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康
- 作品数:166 被引量:1,20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同种异体组织移植重建关节韧带的临床研究
- 研究背景 膝关节交叉韧带(ACL、PCL)是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运动及日常生活的意外常招致其损伤。由于损伤后(Ⅲ~d)治疗困难,病废率高,给社会及个人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从而如何恢复交叉韧带的功能一直是骨科领域研究的一个...
- 孙康
- 关键词:关节镜同种异体组织自体组织移植前
- 微创单髁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病的中期临床疗效----国人400余例微创单髁治
- 目的:探讨微创单髁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6年1月~2010年6月采用Oxford phase Ⅲ假体行微创(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MIA)单髁置换(Unic...
- 田少奇孙康
- 关键词:单髁置换骨关节病临床疗效
- γ射线照射对人肌腱组织形态学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2.87 Mrad剂量γ射线照射后,肌腱组织形态学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40根人新鲜上肢掌深屈肌腱,-80℃深低温冷冻6周,等分为二: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A组肌腱在干冰低温保存条件下行γ射线照射,检测肌腱最终吸收剂量为2.87 Mrad。分别行HE、VG染色,在普通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肌腱胶原蛋白水解液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①形态学观察发现,同非照射组肌腱相比,照射组肌腱胶原纤维束间隙较大,纤维排列卷曲紊乱,并可见部分纤维发生断裂。电镜下胶原纤维横纹模糊消失,腱细胞膜溶解消失,核崩解,细胞器减少。②在同等水解条件下,胶原蛋白水解液中照射组羟脯氨酸含量与非照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2.87 Mrad剂量γ射线照射可引起肌腱组织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在同等水解条件处理下,照射组肌腱胶原蛋白水解液中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非照射组。
- 王华磊沈卫张积华夏长所张才龙田少奇孙康
- 关键词:Γ射线羟脯氨酸
- 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影像学评价
- 目的 比较SuperPATH 入路与传统Hardinge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24拟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SuperPATH入路和H...
- 孙康
- 关键词:影像学评价
- 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2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A组)24例,PFNA内固定(B组)28例。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不良事件、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B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rris评分在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术后不良事件少,功能恢复良好,疗效肯定,是理想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 马祥海史培芹申文瑞车贵义邢德华孙康
- 关键词:PFNA内固定股骨头置换股骨转子间骨折
- 自体与gamma射线照射和非照射的同种异体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前瞻性比较研究
- 目的:分析比较自体骨-髌腱-骨(B-PT-B)与单纯深低温冷冻保存及经γ射线照射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B-PT-B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ACL断裂的患者术前随机分为三组:A组36例为...
- 孙康田少奇张积华张才龙夏长所于腾波
- 一期单髁置换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
- 目的:探讨一期单髁置换(UKA)联合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合并ACL损伤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2例患者,均一期行UKA联合ACL重建手术。手术前后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负重位...
- 田少奇孙康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单髁置换
- 血友病假性肿瘤(附5例报告)
- 2000年
- 目的 :提高对血友病的诊断意识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 10年来 5例血友病假肿瘤的治疗经过 ,4/ 5平均随访 2年以上。结果 :5例术前均误诊。 3/ 5因术中见病变区为血肿和血凝块而疑及本病 ;2 / 5术后持续渗血 ,1例造成失血性休克后确诊。 5例均是Ⅷ因子缺乏 ,其中TypeⅠ (肌间型 ) 4例 ;TypeⅡ (骨膜下型 ) 1例。随访期间均有反复的鼻、皮下、尿路出血 ;假肿瘤复发 2例 ,经保守治愈。结论 :血友病假肿瘤罕见 ,误诊及复发率高 ,愈后差 ,应引起临床重视。
- 孙康张羽飞孙立众刘漠震胡晓宇侯伟
- 关键词:血友病假肿瘤
- 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3月,选取本科因骨性关节炎拟行首次单膝关节置换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在松止血带前,A组给予50g/L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B、C组分别将氨甲环酸0.5、1.0g稀释于50g/L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40~60滴。记录和计算3组病人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人数,检测术后3h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D-二聚体水平。观察病人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各组病人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d输血人数及术后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03~8 479.12,χ2=8.90,P〈0.05)。各组病人术中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及术后3h的PT、APTT、PT-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及3个月随访未见血栓栓塞事件。结论单膝关节置换术中松止血带前应用一次氨甲环酸能够显著减少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术后异体血输血人数,而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术后总失血量及显性失血量明显减少。单次应用氨甲环酸不增加病人术后血栓形成风险。
- 刘江俊姚永远赵鑫王远贺邹玥孙康
- 关键词:氨甲环酸出血血栓形成
- 纯钛限制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102例被引量:12
- 2001年
- 汤欣孙康黄辽江姜长明段荣华
- 关键词:四肢骨折加压钢板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