: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