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银 作品数:17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粤北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 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槲皮素对哮喘大鼠IgE及干扰素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大鼠哮喘模型的作用及对嗜酸粒细胞、IgE及干扰素γ的影响。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6组,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检测血嗜酸粒细胞,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中IgE变化,ELISA方法检测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干扰素γ的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血嗜酸粒细胞及IgE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哮喘组干扰素γ比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槲皮素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大鼠哮喘症状明显减轻,血中嗜酸粒细胞及IgE减少,与哮喘模型组比较P<0.05。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干扰素γ的表达明显升高,与哮喘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槲皮素对大鼠哮喘模型有治疗作用。 刘清毅 程江涛 吴良银关键词:槲皮素 支气管哮喘 IGE 干扰素Γ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检验价值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与凝血酶原时间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组为我院诊疗的43例肝硬化患者,参照组为同期43名体检健康者,对2组的血小板与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检验,然后对2组的有关指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检测,实验组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体积(MPV)均大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而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则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出血患者的PDW、MPV均大于未出血患者,PT长于未出血患者,而PCT、血小板计数则少于未出血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与凝血酶原时间的检验,可取得较好的临床诊断,同时,还可以为判定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提供依据,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吴良银关键词: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计数 磷酸化STAT5、FOXP3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单个核细胞磷酸化STAT5及FOXP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蛋白磷酸化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及12名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磷酸化STAT5(P-STAT5)及FOXP3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AL患者组骨髓单个核细胞PSTAT5表达(2.35±0.82)%较对照组(0.58±0.16)%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组FOXP3(3.98±1.17)%高于对照组(0.96±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P-STAT5及FOXP3水平(2.51±0.91)%,(3.72±1.12)%和ALL组(2.27±0.78)%,(4.03±1.1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L患者P-STAT5及FOXP3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r=0.81,P<0.05)。结论磷酸化STAT5及Foxp3可能共同参与了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同时检测可以提供有临床意义的实验依据。 张健 廖建军 吴良银 钱春艳 何凤屏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FOXP3 流式细胞术 基于GEO数据的病毒相关性肝癌潜在生物基因标志物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索在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中收集2019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三个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的转录数据集,共含有52个肝细胞癌肿瘤组织和33个肝细胞癌旁组织(对照组),通过GEO2R进行差异基因的鉴定。利用韦恩图绘制三个数据集的共同差异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差异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包括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根据蛋白之间的连接度,筛选和鉴定出关键基因。基于Kaplan-Meier方法及cBioPortal在线工具,分析关键基因表达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基于三个芯片数据集,共筛选出423个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到细胞分裂以及氧化还原等细胞生物学过程;蛋白互作网络共聚焦到20个关键基因,其中BUB1,BUB1B,CDC20,NCAPG,TPX2和UBE2C的表达改变与不良临床结局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BUB1,BUB1B,CDC20,NCAPG,TPX2和UBE2C在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中异常高表达并且与临床预后相关,可作为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吴良银 李文丽 刘俊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生物标志物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绞痛、再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5例AMI患者(AMI组)及16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组),另选取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心绞痛组及AMI组患者发病后0~<4、4~<8、8~<10h的血清HFABP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绘制并分析HFABP与cTn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FABP的诊断效能。结果心绞痛组及AMI组患者各检测时间段HFABP与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各检测时间段HFABP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在AMI发生后0~<4、4~<8、8~<10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nI。AMI发生后8~<10h若HFABP>68.6ng/mL,再梗死的发生与HFABP水平呈良好的相关性(r=0.86,P<0.05)。结论检测HFABP在早期诊断心肌梗死及预测再梗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刘彦明 曹越 张健 吴良银 吴勤如 何凤屏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再梗死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血液病患者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5和叉头状转录因子3的表达 2015年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磷酸化STAT5及Foxp3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蛋白磷酸化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L)、23例慢性白血病(CL)、2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及38例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磷酸化STAT5(P-STAT5)及Foxp3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结果PSTAT5表达AL组(2.29±0.79)%、CL组(2.45±0.88)%、MDS组(2.21±0.75)%都较对照组(0.54±0.15)%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组P-STAT5表达(0.43±0.17)%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p3表达AL组(3.86±1.13)%、CL组(3.60±1.10)%、MDS组(4.01±1.19)%高于对照组(0.89±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组Foxp3表达(0.57±0.21)%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CL、MDS、SAA各组P-STAT5与Foxp3表达水平都呈正相关(P<0.05)。结论 STAT5及Foxp3可能共同参与了AL、CL、MDS、SAA这几类恶性血液病的发生过程,同时测定可以提供有临床意义的实验依据。 张健 吴良银 江金群 何凤屏关键词:血液病 血常规检验指标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2018年 目的探析血常规检验指标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共100例的临床资料,内容为血常规化验结果、中医证型。结果肝肾湿热型为24例;瘀血阻塞型为22例;肾阴虚型19例;肝郁脾虚型为20例;脾肾阳虚型为15例。肝肾湿热型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水平最高;肝郁脾虚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水平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治疗人员可根据中医证型联合血常规检验指标对慢性乙肝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吴良银 李文丽 刘俊 李逢春关键词:血常规 慢性乙肝 中医证型 LZTS2启动子DNA区域异常高甲基化与乙肝源性肝细胞癌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LZTS2启动子基因DNA甲基化水平与乙肝源性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和非甲基化特异性PCR(UMS-PCR)法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和各50例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乙肝源性肝硬化(LC组)和乙肝源性肝细胞癌(HCC组)患者的外周血LZTS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MS-PCR条带灰度值(M)和UMS-PCR条带的灰度值(U),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32例乙肝源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LZTS2的表达水平。结果NC组、CHB组、LC组、HCC组的M分别为198.00±46.65、255.32±50.34、425.32±105.45、715.32±188.46,除NC组与CH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HCC组肝癌组织中LZTS2表达量(0.13±0.05)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3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Edmondson-Steiner分级Ⅲ~Ⅳ级M(771.92±85.34)明显高于Ⅰ~Ⅱ级(605.44±6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进程演变,LZTS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逐渐增加,且与肝癌的Edmondson-Steiner分级呈正相关。 刘彦明 曹越 何珊 张健 吴良银 蔡文灿关键词:甲基化特异性PCR 肝细胞癌患者生存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通过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预后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筛选模型,建立肝细胞癌诊断和预后相关的LncRNA,为研究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方法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424例肝细胞癌患者的RNA表达谱数据和相应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374例肿瘤组织和50例正常对照。通过R语言的edgeR包,获取在正常组织和肝细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并使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LncRNA。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与肝细胞癌预后相关LncRNA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验证其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在TCGA数据库中用单因素生存分析筛选出899个与生存预后相关的LncRNA,进一步用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出5个与生存预后最显著相关的LncRNA,并构建肝细胞癌预后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表明该模型对肝细胞癌的三年和五年生存率的评估有很好地准确性,可能是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基因,为后期临床及动物实验提供研究方向和依据。结论研究确定了肝细胞癌中与生存预后显著相关的5个LncRNA,包括B3GALT5-AS,KC877982.1,MIR7-3JG,PGM5P3-AS1和TBX5-AS1(P<0.01)。其表达特征与患者的存活风险具有较高的关联性,联合检测这5个LncRNA能较准确地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的三年和五年生存率。 吴良银 李文丽 刘俊关键词:肝细胞癌 靶基因 生物信息学 槲皮素对哮喘大鼠白介素5和白介素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大鼠哮喘模型白介素(IL)-5和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鸡卵白蛋白哮喘模型,ELISA法检测各组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IL-5和IL-6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IL-5和IL-6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槲皮素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大鼠哮喘症状明显减轻,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IL-5和IL-6表达明显降低,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抑制哮喘大鼠IL-5和IL-6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机制。 刘清毅 程江涛 吴良银关键词:槲皮素 哮喘 白介素5 白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