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佐 作品数:24 被引量:393 H指数:12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土地利用变化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8年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对于明确区域植被固碳能力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基于2000—2015年MOD17A3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研究区NPP时空分布特征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植被NPP的影响。研究表明:(1)NPP年均值16年间波动不大,空间分布上从东到西逐渐减少;(2)研究期内林地面积增加,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小,而NPP总量从25.6 TgC增加到了28.5 TgC,其中耕地NPP约占总量的44%,林地次之(40%),草地最少(14%),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NPP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6.49%、59.76%、17.27%;(3)区域生态景观指数中的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斑块密度PD与NPP呈正相关,而聚合度AI与NPP呈负相关,景观格局类型和景观格局变化均影响区域植被NPP的增长。要提高区域植被NPP,需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增加景观异质性和斑块密度,重视培育幼龄林,并控制成熟林的数量。 赵晓 周文佐 田罗 何万华 章金城 刘东红 杨帆关键词:三峡库区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指数 三峡库区农田氨挥发及其消减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14年 从分析农田氨挥发的机理入手,在分析国内外氨挥发研究现状的背景下,综述了三峡库区农田氨挥发受气候、土壤理化性质、田间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消减措施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应将农田氨挥发作为库区气态氮损失的研究重点,同时在研究方法、时空尺度、地域特殊影响因素,以及消减措施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杨杉 吴胜军 王雨 周文佐 程辉 叶飞 黄培 黄平关键词:氨挥发 影响因素 三峡库区 农田生态系统 近50年来中国地面太阳辐射变化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72 2014年 基于国内外有关地面太阳辐射研究,并根据中国大气气溶胶的有关研究,综合分析了近50年中国地面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我国各个地区、不同城市间地面太阳辐射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与全球大部分地区类似,中国的地面太阳辐射经历了一个从减少到增多的过程,即所谓的地球由"变暗"到"变亮";中国各个地区发生相同的变化过程,大致以1990年为界,之前以减少趋势为主,之后逐渐增加,不同地区太阳辐射变化幅度有所差异;分析了城市类型和气溶胶厚度对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多数大城市和工业城市的太阳辐射下降幅度大于中小型非工业城市,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与太阳辐射下降趋势呈相似分布特征,说明城市工业化及其产生的气溶胶污染对太阳辐射的下降起着重要作用。 齐月 房世波 周文佐关键词:气溶胶 雾霾 1999-2013年重庆市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耦合性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SPSS,对1999-2013年重庆市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9-2013年土地持续利用指数逐年递增,土地开发利用强度逐年不断加大,城镇化大规模的建设是土地利用强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质量除了在2000-2004年生态环境指数呈"V"字型发展之外,总体呈上升态势发展;重庆市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度由0.387 4(轻度失调衰退土地利用损益型)上升至0.754 0(中级协调发展经济主导型),但2011年情况有所变化,土地持续利用指数首次低于生态环境指数,耦合发展基本类型由生态主导型转向经济主导型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由土地利用制约型演变为生态环境制约型,生态环境效益滞后于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土地资源总体利用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作用是耦合关系由失调发展转化为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应坚持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与保护并举,优化经济结构与技术创新齐下,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维系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运行机制,确保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伦丹 周文佐 苏维词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主成分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中国景观连接度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2017年 景观连接度反映了景观对物种或某种生态过程在生境斑块之间运动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对维持景观格局及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自然生境丧失和破碎化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景观连接度的评价、模拟与应用已成为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1999—2015年间国内发表的景观连接度期刊论文,通过文献计量法,分别从年发文量、来源期刊、研究机构、研究区域、研究目的、景观类型、景观尺度以及研究方法等多个视角分析国内该领域应用研究进展以及发展趋势。经检索共得到文献240篇,其中英文43篇。分析发现,近20年国内该领域年发文量总体呈显著增长趋势;《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和Urban and Landscape Planning为主要刊载期刊;研究力量集中分布在北京、南京等东部18所科研机构,文献量占到43.75%;研究目标区域也以东部为主(52.2%),而对中西部生态敏感脆弱区研究较少;研究目的以景观规划为主,但针对物种保护的研究较弱,仅占11.25%,且主要关注大熊猫等被公众熟知的珍稀濒危物种;城市、城乡等人工景观是常见的景观研究类型,相比之下,自然景观所占比例较低;研究的空间尺度集中在<5000 km2的中小尺度域,占72.5%,景观粒度以30 m的中等分辨率居多。识别出14种具体度量方法,常用的包括最小费用模型、基于图论原理的功能连接度指数和网络结构指数,以及景观格局指数等;关注功能性连接和多方法的综合应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趋势;度量方法的一些参数,如最小费用模型阻力赋值或距离阈值选择主要依据专家经验或已有文献,而针对目标物种采用实证研究的则较少。最后,对国内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展开讨论并展望了未来发展,以促进我国景观连接度后续研� 陈春娣 贾振毅 吴胜军 童笑笑 周文佐 陈若漪 张超林关键词:图论 生态网络 三峡库区长寿段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定量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以三峡库区长寿段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图为依据,采用计量地理模型和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从土地利用现状和动态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长寿区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差异显著、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多样,各个乡镇土地利用类型区位意义不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区土地利用结构转变较快,各个乡镇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显著;全区土地利用信息熵增大,土地利用结构整体呈无序化,应该加大土地利用的调整力度. 周泽丽 周文佐 伦丹 贾振毅 肖寒月 张田方关键词:土地利用 空间结构 计量地理模型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诊断——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4 2018年 从资源环境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3个方面,选取27个因素构建了安徽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多目标线性加权定量计算了2014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值,并利用Arcgis软件制图分析安徽省各地级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值的空间分异规律,找出了影响安徽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地可持续利用基本处于临界可持续和基本可持续状态,最大值为铜陵市(0.602),最小值为淮南市(0.376);通过障碍因素的诊断可知,影响研究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高地区的因素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耕地年减少率、GDP年增长率等,研究区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低地区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GDP总量、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人均GDP、人口自然增长率等。 刘东红 周文佐 何万华 田罗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 熵值法 GIS 近50年来中国东、西部地面太阳辐射变化及其与大气环境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3 2015年 利用1961—2011年中国东、西部地区地面太阳辐射和长期气象数据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东、西部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并结合云量、日照百分率、风速、相对湿度等分析了影响东、西部地面太阳总辐射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东、西部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有所不同;20世纪90年代之前大部分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呈下降趋势,之后呈缓慢增加;东、西部各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与日照时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分析影响地面太阳总辐射减少的因素,东部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与日照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日照百分率是影响地面太阳总辐射减少的主要因素,总云量与低云量已不是东部地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西部地区地面太阳辐射与云量相关性较低,主要受大气污染和日照百分率的影响.风速成为影响地面大气辐射的一个重要因子,并且风是驱逐大气对流层雾霾等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这进一步证实了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地面太阳辐射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中国东部地区. 齐月 房世波 周文佐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溶胶 日照百分率 硝态氮异化还原机制及其主导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2016年 硝态氮(NO_3^-)异化还原过程通常包含反硝化和异化还原为铵(DNRA)两个方面,是土壤氮素转化的重要途径,其强度大小直接影响着硝态氮的利用和环境效应(如淋溶和氮氧化物气体排放)。反硝化和DNRA过程在反应条件、产物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常会呈现出协同与竞争的交互作用机制。综述了反硝化和DNRA过程的研究进展及其二者协同竞争的作用机理,并阐述了在NO_3^-、pH、有效C、氧化还原电位(Eh)等环境条件和土壤微生物对其发生强度和产物的影响,提出了今后应在产生机理、土壤环境因素、微生物学过程以及与其他氮素转化过程耦联作用等方面亟需深入研究,以期增进对氮素循环过程的认识以及为加强氮素管理利用提供依据。 杨杉 吴胜军 蔡延江 周文佐 朱同彬 王雨 黄平关键词:反硝化 三峡沿库城镇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以重庆开州新城为例 被引量:26 2017年 生境破碎化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完整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构建生态网络,提高生境斑块间的连接水平,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在当前三峡库区快速城镇化、栖息地破碎与部分生境消失不可避免的背景下,本文以库区开州新城为例,从有利于乡土树种扩散定居过程为切入点,以GIS技术为支撑,应用最小费用模型模拟潜在路径,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并结合图论功能连接度指数验证网络连接的最优阈值,评价并划分斑块/连接的重要等级,从而确定新城栖息地/廊道保护、恢复的优先顺序。本研究筛选得到75个生境源斑块;乡土树枫杨种子传播的最远距离300 m是网络模拟、评价的适宜阈值。在该距离条件下,识别出98条路径连接,其中重要性高的路径主要分布在澎溪河-汉丰湖沿岸,包括规划院附属绿地与湖滨公园连接,跨江高速大桥两侧的湖滨绿地连接;若这两条连接被移除,网络整体连接度将下降19.1%。此外,研究发现,网络路径连接的重要性与其两端的斑块重要性不存在显著相关,但与斑块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其自身形状特征有关。针对网络现状与模拟空白区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网络优化对策。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城市/镇开展生态网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贾振毅 陈春娣 童笑笑 吴胜军 周文佐关键词:生态规划 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