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遇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大学生
  • 3篇自杀
  • 2篇大学生自杀
  • 2篇学生自杀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校医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门诊
  • 2篇肝炎
  • 1篇大学生健康
  • 1篇大学生健康教...
  • 1篇大学生自杀行...
  • 1篇大学新生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乙肝

机构

  • 6篇广州大学
  • 2篇华南建设学院

作者

  • 8篇唐遇
  • 5篇杨铁凡
  • 3篇向长江
  • 2篇金友
  • 2篇黄宝强
  • 2篇杨凯钿
  • 2篇董桂兰
  • 2篇李文彦
  • 1篇黄晓岚

传媒

  • 4篇中国校医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湖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1999
  • 1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56例大学生晕厥诊治体会
2010年
晕厥是内科常见急病症,大学生晕厥是我校门诊部常见的急诊之一。近4年来年我校门诊部共接诊学生晕厥患者56例,现将其病因和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唐遇杨铁凡
关键词:大学生晕厥诊治门诊部
广州市高校师生乙型肝炎认知情况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唐遇
关键词:乙型肝炎高校师生流行病学
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索适合在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内容分为若干知识群,构建健康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组合利用大学各种资源,建立完善的在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结果新教学模式学生听课率、知识率明显提高,身心患病率明显下降。结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杨铁凡金友董桂兰唐遇李文彦杨凯钿黄宝强
关键词:卫生教育
浅谈校医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但精神疾病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大学校医要从生物医学观念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念,掌握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时发现和治疗抑郁症的学生,从而减少大学生自杀的发生率。
唐遇向长江
关键词:校医大学生自杀抑郁症
加强抑郁症防治工作 减少大学生自杀风险
2010年
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抑郁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大学校医要掌握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时发现和治疗抑郁症的学生,从而减少大学生自杀的发生率。
唐遇杨铁凡向长江
关键词:校医大学生抑郁症
1994~1996年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1998年
乙型肝炎(HBV)在高校学生中流行情况较为普遍,我们对1994~1996年入学的新生进行HBV感染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0.22%、4649%和10.02%。接种过乙肝疫苗和未接种乙肝疫苗的阳性率分别为8.11.%和37.12%,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学生,说明了乙肝疫苗对保护健康人群是有效的。
唐遇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流行病学
某高校门诊部医疗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
2011年
目的对高校门诊部医疗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深度访谈,编制医疗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并采用等距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校学生的意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学生对学校门诊部医疗服务不太满意,其中医疗服务有效性对学生满意度影响最大、响应性次之;最难解决的医疗服务收费和医疗设备条件却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结论为了改变门诊部医疗服务工作的被动局面,必须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从制度上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
唐遇向长江黄晓岚杨铁凡
关键词:门诊医疗卫生服务管理
大学生自杀风险评估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杀风险评估制度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方法采用团体施测方法对某综合性大学17个学院8 04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大学生自杀风险评估。结果占总调查人数0.77%(60人)的学生具有中度自杀风险,0.43%(33人)的学生具有高度自杀风险。数据显示,专业满意度、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生源地、家庭类型、健康适应、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焦虑、外向性、神经质因素在水平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杀风险在专业、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家庭类型、身体状况等方面差异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抑郁的预测率最大,与大学生自杀行为呈正相关。
杨铁凡唐遇金友董桂兰李文彦黄宝强杨凯钿
关键词:自杀自杀心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