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可光
- 作品数:22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体会及教训──附31个髋关节随访报告
- 1996年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先天性畸形一种常见病。其治疗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儿能否健康成长。本文随访结果表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使小儿获得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所在,而对须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前必须充分估计到术后软组织回缩压力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
- 廖俊星陈之白周可光
-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 前路器械内固定手术矫治脊椎侧凸被引量:6
- 1996年
- 作者从1979年开始使用戴瓦氏手术,1983年开始使用斯伍基氏手术,至1994年共做57例(男性28例,女性29例),年龄为9~28岁。手术无死亡。术后并发症戴瓦氏手术:1例截瘫,2例椎体骨折伴螺丝钉拔出,2例螺丝钉折断,2例金属缆折断;斯伍基氏手术,1例杆折断,2例切口感染。
- 周良安陈之白周可光
- 关键词:脊椎侧凸并发症
- 夏科氏关节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初步体会被引量:8
- 1997年
- 郑秋坚陈之白周可光
- 关键词:人工关节全膝关节置换夏科氏关节病
- 无内固定前路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 2004年
- 目的探讨不加任何内固定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可行性,评估复位率、融合率以及疗效,以帮助无能力支付内固定物费用的患者。方法选择Meyerding法Ⅱ°以内的峡部裂腰椎滑脱症36例,经前路腹膜外减压、复位,21例自体髂骨块2块,15例深低温异体骨圈复合自体松质骨,做椎体间嵌植融合,术后离床活动,支具外固定3~6个月。结果35例随访1~10年,复位率Ⅱ°者>50%,Ⅰ°者超过85%。除1例骨块向前移位吸收需二期手术外,余34例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97.1%,优良率94.3%,每例节省费用2~3万元。结论无内固定前路手术可以安全、可靠治疗Ⅰ~Ⅱ°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
- 王义生马元琛詹世强柯雨洪周良安周可光陈之白
- 关键词:腰椎滑脱异体骨自体骨
- 椎弓根螺钉槽式钢板治疗腰椎滑脱远期随访(附18例报告)
- 1994年
- 融合和固定不稳定的脊椎部位以及解除对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压迫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主要目的和方法。1986年Steffee首先报告椎弓根螺钉槽式钢板治疗腰椎滑脱,优良率虽高,但随访时间较短。1989年1月至1991年8月我院采用此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18例,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平均45.3岁。病程7个月至20年,平均4.76年。18例均有腰痛,伴腿痛14例,下肢麻痹5例,有外伤史1例。体检下腰部均有压痛,腰椎前凸加大,患椎下棘突向后突出;直腿抬高试验阴性15例,阳性3例;
- 詹世强周良安周可光王义生
-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远期随访直腿抬高试验下腰部马尾神经螺钉位置
- 脊椎肿瘤的动脉栓塞和手术切除及内固定被引量:7
- 1993年
- 周良安陈之白周可光邵培坚
- 关键词:脊椎肿瘤动脉栓塞外科手术
- 改进第一骶椎椎弓根螺钉进入法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4
- 1999年
- 目的 改进S1 椎弓根螺钉的进入方法。方法 选取20 具完整成人骶骨标本,测量S1下列指标:椎弓根尾偏角、椎弓根高度、椎弓根后投影、螺钉通道长度(LSP) 及螺钉通道(SP)内偏角。同时观察椎弓根横断面、矢状面及骶骨翼轴线面骨小梁的分布情况。在测量的基础上,确定改进进钉点及其角度。临床应用53 例,男21 例,女32 例;年龄25 ~65 岁,平均44.4 岁。按Meyerding 分度方法,Ⅰ度21 例,Ⅱ度27 例,Ⅲ度5 例。结果 S1 进钉点改在冠状位小关节上为小关节面下缘水平线与小关节突外缘交点;斜位、矢状位小关节上为小关节面下缘水平线与小关节突外缘向外直移1 ~3 m m 的垂直线交点处,置入方向为内偏25°~30°,尾偏25°~30°。53 例共应用106 枚S1 螺钉,其中104 枚一次性准确通过椎弓根,随访7 ~63 个月,按Steffee 标准,V 级48 例,Ⅳ级5 例。结论 改进后的S1 螺钉进入方法,明显改善了手术操作,增加了安全性。
- 龙源深梁锦詹世强周可光陈少文黄子辉
- 关键词:内固定器解剖学脊柱椎弓根螺钉
- 无内固定异体骨圈嵌植治疗腰椎滑脱症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无内固定异体骨圈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滑脱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用深低温异体骨圈加自体骨嵌植峡部裂腰椎滑脱症15例,不加任何内固定,腰围外固定3个月以上,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融合情况、测量椎间隙高度和滑脱椎位移距离差。结果平均随访28个月,融合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13个月;椎间隙高度减低3mm1例,2mm4例;滑椎前移2mm和3mm各1例。按Macnab法评定,优10例,良4例,优良率93.3%。结论齿状异体骨圈加自体松质骨嵌植,无需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Ⅰ°~Ⅱ°滑脱安全可靠,达到复位、稳定、融合的效果。
- 詹世强王义生柯雨洪周良安马元琛周可光
- 关键词:内固定腰椎滑脱症
- 前入路与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比较和选择
- 周可光陈之白周良安
- 关键词:脊髓压迫症切骨术脊椎融合椎板切除术
- 桥式椎板开窗治疗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6例报告
- 1995年
- 桥式椎板开窗治疗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6例报告云浮市中医院(527300)朱荣芳广东省人民医院周可光我们于1993—1994年采用桥式椎板开窗行椎管减压及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
- 朱荣芳周可光
- 关键词: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