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延禄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制冷
  • 3篇制冷剂
  • 3篇冷剂
  • 2篇毛细管
  • 2篇家用空调
  • 2篇工质
  • 1篇单板
  • 1篇单板干燥机
  • 1篇电冰箱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设计
  • 1篇制冷剂替代
  • 1篇制冷系统
  • 1篇碳氢化合物
  • 1篇替代工质
  • 1篇排湿
  • 1篇热计量
  • 1篇热计量收费
  • 1篇热收费
  • 1篇热系统

机构

  • 7篇天津大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7篇孙延禄
  • 4篇张于峰
  • 2篇褚治德
  • 2篇刘嘉智
  • 2篇焦士龙
  • 1篇娄承芝
  • 1篇王建栓
  • 1篇刘耀浩
  • 1篇周志华
  • 1篇唐汝宁
  • 1篇郎炜
  • 1篇涂光备
  • 1篇孟宪玲
  • 1篇毛润治
  • 1篇马九贤

传媒

  • 1篇流体机械
  • 1篇暖通空调
  • 1篇制冷学报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全国暖通空调...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3
  • 1篇199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碳氢化合物混合工质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阐述了一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作为制冷剂的可行性。阐明了这种物质在冰箱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成份含量变化的影响,通过热力学性质和实验表明TR12是一种热力学性质与R12极为相似、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都优于R12的制冷剂。
周志华张于峰王建栓孙延禄
关键词:制冷剂碳氢化合物电冰箱
文献传递
家用组合体空调器若干技术问题的研究
1998年
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开发了一种家用组合体空调器,这种空调器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由室内机接出风管将空气送到各空调房间,房间内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风量。对空调器的节流机构运行、双压缩机联合运行、快速除霜等进行了试验,并评价了储液器与汽液分离器的综合效果,给出了有关设计和试验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
张于峰涂光备娄承芝孙延禄王倩
关键词:家用空调器节能除霜
菱镁矿球干燥动力学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干燥炉的实验,为菱镁矿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文中对我国三种较好的红外辐射器进行了热象实验与物料的吸收光谱实验,用不同辐射器进行了单层矿球的变距离实验及不同升温速率的实验,还进行了双层物料双面辐射实验。结果表明后者较优。简述了矿球的差热分析与热重分析实验及红外吸收光谱实验,并结合干燥动力学方程分析了物料升温速率对干燥速率的影响。
褚治德刘嘉智孟宪玲孙延禄焦士龙李庆戈谷励曾传忠
关键词:动力学红外辐射
高温定向辐射加热胶合板单板干燥机
高温定向辐射加热胶合板单板干燥机,属于单板加工设备。是由加热系统,传输系统排湿系统骨架及控制柜组成。根据非稳态动力学设计采用分区多组上下对照式布置的高温定向辐射加热器,加热距离可调,加热器与滚筒相间布置,并采用吸风式排湿...
褚治德刘嘉智焦士龙孙延禄
文献传递
计量供热收费问题的分析
提出供热耗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应该考虑由于山墙、顶、地面等公共面积耗热量对各住户单位面积耗热量差异的影响.住户实际供热费用,以抵消因各住户所处建筑位置不同而存在的不公平性合理分担.本文提出了通过对各住户单位面积耗热量与平均单...
郎炜刘耀浩孙延禄
关键词:热计量收费采暖负荷供热系统计量供热
文献传递
混合制冷剂 R152a/ R125 作为家用空调替代工质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以保护臭氧层,同时尽可能对现有家用空调器不做改动实现完全替代为目标,研究了以二元混合制冷剂 R152a/ R125 做为替代工质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的问题。
毛润治张于峰朱雯婕孙延禄
关键词:制冷剂毛细管
丙烷及其混合物作为空调制冷剂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9
1999年
本文以节能和保护臭氧层为目标,研究以自然工质丙烷(R290)替代R22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的问题。本文首先利用数值解法编程计算了以丙烷为工质的小型制冷系统毛细管的长度,为以丙烷为工质的小型制冷系统毛细管的选择建立一定的理论依据。再以丙烷和R22的热物性和理论循环分析为基础,在相应的小型制冷系统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丙烷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工质。另外,本文还对丙烷的可燃性进行了研究探索,提出了在丙烷中加入少量非可燃物以降低其可燃性的设想,并进行了相应的可燃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丙烷中加入少量非可燃物可部分抑制其可燃性。
张于峰马九贤孙延禄唐汝宁
关键词:制冷剂替代丙烷毛细管可燃性可行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