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建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论辩
  • 3篇高职
  • 2篇艺术
  • 2篇元诗
  • 2篇院校
  • 2篇诗歌
  • 2篇消解
  • 2篇柳宗元诗歌
  • 2篇高职院校
  • 2篇孤独
  • 1篇大语文
  • 1篇学科
  • 1篇学科专业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艺术成就
  • 1篇语文
  • 1篇职业综合能力
  • 1篇盛唐
  • 1篇盛唐气象

机构

  • 9篇柳州职业技术...

作者

  • 9篇唐建
  • 1篇黄懿

传媒

  • 4篇柳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高教论坛
  • 1篇河池学院学报
  • 1篇第三届柳宗元...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孤独的诗歌与孤独的消解——论柳宗元诗歌的创作
2004年
孤独是人类的普遍情怀,更是文学家敏感的思想特征,文学家为了表现孤独、消解孤独,于是铸造了他们的文学丰碑。本文从社会动乱、政治失意、思乡怀人三个方面探讨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孤独,并力图阐明柳宗元为了消除孤独而运用的意象消解法和禅理消解法,从而揭示柳宗元诗歌的思想内蕴。
唐建
关键词:柳宗元诗歌孤独消解
20世纪韩孟诗派艺术成就论辩述要被引量:1
2004年
自晚唐北宋起 ,人们对韩孟诗派的艺术成就一直存在争议 ,进人 2 0世纪以后 ,或肯定 ,或否定 ,看法仍不一致。经过论争 ,从 80年代起 ,已少见全面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意见 ,大多既肯定他们诗歌新变的功绩 ,也指出他们矫枉过正的弊端 ,持论多为公允 ,这就是 2 0世纪韩孟诗派艺术成就论辩的最大收获。
唐建
关键词:韩孟诗派艺术成就
盛唐气象论争回眸
2005年
从宋、明时代起,叶梦得和严羽就提到盛唐气象,但界定都比较游离。20世纪50年代后,林庚对盛唐气象作了富于诗意的阐述,这对人们研究盛唐诗歌的整体风貌具有开创之功。之后,学者们围绕盛唐气象的内涵、外延以及形成的原因等,展开了较为激烈的论争,从而促进了盛唐诗歌研究的繁荣。本文按年代的先后,描述了这个论争的大致过程,以求得对这个论题学术演进的揭示,并指出盛唐气象研究在未来应该侧重的方向。
唐建
关键词:盛唐气象
二十世纪宫体诗论辩述要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回顾二十世纪学术界对南朝宫体诗的研究历程 ,着重挖掘、梳理有争议的学术问题 ,力求客观、真实地展示二十世纪内不同时期不同学术观点的论辩情况 ,以揭示南朝宫体诗研究领域学术思想的演进。
唐建
关键词:南朝学术研究创作动机
构建高职院校大语文教育模式刍议被引量:2
2009年
从语文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语文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相结合、在体式教学中灵活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教学、以课外活动弥补课内教育的不足、将语文教育延伸到校外实践环节等六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大语文教育模式的构建的途径和方法。
唐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语文教育模式
职业综合能力取向的高职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10年
提高职业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标准制订、特色教材编写等方面实施系统性改革,通过课内外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空间是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唐建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改革课内外结合职业综合能力
孤独的诗歌与孤独的消解——论柳宗元诗歌的创作
孤独是人类普遍的情怀,只不过有的人对此极为敏感,有的人则浑浑噩噩,作家就是对孤独及其带来的痛苦最为敏感的群体,于是,他们也常常通过文学创作来消解自己的孤独,以求得心情的平和。这样,也就铸造了他们的文学丰碑。日本心理学家箱...
唐建
关键词:诗歌创作诗歌艺术中唐文学
文献传递
论高职院校组建跨学科专业教学团队的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大多是同学科的,这种同学科专业教学团队的组建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实取得一定成效,但还不能充分发挥多学科教师的协同作用。我们提倡建设跨学科的专业教学团队,以利于充分发挥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专长和课程体系的全面运行,促使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唐建黄懿
关键词:高职院校跨学科专业教学团队
20世纪建安风骨论辩述要被引量:2
2003年
20世纪学术界对“建安风骨”的讨论 ,从初叶开始 ,一直到 6 0年代前期 ,较少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学术发展基本正常 ,各种观点都能畅所欲言。 6 0年代后期至 70年代中期讨论出现空白。从 70年代末起 ,研究工作很快纳入正轨 ,并且迅速掀起了讨论热潮 ,人们对“建安风骨”的认识越来越明晰 :即“建安风骨”是一种诗歌风格 ,是建安诗歌的主要风格。这就是现在人们带有倾向性的认识 ,也是 2 0世纪“建安风骨”论辩的最大收获。
唐建
关键词:建安风骨论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