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艳红

作品数:113 被引量:356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7篇视神经
  • 52篇病变
  • 51篇神经病
  • 51篇视神经病
  • 51篇视神经病变
  • 40篇遗传性
  • 40篇遗传性视神经...
  • 40篇遗传性视神经...
  • 38篇LEBER遗...
  • 38篇LEBER遗...
  • 21篇中医
  • 18篇神经萎缩
  • 18篇视神经萎缩
  • 13篇LEBER
  • 12篇线粒体
  • 11篇眼科
  • 11篇突变
  • 8篇神经病变
  • 8篇病因
  • 7篇眼底

机构

  • 10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4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温州医学院
  • 4篇中国中医研究...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市宣武区...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武警8640...
  • 1篇北京市鼓楼中...

作者

  • 111篇孙艳红
  • 97篇韦企平
  • 61篇周剑
  • 38篇宫晓红
  • 18篇夏燕婷
  • 17篇苏艳
  • 15篇曹京源
  • 14篇廖良
  • 13篇路明
  • 9篇周翔天
  • 8篇李丽
  • 7篇郝美玲
  • 6篇高颖
  • 5篇张娟娟
  • 5篇管敏鑫
  • 4篇张守康
  • 4篇刘晓玲
  • 4篇王慧博
  • 4篇瞿佳
  • 4篇赵福新

传媒

  • 29篇中国中医眼科...
  • 7篇国际眼科杂志
  • 5篇中华眼底病杂...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眼科新进展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遗传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华眼视光学...
  • 2篇全国中医、中...
  • 1篇眼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北京中医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例携带线粒体tRNA^(Ala)C5601T突变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文章收集了7例携带线粒体tRNAAl。C5601T突变的中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neuropathy,LHON)的家系,通过眼科检查和遗传学分析,发现7个家系的外显率很低,分别为9.5%、14.3%、4.5%、8.3%、10.0%、22.2%和25.0%。用24对有部分重叠的引物对7个先证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全序列进行扩增,并进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家系均未携带G11778A、G3460A和T14484C这3个常见的原发突变位点,而在tRNAAla上发现了C5601T同质性突变,多态性位点分析分别属于东亚线粒体单体型G2、G2a1、G2a1、G2、G2b、G2a1、G2。C5601T突变位于线粒体tRNAAla的高度保守区(通用位点为59位),可能引起tRNA空间结构和稳定性发生改变,继而影响tRNA的代谢,导致线粒体蛋白和ATP合成障碍,最终导致视力损害。因此,tRNAAlaC5601T突变可能是与LHON相关的线粒体突变位点。同时低外显率提示其他因素(包括核修饰基因、环境因素)可能影响这7个中国C5601T突变家系的表型表达。
周晖晖戴显宁林蓓米慧刘晓玲赵福新张娟娟周翔天孙艳红韦企平瞿佳管敏鑫
关键词: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突变视力损害TRNA
益气活血法治疗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有效机理。方法利用中医的气血理论,应用灯盏细辛和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补阳还五汤治疗26例(40只眼)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前后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动态视野、电生理的...
宫晓红韦企平孙艳红路明苏艳曹京源
关键词:益气活血法
文献传递
儿童视神经炎83例的病因和预后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通过长期随访,明确儿童视神经炎的病因,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对83例16岁以下临床确诊儿童视神经炎患者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基因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家族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及颅内、眶内占位病变后,经激素冲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跟踪随访6~70mo,判断预后。结果:在83例儿童视神经炎患者中排除LHON13例,颅内肿瘤2例。最终确诊视神经炎68例121眼。病因明确与感染有关占45.6%,与脱髓鞘疾病有关占5.9%,可能病因占13.2%,病因不明占35.3%。在预后方面,视力≥0.4的占59.8%,其中近1/3患儿视力恢复到1.0以上,低于0.1的仅为12.2%。结论:在儿童视神经炎中,感染是首发病因;应慎重排除LHON;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小;视力预后好。
韦企平孙艳红宫晓红路明郑智赵峪
关键词:视神经炎预后病因儿童LHON
童年期发病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童年期发病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线粒体DNA(mtDNA)突变的主要类型、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2000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眼科就诊且经实验室检查已确诊为LHON的患者279例,对其中≤16岁的童年期发病LHON患者共计161例进行临床资料归纳分析。结果 161例童年期发病LHON中11778位点突变者144例(89.4%),其中3例合并14502位点突变,1例合并11696位点突变,1例合并14693位点突变。14484位点突变者11例(6.8%),继发位点突变6例(3.7%),其中3316位点突变2例,14693位点突变2例,11696位点突变1例,3497位点突变1例。未检测到3460等其他常见原发突变位点。童年期发病LHON典型临床表现为:双眼先后或同时中心视力急性或缓慢下降,多不伴眼球疼痛,视野检查以中心或旁中心暗点为主。随访视力恢复至≥0.3的儿童LHON患者中,11778位点突变者104只眼中有13只眼,占12.5%,14484位点突变者6只眼中有4只眼,占66.7%。童年期发病的LHON患儿中部分低年龄段儿童初诊视力及最终视力恢复比大龄儿童好。结论童年期发病LHON患儿其主要突变位点发生率及临床特征与成人LHON患者相似,其中部分低年龄段儿童视力恢复较好。童年期发病LHON患者应与其他遗传性视神经疾病及儿童视神经炎相鉴别。
宫晓红韦企平周剑夏燕婷廖良孙艳红陈亚娟
关键词:童年期LEBER病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HON(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以病理性 mtDNA 为特征的母系遗传性疾病,男性罹患,表现型迟发,外显率可变,疾病表达局限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神经。MtD...
孙艳红韦企平
关键词:复合物神经节细胞LEBER
文献传递
复方樟柳碱注射后短期内瞳孔和眼压的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后短期内瞳孔和眼压的变化。方法:对纳入治疗的74例148眼,在复方樟柳碱注射前即刻和注射后15,30,60和120min分别用标准的瞳孔专用尺和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瞳孔横径和眼压;各项量化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组内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复方樟柳碱注射后至少在短时间(120min)内总体眼压呈下降趋势,统计学分析显示眼压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方樟柳碱注射后15min瞳孔较用药前扩大(P<0.01),并持续到60min后开始回收。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区皮下注射后短时间内对眼压波动影响小,且大多数患者的眼压呈下降趋势;该药引起的散瞳作用轻微且短效,不足以诱发高眼压。
韦企平尹可欣夏燕婷周剑孙艳红颉瑞萍曹玉花
关键词:眼压瞳孔
Leber病及病因不明的视神经疾病基因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了解 L 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简称 L eber病 )及病因不明的视神经疾病基因检测结果 ,探讨该项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4 0例视神经疾病患者分临床确诊 L eber病组 (A组 )和病因不明视神经疾病组 (B组 ) ,采用双重检测法 ,分别检测每例外周静脉血中线粒体 DNA(mt DNA)突变情况 ,并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A组 12例中 ,11778突变者 11例 ,占 92 % ;B组 2 8例中 ,11778突变者 7例 ,占 2 5 % .未发现 1例有 m t DNA346 0、15 2 5 7或 14 4 84突变的。结论 基因检测可迅速确诊 L eber病 ,并评价预后 ,应列为L
韦企平孙艳红宫晓红路明
关键词:视神经疾病基因检测
头面部皮下注射药物致盲概述被引量:3
2016年
近年来,面部美容剂填充技术日渐成熟,但随着面部微创注射美容技术的普及,手术的不良反应和相关并发症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其中以美容填充剂注射导致医源性眼部血管阻塞而致盲尤为严重。而因头面部过敏性皮炎、鼻炎等注射糖皮质激素后发生眼部血管阻塞的病例亦早有报告。鉴于医源性眼部血管阻塞发病突然、进展迅速、预后极差、多造成失明的灾难性后果,警惕和防范该类医源性眼部血管阻塞的发生,及时认识其临床表现并尽早妥善处置至关重要。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涉及医源性眼部血管阻塞的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预后进行了归纳。
郝美玲孙艳红韦企平
关键词:自体脂肪玻尿酸眼动脉视网膜动脉阻塞失明
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视功能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视功能预后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9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试验组予韦氏三联九针加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予基础药物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最小分辨角对数(logarithm of mininal angle resolution,LogMAR)视力、视觉结果量表(visual outcome scale,VOS)评分、视野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ogMAR视力均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VOS评分方面,试验组视力评分至少提高1分者合计26例,视力提高率为57.7%;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前后视力评分变化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评分变化无线性相关(P>0.05);视野有效率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6%,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韦氏三联九针可明显提高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力、改善患者视野,且对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
夏燕婷韦企平廖良周剑孙艳红郑榆美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视功能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眼科临床实践课程微格模式初探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FA)的微格教学法(Microteaching)在中医眼科临床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48名见习学生随机分为2组,进行眼科检查法实践教学。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比较2组学生眼科检查法即时评价成绩、期末考核实践操作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实验组即时评价成绩、期末考核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教学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格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更能提升眼科检查法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
闫晓玲苏艳周剑孙艳红曹京源尹可欣田瑾
关键词:中医眼科学微格教学法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