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兰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水稻裂颖突变体srg花器官突变的形态发生及遗传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在水稻Lemont×Dular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10)中发现了裂颖突变体(split rice glume,srg).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野生型水稻和裂颖水稻的颖花原基分化情况,结果发现,突变体水稻的幼穗在形成内、外稃原基后,有些颖花在形成浆片后并不是直接发育形成雄蕊原基,而是在外稃或内稃原基内侧又分化出浆片原基;有些颖花原基从中间缢裂,缢裂的颖花原基又分别形成类稃片的结构,颖花发育后期,6枚雄蕊发育畸形,并且观察到不同数目的雄蕊.同时以突变体作母本,Dular、Lemont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遗传分析,F2表型和χ2测验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受单基因隐性控制.
- 梁康迳王俊兰姚小兰林晶陈仁财柯庆明林文雄
- 关键词:水稻SRG花器官扫描电子显微镜
- 水稻长穗大粒种质资源ISSR标记及产量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 现代水稻科学实践表明,突破性成就依赖于特异种质的发现及其在生产上的有效作用。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来源于IRRI新株型稻品系为基础的,通过杂交、辐射等育种手段获得的68个具有长穗大粒特点的特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
- 姚小兰
- 关键词:水稻ISSR性状遗传分析
- 文献传递
- 水稻半矮秆长穗大粒特异种质遗传多样性与育种潜势
- 现代水稻科学实践表明,突破性成就依赖于特异种质的发现及其在生产上的有效作用。本研究从1995年开始,在引进IRRI新株型稻品系的基础上,通过杂交、复交、辐射等育种手段创制了
- 梁康迳王乃元郭玉春姚小兰林晶韦新宇陈志强
- 关键词:水稻ISSR标记
- 文献传递
- 水稻裂颖突变体SRG的形态学鉴定被引量:2
- 2007年
- 在由123个品系组成的Lemont×Dular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10)中发现了水稻裂颖突变体,该突变体30.64%的小穗颖壳开裂,稃片1-3个,雄蕊3-9枚,子房1-3枚,柱头2-5个,浆片1-3对;颖壳内有2粒或3粒种子连生或分生.经过7代连续种植,裂颖性状能够稳定遗传,根据突变体颖壳特征将其命名为水稻裂颖(split rice glume,SRG)突变体.
- 王俊兰姚小兰林晶陈仁财柯庆明林文雄梁康迳
- 关键词:水稻花发育形态学
- 水稻长穗大粒RIL群体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为探讨水稻长穗大粒RILs群体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以自育的一个水稻长穗大粒品系FJCD与籼型三系恢复系IR24配制杂交组合,单粒传法构建含有178个株系的RILs群体(F11)为材料,分别在福州和沙县2个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其相应的统计方法,研究水稻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除了精米率呈多基因遗传外,其他9个品质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符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精米率、米粒长、米粒宽、米粒长宽比、透明度、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在不同环境中表现相似的遗传模型;整精米率、垩白度和垩白粒率表现不同的遗传模型。由主基因遗传率为主的有整精米率、米粒长、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由多基因遗传率为主的有米粒宽和米粒长宽比。环境因素对碱消值的影响最大。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稻米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有82.22%的比率表现较为一致,不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相关性。因此,在稻米品质选择与鉴定时需对整精米率、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在多个特定环境中进行,才能提高育种效率;对由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为主的性状需分别采用不同选择方法和育种策略。
- 林志强郑燕许旭明陈仁财姚小兰林晶王乃元郭玉春梁康迳
- 关键词:水稻品质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