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荣欣

作品数:78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细胞
  • 18篇血小板
  • 18篇白血
  • 18篇白血病
  • 14篇血小板减少
  • 14篇急性
  • 10篇免疫
  • 10篇骨髓
  • 9篇疗效
  • 9篇淋巴
  • 8篇紫癜
  • 8篇化疗
  • 8篇急性白血
  • 8篇急性白血病
  • 6篇多发
  • 6篇多发性
  • 6篇多发性骨髓瘤
  • 6篇血管
  • 6篇血小板减少性...
  • 6篇淋巴瘤

机构

  • 58篇温州医学院附...
  • 16篇温州医科大学
  • 5篇温州医学院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温州市疾病预...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厦门市第二医...
  • 1篇耶鲁大学

作者

  • 78篇姚荣欣
  • 28篇何牧卿
  • 24篇林颖
  • 18篇金栗名
  • 17篇朱宝玲
  • 15篇林晓骥
  • 13篇高宝辉
  • 9篇郭文坚
  • 8篇陈慧
  • 7篇夏轶姿
  • 6篇林颖
  • 5篇孙川
  • 5篇周晓海
  • 4篇沈志祥
  • 4篇江明华
  • 4篇孙妮
  • 3篇林颖
  • 3篇金栗铭
  • 3篇冯亮华
  • 3篇李秀松

传媒

  • 8篇山东医药
  • 8篇温州医学院学...
  • 6篇临床血液学杂...
  • 5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浙江医学
  • 2篇2006年浙...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0篇2004
  • 3篇2003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网织血小板、P-选择素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s)和P-选择素联合检测在各种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84例血小板减少症眼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穴ITP雪3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穴AA雪14例,脾功能亢进穴HS雪12例,急性白血病穴AL雪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穴MDS雪6例演患者全血中RPs百分率和绝对值以及P-选择素水平,观察其在各种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正常组RPs百分率(7.72±3.06)%,RPs绝对值(13.34±7.48)×109蛐L,P-选择素水平(2.32±1.78)%;(2)ITP患者RPs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A、HS、AL、MDS患者RPs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ITP、AA、HS、AL、MDS患者RPs绝对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3)ITP、AL、MDS患者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AA、HS患者P-选择素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RPs百分率、RPs绝对值和P-选择素水平能反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骨髓血小板的生成能力及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破坏状况,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
姚荣欣高宝辉陈慧何牧卿林颖金栗铭
关键词:P-选择素血小板减少症RPITP
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致心功能衰竭1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22岁,学生。11年前于我院儿童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以正规治疗后一直处于缓解状态,3月前发现"左颌下肿块1月余,皮肤瘀点、瘀斑5 d",
林颖姚荣欣何牧卿郭文坚林晓骥
关键词:大剂量甲氨喋呤心功能衰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颌下肿块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
2008年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治疗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经病理确诊既往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日1次,连续用药至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结果48例均可评价疗效,总RR为22.9%,腺癌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非腺癌患者(P=0.024),不吸烟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吸烟者(P=0.011),疾病控制率77.1%,中位PFS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9个月,常见的毒副作用是皮疹和腹泻。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何牧卿姚荣欣朱宝玲
关键词: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老年早幼粒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1998年
目的了解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近期疗效.方法13例老年APL患者每天予ATRA25—60mg/m^2。直至完全缓解(CR)。结果1、ATRA治疗的CR率高,达84.6%.2、ATRA治疗存在一定副作用,伹老年患者均能耐受。3、APL缓解后治疗以A了RA与化疗交替较宜.结论A了RA治疗老年APL疗效明确,CR率高。
丛燕杨晨敏李秀松姚荣欣沈志祥
关键词:老年全反式维甲酸早幼粒白血病APL
恶性肿瘤患者部分血凝指标变化的研究
2008年
采集50例正常对照、92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的末梢血,检测其血小板聚集功能(PAG)、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结果恶性肿瘤患者PLT增多,PAG增强(P<0.01),FIB、D-D明显增高(P<0.05),有远处转移或周边有侵犯时更加明显,PT、TT、APTT较正常对照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认为恶性肿瘤存在凝血活性亢进和继发纤溶状态;血小板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血小板抑制剂、抗凝物质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部分。
林颖江明华朱宝玲姚荣欣赵志光
关键词:凝血酶血小板
3种方案治疗重症ITP短期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重症ITP的治疗效果,探讨3种方案治疗ITP的药物经济学效果,为治疗ITP提供参考。方法:对76例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IVIG组、rhIL-11+DXM组及DXM组,观察3组治疗方案的短期疗效,运用成本效果分析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IVIG组、rhIL-11+DXM组及DXM组第7天总有效率分别为95.23%、91.30%和84.37%,P>0.05;IVIG组和rhIL-11+DXM组在治疗第5天时血小板计数及有效率均高于DXM组,P<0.05;IVIG组血小板上升至30×109/L所需时间明显短于rhIL-11+DXM组和DXM组,而rhIL-11+DXM组所需时间小于DXM组,P<0.05;IVIG组、rhIL-11+DXM组和DXM组C/E分别为220.18、61.95和41.05;以DXM组为参照,IVIG组和rhIL-11+DXM组ΔC/ΔE分别为1450.58和297.58。结论:3组在治疗重症ITP短期总有效率高。IVIG组提升血小板计数最迅速,但价格最昂贵,DXM组治疗最经济,rhIL-11+DXM组介于两者之间。
林晓骥姚荣欣何牧卿郭文坚朱宝玲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
亚砷酸引起嗜睡一例被引量:3
2003年
姚荣欣林颖金栗名
关键词:亚砷酸嗜睡白血病免疫组化
改良剂量VTD方案一线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一线选用改良剂量VTD方案(Velcade万珂+Thalidomide反应停+Dexamethasone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4例初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采用改良剂量VTD。...
林颖姚荣欣
文献传递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7年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及生存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5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93例DLBCL患者和15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LBCL组织HDAC6蛋白表达情况,χ2检验和Kaplan-Meier法分析HDAC6的表达与各种临床因素和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在93例DLBCL组织中HDAC6高表达率为69.9%,显著高于反应性淋巴结增生组织的20%(P<0.05)。在DLBCL中,高表达组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0~2分的比例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乳酸脱氢酶升高和β2-微球蛋白值升高比例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DAC6高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结论:HDAC6在DLBCL患者中呈高表达,高表达组患者有IPI评分低和肿瘤负荷轻的特点。HDAC6高表达是DLBCL的良好预后因素。
林晓骥钱紫君倪励斌孙妮周晓海童欢欢周舒萍姚荣欣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
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RQ-PCR方法检测AngⅡ与VEGF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比较初发组、CR组、NR组及对照组之间AngⅡ与VEGF基因的表达量的差异。结果AML初发组及NR组骨髓中AngⅡ与VEGF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初发组和NR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的AngⅡ及VEGF表达量较初发组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FAB分型上,AngⅡ与VEGF基因高、低表达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例AML患者AngⅡ和VEGF基因高、低表达组之间的CR率及总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AML患者中AngⅡmRNA与VEGFmRNA之间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28,P<0.01)。结论AngⅡ与VEGF可能是AML的独立的预后因子,为通过拮抗AngⅡ与VEGF作为AML的新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杨向绸何牧卿周晓海姚荣欣邹春鹏邢超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