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丹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核电
  • 4篇LAMB波
  • 3篇土木
  • 3篇土木工程
  • 3篇可靠度
  • 2篇单模
  • 2篇地震
  • 2篇电厂
  • 2篇电站
  • 2篇电站建设
  • 2篇载力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随机反应分析
  • 2篇损伤识别
  • 2篇土木工程专业
  • 2篇模态PUSH...
  • 2篇木工
  • 2篇教育
  • 2篇结构地震
  • 2篇结构可靠度

机构

  • 15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核华纬工程...

作者

  • 15篇孙晓丹
  • 8篇侯钢领
  • 5篇何建
  • 4篇宋天舒
  • 2篇孙海
  • 2篇滕飞
  • 1篇郭轶宏
  • 1篇王滨生
  • 1篇王秦辉
  • 1篇王月敏
  • 1篇陈树华
  • 1篇陈强

传媒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工程力学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第九届全国地...
  • 1篇第26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模态pushover的结构地震随机反应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为实现多自由度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可靠度分析。基于模态Pushover分析,得到各阶模态对应的荷载-位移曲线,进而建立各阶模态对应单自由度恢复力模型。结合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随机地震动模型及参数,进行各阶模态对应的等效单自由度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基于模态Pushover基本理论,将多自由度结构分析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随机地震响应组合,得到结构整体随机地震响应。并通过实际算例表明本文方法的分析过程和计算精度。本方法可较方便地进行结构抗震可靠度评估,研究成果对多自由度结构抗震随机分析和Pushover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侯钢领滕飞孙晓丹孙海宋天舒
关键词:PUSHOVER分析单自由度结构可靠度
基于裂纹扩展的Lamb波相对非线性参数研究
表面裂纹是金属结构中的常见缺陷,表面裂纹的扩展会影响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因此,对表面裂纹扩展的监测十分必要。本文利用ABAQUS/Standard静力通用分析对钢板表面裂纹的开裂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ABAQUS...
胡暮平孙晓丹何建占洋洋
关键词:LAMB波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基于单模态Lamb波的焊接钢板裂纹损伤监测
基于Lamb波损伤监测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Lamb波的多模态和频散现象限制了其应用。本文运用对称和反对称方法分别得到两种单模态的Lamb波,利用ABAQUS/EXPLICT动力显示分析对焊接钢板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
陈泽宇孙晓丹何建张伟晔
关键词:LAMB波结构损伤识别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基于灵敏度的平板结构多类型传感器优化布置被引量:8
2015年
多类型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损伤诊断是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一个热点方向,并且基于多种类型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损伤识别技术必然依赖于考虑多传感器信息互补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技术。因此,该文以灵敏度分析为理论基础,以结构损伤识别为目标,对于监测平板结构的加速度传感器、光纤光栅(FBG)应变传感器以及压电陶瓷(PZT)传感器三种类型传感器的位置与数目进行优化。分别考虑环境噪声、边界效应等因素,用灵敏度计算比较不同类型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FBG应变传感器和PZT传感器)达到相同损伤识别效果所需数目,分析各类型传感器对结构损伤敏感的布置位置,并研究能达到识别结构任意位置一定程度损伤所需多类型传感器总和最小的数目。最后,进行平板结构模型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有效性和可靠性。
孙晓丹侯钢领王月敏陈强
关键词:传感器优化布置结构损伤识别结构健康监测灵敏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探索
基础工程[1]是土木工程的最重要学科之一,承担着地基的勘测,处理,基础的设计,基坑的防护等方面的教学。课程设计是对课上内容的补充,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了对课上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活跃思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对综合能...
孙晓羽王滨生孙晓丹何建
关键词: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当代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改革
基本国情,现今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各类的实践型人才.故此,我国应该加强改革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方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在本科的土木工程教学中,应调整课程结构体系,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实践教学,延...
孙晓丹徐立丹孙晓羽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思维
土木工程专业核电站建设人才的培养——以大学文化教育为视角被引量:3
2013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中国"哈军工文化"的载体之一,其大学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文章从文化教育的角度,阐述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哈军工文化"与核电站建设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哈军工文化"将核电站建设人才和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相结合,为培养具有"军工"文化特征的核电站建设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侯钢领常江孙晓丹王秦辉
关键词:核电站建设土木工程大学文化军工文化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框架结构动态位移识别方法
2024年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快速评估结构的安全性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结构产生的形变位移是结构安全评估较为直观的变量之一。传统接触式方法往往受到客观因素限制;非接触式方法可以快速准确获取结构位移,如何提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位移监测精度是该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文中提出一种非接触式与接触式相结合的结构动态位移数据处理方法,将结构视觉标靶动态轨迹转化成像素位移后与将加速度传感器数据转化成的位移进行卡尔曼滤波,模拟出结构的真实位移,并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对文中方法可行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获得结构动态位移,并且监测效果准确度高。
何沐阳何嘉壹孙晓丹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比例因子模态识别
土木工程核电站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核电站建设人才缺乏是影响核电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向中没有核电站建设方向。为满足核电站建设的需求,文章分析了核电站建设特点,进而明确了核电站建设的人才培养要求。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依托某高校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大纲,探索了满足核电行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的人才培养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侯钢领孙晓丹郭轶宏
关键词:核电站建设土木工程高等教育
基于模态pushover的结构地震随机反应分析
为实现多自由度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可靠度分析.基于模态Pushover分析,得到各阶模态对应的荷载-位移曲线,进而建立各阶模态对应单自由度恢复力模型.结合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随机地...
侯钢领滕飞孙晓丹孙海宋天舒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可靠度静力弹塑性分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