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钉点
  • 3篇影像学
  • 3篇影像学测量
  • 3篇进钉点
  • 3篇CT
  • 2篇胸椎
  • 2篇三维重建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下颈椎
  • 2篇卵巢
  • 2篇颈椎
  • 2篇关节突
  • 2篇X线
  • 2篇CT诊断
  • 2篇成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椎椎弓根
  • 1篇血管

机构

  • 10篇南华大学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0篇周菁华
  • 5篇蒋小龙
  • 4篇文建荣
  • 4篇卢政好
  • 4篇刘胜
  • 4篇王卫国
  • 3篇王敏
  • 3篇刘培俊
  • 2篇黄康
  • 2篇熊永胜
  • 2篇吴鹏
  • 1篇谢卫华
  • 1篇唐艳芬
  • 1篇梁庆模
  • 1篇李伟
  • 1篇张兰珍
  • 1篇李翔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交脑线圈在踝关节磁共振成像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正交脑线圈在踝关节磁共振成像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51例踝关节损伤患者应用正交脑线圈扫描,常规行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FRFSE/T2WI、FSE/T1WI、STIR。结果:51例患者中骨折2例,骨挫伤37例,韧带损伤14,跟腱撕裂5例,关节积液7例。结论:正交脑线圈在踝关节磁共振成像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刘胜蒋小龙周菁华
关键词:踝关节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肝癌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2008年
蒋小龙梁庆模文建荣周菁华谢卫华张兰珍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管成像血管造影术
CT对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06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1例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CT检查的项目包括全腹部平扫、动脉期与静脉期的增强。结果 21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其中,腹股沟斜疝11例,股疝5例,闭孔疝5例。结论在临床诊断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进行CT检查可以获取较为理想的检查结果,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大力推广使用。
文建荣王敏李翔蒋小龙吴鹏熊永胜刘培俊周菁华刘胜李伟
关键词:CT检查腹股沟肠梗阻
下颈椎椎弓根轴线与椎板平面夹角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下颈椎椎弓根轴线与椎板平面夹角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排除颈椎畸形的30例患者颈椎行三维重建CT扫描,在重建后的C_3~C_7特定CT图像上测量椎弓根轴线与椎板平面夹角。结果:1)C_3~C_7左右两侧横向椎弓根-同侧椎板角分别为98.3°±6.3°,98.0°±5.1°,97.5°±6.9°,95.1°±5.0°,85.8°±5.4°和96.7°±8.2°,98.7°±7.1°,97.8°±3.6°,93.2°±6.2°,86.8°±5.7°;C_3~C_6的夹角大于90°,C_7的夹角小于90°,呈逐渐减小趋势。除了C_6与C_3和C_7与其他节段外,其余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C_3~C_7左右两侧横向椎弓根-对侧椎板角分别为0.2°±4.5°,1.2°±7.2°,–0.8°±6.8°,–3.3°±5.4°,–14.7°±4.0°和–1.6°±5.4°,1.9°±4.6°,–0.5°±6.0°,–4.6°±5.3°,–13.7°±3.4°,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C_4的夹角最大。除了C_6与C_3,C_6与C_4,C_7与其他节段外,其余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C_3~C_7左右两侧纵向椎弓根-同侧椎板角分别为77.7°±7.6°,77.0°±7.1°,85.3°±8.4°,94.1°±2.2°,94.9°±3.8°和78.5°±7.1°,76.2°±6.2°,86.4°±6.4°,94.0°±2.7°,95.6°±3.8°,呈逐渐增大趋势,C_3~C_4的夹角均小于90°,C5的夹角变异较大,C_6~C_7的夹角均大于90°。除了C_3与C_4,C_6与C_7外,其余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上指标每节段左右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下颈椎椎弓根轴线与椎板平面存在一定的角度关系,可为临床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钉角度提供参考。
卢政好周菁华王卫国
关键词:下颈椎三维重建CT影像学测量
上皮源性卵巢肿瘤CT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多层螺旋CT在上皮源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7例上皮源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由CT扫描对肿瘤内部特征、邻近器官侵犯、淋巴结、腹膜种植及囊性肿瘤乳头状突起、分隔等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组、交界性组较良性组更易波及双侧卵巢(P<0.05);实性肿瘤多见于交界性组或恶性组(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较,恶性组增强扫描强化幅度在25 HU以上(P<0.05),囊性及混合型肿瘤分隔厚度在3 mm以上,伴有乳头状突起,易发实性部分坏死,且伴有淋巴结转移,临近器官受侵,出现大量腹水及肿瘤种植。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明确显示上皮源性卵巢肿瘤细微结构、周围病变特征及组织分化程度,鉴别诊断意义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文建荣王敏蒋小龙黄康刘培俊周菁华刘胜
关键词: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性盆腔包块的CT诊断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究CT对盆腔包块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分析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盆腔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史、CT结果及病理检查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显示,CT检查准确定位的患者共55例,准确率91.7%;良性包块诊断准确患者38例,准确率92.7%;恶性包块诊断准确患者17例,准确率89.5%。结论 CT在诊断盆腔卵巢附件包块中,能准确定位包块的位置,同时清晰地显示出包块内部的特征及包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合患者临床病史进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建荣王敏唐艳芬蒋小龙吴鹏熊永胜刘培俊周菁华刘胜黄康
关键词:盆腔卵巢CT
成人中上胸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后柱骨性标志的定位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影像学测量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CT图像测量参数探讨成人中上胸椎椎弓根钉进钉点(PSEP)与后柱骨性标志的定位关系和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排除了畸形的30例成人中上胸椎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横突椎板凹、横突上嵴和椎板外缘等后柱骨性标志的解剖特征。在重建后的T1~T10特定CT图像上测定以下参数:(1)基础参数,即PSEP至中线的距离(PMD)、横突椎板凹至中线距离(CMD)和半椎板宽度(HLW);(2)目标参数,即点凹距离(PCD)、进钉点定位比(EPLR)和点嵴距离(PRD)。比较所有参数两侧测量值的差异和基础参数间测量值的差异,总结从T1到T10目标参数测量值的变化规律。结果中上胸椎横突椎板凹、横突上嵴和椎板外缘具有解剖标志明显、恒定且少有增生的特征。T1~T10左右两侧PMD分别为(14.14±2.63)mm和(14.59±2.58)mm,CMD分别为(10.45±2.12)mm和(10.51±2.02)mm,HLW分别为(16.30±1.48)mm和(16.39±1.61)mm,PCD分别为(4.56±1.03)mm和(4.47±0.94)mm,EPLR分别为0.35±0.26和0.33±0.30,PRD分别为(-1.62±1.90)mm和(-1.63±1.44)mm。所有参数两侧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T2中PMD和HLW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节段基础参数间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T1到T10,PCD呈现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T1、T2、T9、T10处PCD均高于T3~T8处(P<0.05);EPLR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T1~T3处EPLR与其下方任一节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4~T6、T10处均低于T7~T9处(P<0.01);PRD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T1~T3处PRD与其下方任一节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4~T6处均低于T7~T10处(P<0.01)。结论中上胸椎PSEP与横突椎板凹、横突上嵴和椎板外缘等后柱骨性标志存在相对恒定的定位关系和变化规律,可作为一种新的临床上选择进钉点的方法。
卢政好周菁华王卫国
关键词:进钉点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骨性标志
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关节突间侧凹的三维定位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现有的下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均以关节突和侧块为参考标志,由于术者主观判断的差异,加之关节突增生的影响,进钉点的选择常有一定误差,易发生椎动脉或颈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限制了该技术临床推广。目前临床上选择一个恒定的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标志显得尤为重要。目的:通过三维重建CT图像测量明确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关节突间侧凹"的定位关系。方法:对排除颈椎畸形的30例患者颈椎行三维重建CT扫描,观察"关节突间侧凹"的出现率和形态特征。在重建后的C_3-C_7特定CT图像上测定以下参数:(1)进钉点至侧块外缘的距离:经双侧椎弓根轴线横断面图像上椎弓根轴线在后柱表面投影点与侧块最外缘的距离;(2)进钉点至"关节突间侧凹"的距离:经单侧椎弓根轴线斜矢状面图像上椎弓根轴线在后柱表面投影点与"关节突间侧凹"的距离。统计每组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比较各节段统计数据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下颈椎"关节突间侧凹"明显,出现率为100%,解剖标志恒定且少有增生;(2)利用三维重建CT技术,可以成功获取C_3-C_7经双侧椎弓根轴线横断面和经单侧椎弓根轴线斜矢状面的图像;(3)在经双侧椎弓根轴线横断面图像上,C_3-C_7左右两侧进钉点至侧块外缘的距离分别为(4.1±0.9)mm和(4.3±0.9)mm,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09)。除了C_3与C_7、C_4与C_7,各节段同侧测量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在经单侧椎弓根轴线斜矢状面的图像上,C3-C7左右两侧进钉点至"关节突间侧凹"的距离距离分别为(-0.3±1.7)mm和(-0.3±1.6)mm,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916)。除了C3与C4,各节段同侧测量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5)以上结果提示,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关节突间侧凹"在横断面上存在相对恒定的定位关系,而在矢状面上变异较大。
卢政好周菁华王卫国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三维重建关节突
以上关节突确定正常成人胸椎椎弓根置钉参数的影像学测量被引量:1
2017年
背景:现有的胸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技术均以上关节突或联合横突为参考标志确定进钉点,以假想的横断面和矢状面为参考标志确定进钉角度,诸位学者描述不一。由于患者术中体位的影响和术者主观判断的偏差,易出现螺钉误置,产生严重并发症,限制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目前,临床上选择一个单一的不受患者体位影响且容易判断的骨性标志作为胸椎椎弓根置钉进钉点和进钉角度的参考,显得尤为重要。目的:通过三维重建CT图像的测量探讨正常成人胸椎以上关节突作为单一解剖标志确定椎弓根置钉参数的可行性及其具体的对应关系。方法:选取30例正常成人胸椎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后的T1-T12特定CT图像上直接测量以下参数:(1)基础参数:包括进钉点至中线距离、上关节突外缘至中线距离和上关节突基底宽度。通过基础参数间接计算进钉点参数,包括横向点突距、进钉点比率和纵向点突距,即进钉点至上关节突外缘的水平距离及其与上关节突基底宽度的比率和进钉点至上关节突基底的垂直距离;(2)进钉角度参数:横向轴突角和纵向轴突角,即横断面和矢状面上椎弓根轴线与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夹角;(3)进钉深度参数:螺钉安全长度,即椎弓根轴线上进钉点至椎体前缘骨皮质的距离。统计每组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比较各节段统计数据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利用三维重建CT技术,可以成功获取T1-T12经双侧椎弓根轴线横断面、经上关节突基底且平行于双侧椎弓根轴线的横断面和经单侧椎弓根轴线斜矢状面的图像;(2)基础参数:T1-T12左右两侧进钉点至中线距离分别为(14.6±2.6)mm和(14.5±2.5)mm,上关节突外缘至中线距离分别为(15.7±1.9)mm和(15.7±2.0)mm,上关节突基底宽度分别为(8.8±1.3)mm和(8.8±1.1)mm。每一参数左右两侧测量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43,0.214,0.467);(
卢政好李吉鹏周菁华王卫国
关键词:胸椎进钉点上关节突
髋关节外伤二种特殊的X线投照方法
2004年
(一)目的近年来严重的骨盆损伤病人增多,髓关节损伤影象学检查不能从常规正侧位X线片显示或显示不佳时,需要我们技术人员更多研究和掌握特殊体位的投照方法。下面介绍二种特殊的X线投照方法,主要针对髋臼各种类型髋脱位骨折,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周菁华
关键词:髋关节外伤X线投照投照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