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衍桃

作品数:32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珊瑚礁
  • 7篇海岸
  • 5篇南海西北部
  • 4篇地壳
  • 3篇新构造
  • 3篇新构造运动
  • 3篇盆地
  • 3篇珠江三角
  • 3篇珠江三角洲
  • 3篇南海南部
  • 3篇活动性
  • 3篇海岸侵蚀
  • 3篇海相
  • 3篇分形
  • 2篇地层
  • 2篇地壳稳定性
  • 2篇地质
  • 2篇断裂带
  • 2篇入海
  • 2篇入海口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32篇姚衍桃
  • 30篇詹文欢
  • 9篇孙杰
  • 8篇詹美珍
  • 7篇孙宗勋
  • 6篇孙龙涛
  • 6篇刘再峰
  • 5篇张志强
  • 3篇孙金龙
  • 3篇刘守金
  • 2篇朱照宇
  • 2篇丘学林
  • 2篇李健
  • 2篇李健
  • 2篇张帆
  • 2篇唐琴琴
  • 1篇朱俊江
  • 1篇孙杰
  • 1篇张殿广
  • 1篇张帆

传媒

  • 7篇热带海洋学报
  • 4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海洋通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海洋学报
  • 2篇华南地震
  • 1篇地质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热带地理
  • 1篇Marine...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西北部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古海岸线重建被引量:32
2009年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西北部的相对海平面从-100多米变化到现今海平面高度,越南东北沿海、北部湾及华南沿海等水深较浅的海域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的演变过程.基于古海岸线重建模型,利用现今的数字高程模型、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和沉积厚度数据,对南海西北部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古海岸线进行了重建.根据古海岸线演变序列获得以下认识:20~15cal.ka BP南海西北部的海岸线缓慢后退,陆地面积只减少了1×10^4km^2,海陆格局基本维持不变;15~10cal.ka BP海岸线快速后退,减少的陆地面积达24×10^4 km^2,使越南东北沿海、北部湾及华南沿海迅速从陆地变为海洋,现今海陆格局基本形成;10~6cal.ka BP海岸线继续以后退为主,使陆地面积减少了9×10^4km^2,期间琼州海峡自西向东完全打开;6-0cal.ka BP海平面波动幅度较小,海岸线变化受构造和沉积作用明显,趋势以海退为主,陆地面积增加了约1×10^4km^2.
姚衍桃Jan HarffMichael Meyer詹文欢
关键词:相对海平面变化末次盛冰期南海西北部
南海西北部珊瑚礁区地壳升降速率分析
<正>南海西北部有升降运动的珊瑚礁,形成一系列的珊瑚礁阶地或其他侵蚀地貌,成为地壳抬升的历史记录,覆盖于珊瑚礁生长间断面的新珊瑚礁则成为地壳沉降的证据。结合年代学,可推测地壳垂直升降速率。南海西北部新构造运动与海平面的波...
詹文欢张志强孙杰孙金龙姚衍桃刘再峰詹美珍
文献传递
漠阳江入海口海岸线分维及其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分维数是反映海岸线复杂程度的客观依据。结合国内外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本文以漠阳江入海口附近海域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对研究区域提取瞬时水边线,并利用潮汐数据进行校正得到海岸线;利用Fractal Fox2.0计算获得该海岸线的分维数为1.071;通过对研究区的分形机制分析,认为漠阳江附近的断裂构造对海岸起宏观控制作用,从而对海岸线的分维值也起了决定作用。根据断裂体系模型计算得到西侧海岸线的理论分维值为1.089,而对数螺线模型计算得到东侧海岸线的分维值为1.171;实际分维值相对理论值偏小,说明海岸带的沉积与侵蚀影响了分维值。此外,根据本区海岸侵蚀原因的分析,对分维机制进行了探究,初步论证的分维值大小可为海岸的冲淤变化研究提供参考。
李爽詹文欢姚衍桃
关键词:海岸线分维
南海南部断裂的分形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分形几何作为定量描述自然界中复杂非线性现象的强有力工具,将其应用于南海南部断裂体系的研究中,通过数盒子法计算了断裂分布的分维值。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断裂分布的分维值能有效地描述断裂的空间分布特征。南海南部断裂体系在标度区间25~250km内具有很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全部断裂的分维值为1.6601,北东向断裂的为1.3875,北西向断裂的为1.2693。根据断裂分维等值线,沿西南海盆扩张轴,两侧断裂呈对称展布;北东向的与北西向的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互补性,这反映了两组断裂在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制约性。结合南海的构造演化及南海南部油气盆地的分布,初步探讨了断裂分形特征与南海的构造演化及断裂分形特征与油气盆地分布之间的关系。
姚衍桃詹文欢
关键词:南海南部分形
南海南部珊瑚礁区新生代突变事件研究
2017年
南海南部珊瑚礁区的突变事件记录了构造、沉积环境等的改变,根据收集的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前人工作,总结研究区新生代发生的多次突变事件,对主要突变事件进行分析。发生在不同构造单元的主要突变事件会有所不同,如曾母盆地的突发事件发生于晚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晚期、早中新世后期、中中新世末、晚中新世末和上新世末,而万安盆地的突发事件则发生于晚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末、早中新世末、中中新世末和晚中新世晚期,但由于珊瑚礁区突变事件往往是区域性的,因此可以互相对比。分析研究区盆地所记录的突变事件,得出由于礼乐运动、西卫运动和南沙运动的影响,研究区在白垩纪末—早古新世、晚始新世和中中新世末普遍存在3次构造不整合面。早中新世盆地保存的侵蚀不整合面,反映全球海平面下降,北康盆地缺失不整合面是由于南沙地块的运动。3次构造不整合面与侵蚀不整合面共同反映了南海的构造演化过程。
胡守祥唐琴琴孙杰孙杰姚衍桃詹文欢
关键词:新生代珊瑚礁曾母盆地南海南部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不同时代地质剖面线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将数字信号分析中常用的傅里叶变换引入地质剖面分析中,从信号分析的角度,把同一地区不同时代剖面线分别看作一维连续的空间域信号,并对其傅里叶变换后频谱进行分析研究,也可以借助自仿射分形模型,依托于功率谱来计算不同时代剖面线的分维值。对不同时代剖面线的频谱分析,可得到相应剖面线所包含的频率信息,并可以实现不同时代地质剖面线的数学表达。对比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时代剖面的频谱,探究不同时代剖面线频谱特点。本文以南海西沙群岛局部剖面为例,分别对相同地段的海底、上新世、晚中新世、中中新世、早中新世、基底界面及相邻界面间厚度进行了频率域上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时代剖面线在频率域整体趋势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相对低频成分相似性影响贯穿各个时代,相对高频成分不同时代剖面线存在差异。不同时代剖面线的分维值各不相同,总体呈现单增趋势。这些频谱和分维值特点与西沙地区渐趋稳定的构造背景相对应,表明西沙海域地貌将以较为平稳的趋势发育。
刘守金姚衍桃詹文欢孙杰冯英辞李艳杰
关键词:剖面线频谱分维
西沙群岛礁区的地质构造及其活动性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西沙群岛中新世以来广泛发育生物礁,记录了大量的构造活动信息。利用在西沙群岛海域取得的单道地震剖面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该区构造运动和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沙群岛周缘发育多NE-NEE、NW向深大断裂,地块上发育NE、EW向断裂;这些断裂与先存断裂位置基本相同,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多次活动,常伴有火山活动,一些火山出露海底数百米;西南次海盆扩张对中—西沙地块NW向挤压,使西沙群岛处于挤压环境;沿EW向断裂南北两侧地层变形表现出鲜明差异,两侧地层向相反方向逆冲,北侧地层变形较大,说明两侧地层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西沙群岛更新世火山活动停止后,构造趋于稳定,仅部分断裂现今仍活动。
冯英辞詹文欢姚衍桃孙杰刘守金李健
关键词:地质构造活动性生物礁
粤西沿海全新世中期以来的海岸侵蚀
大量研究表明,全新世中期以来,粤西沿海海平面经历了从上升到下降和再微升的过程。大约在距今7000a前,南海海平面位于陆架-8m位置。粤西海岸继承了前期的海侵,已有沙坝堆积。这些沙坝的砂质物多来自陆架上部海岸斜坡陆相(河流...
张帆姚衍桃詹文欢孙宗勋詹美珍张佳政
关键词:海岸侵蚀波浪作用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珠江三角洲地壳稳定性研究
2010年
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珠江三角洲地壳稳定性的评价模型。首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的地震活动、断层发育程度、地壳垂直形变、第四系厚度及地热分布等特征,然后收集相应的数据,建立这些影响因子与地壳稳定性之间相关性的转化原则,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转化,建立并训练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由模型的实际输出插值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壳稳定性的等值线图。与前人对该区地壳稳定性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对比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基于神经网络的珠江三角洲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是比较可靠的。
詹美珍詹文欢姚衍桃
关键词:地震活动珠江三角洲地壳稳定性BP人工神经网络
南沙海槽断裂带活动性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主要讨论了南沙海槽断裂带的活动性和构造演化过程,并对海槽及附近海域的地质稳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南沙海槽有活动断裂、火山岩侵入、海底滑塌和地震等不稳定因素。南沙海槽形成演化过程较为复杂,经历过多期逆冲推覆变形和褶皱隆升等构造活动,其中逆冲和隆升等活动现今可能仍在进行,属于次不稳定区域。另外,海槽西南端有滑塌现象和海底阶梯存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所以,海槽及邻近海区的工程建设需要特别注意这些不稳定因素,应尽量避开不稳定地区或采取工程加固措施等。
张殿广詹文欢姚衍桃刘再峰詹美珍张帆
关键词:活动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