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彤丹
-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CO中毒大鼠血浆TXB<,2>和6-k-PGF<,1α>动态研究及脑毛细血管内皮超微结构观察
- 本文旨从血管机制的角度探索CO中毒及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机制。本实验在动物实验的水平上对脑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研究,动态观察CO大鼠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
- 唐彤丹
- 关键词:微血栓形成超微结构
- 文献传递
- 胰多肽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
- 2010年
- 患者男,79岁,因反复腹泻6月于2009年2月19日收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患者6个月前出现腹泻,水样泻,每日数十次,无黏液脓血,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隐痛,腹胀,无发热,时有下肢骨痛,服用蒙脱石、洛哌丁胺、小檗碱等药物效果差。既往皮下脂肪瘤病史10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病史8年,行2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植入支架5枚。
- 朱磊唐彤丹刘丽娜赵钢
- 关键词: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皮下脂肪瘤
- 以消化系统症状首发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以消化系统症状首发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以消化系统症状首发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例。结果以消化系统症状首发的原发性甲旁亢患者血钙、尿钙、血清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升高,血磷降低,CT有助于定位诊断。治疗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或者药物治疗。结论以消化系统症状首发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应重视实验室检测及CT定位检查,才能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治。
- 朱磊唐彤丹赵钢
- 关键词:消化系统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Ⅰ型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对1例表现为反复水样泻、顽固性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病例的诊治分析,提高对胰腺内分泌肿瘤以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认识.
- 朱磊唐彤丹赵钢
- 关键词:胰血管活性肠肽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 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于脑出血治疗的价值评析
- 2015年
- 目的观察分析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于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方法 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意识量表评分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使用颅内血肿清除术结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能够有效的促进提升患者的清醒与康复速度,从而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唐彤丹
- 关键词:颅内血肿清除术醒脑静注射液脑出血
-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恢复速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运用。
- 唐彤丹
- 关键词:依达拉奉七叶皂苷钠脑出血
- 以胃肠道出血首发的小肠间质瘤17例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提高对以胃肠道出血首发的小肠间质瘤的了解和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以胃肠道出血首发的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红蛋白水平、小肠CT表现、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以及随访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以胃肠道出血首发的小肠间质瘤多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58岁,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便血和不同程度的贫血.小肠CT检查有助于发现病灶,16例患者小肠CT发现小肠占位病变,表现为无分叶或有分叶的低密度、边界清晰软组织肿块,平均CT值32HU,强化大多不均匀,多数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多为外生性生长,17例患者CD11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阳性.组织病理学以及CD117、CD34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肿瘤的确诊和危险分类,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结论:重视急诊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以胃肠道出血的小肠间质瘤患者,小肠CT检查有助于发现病变,并经手术切除病灶、生物靶向治疗、加强随访以改善患者预后.
- 唐彤丹朱磊
- 关键词:胃肠道出血小肠间质瘤计算机断层扫描
-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4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比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比组的8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8.82±1.60)分低于对比组的(12.88±2.13)分,Barthel指数(85.47±8.18)分高于对比组的(76.49±9.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低于对比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唐彤丹刘永华
- 关键词:脑梗死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
- 急性CO中毒大鼠血浆TXB<sub>2</sub> 6-k-PGF<sub>1</sub>α动态研究及脑毛细血管内皮超微结构观察
- 背景: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 CO)是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其中毒和死亡人数在我国各种急性中毒中高居首位,且部分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还会出现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
- 唐彤丹
- 关键词:微血栓形成6-酮-前列腺素F1Α
- 依达拉奉对乙醇致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18年
-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酒精致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0月,该院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筛选乙醇及依达拉奉浓度,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OD、MDA测定细胞抗氧化及氧化水平, ELISA法检测细胞caspase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125μmol/L依达拉奉与0.2 mol/L乙醇作用细胞24 h后,依达拉奉干预组细胞存活率为(81.53±0.69)%,高于乙醇模型组(73.9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SOD含量为(16.33±2.06)U/mL较乙醇组(10.65±1.12)U/mL升高,依达拉奉组MDA含量为(2.31±0.33)nmol/mL,较乙醇组(3.68±0.39)nmol/mL下降,依达拉奉组Caspase3的表达(1.97±0.31)ng/mL,较乙醇组(2.89±0.35)ng/mL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干预组细胞凋亡率为(10.32±0.89)%,明显低于乙醇模型组(15.68±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TNF-α蛋白水平(0.386±0.059)低于乙醇组(0.673±0.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酒精诱导体外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依达拉奉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刘永华夏晓虹唐彤丹付瑶
- 关键词:依达拉奉酒精性肝细胞凋亡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