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金峰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冶金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机械合金化
  • 7篇合金
  • 7篇合金化
  • 4篇储能
  • 3篇氮化
  • 3篇球磨
  • 3篇金刚石
  • 3篇刚石
  • 2篇氮化钛
  • 2篇球磨机
  • 2篇热压
  • 2篇热压烧结
  • 2篇氩气
  • 2篇洛氏硬度
  • 2篇磨机
  • 2篇磨球
  • 2篇纳米
  • 2篇晶粒
  • 2篇晶粒度
  • 2篇抗折

机构

  • 13篇燕山大学

作者

  • 13篇孙金峰
  • 12篇王明智
  • 11篇李晓普
  • 6篇赵玉成
  • 2篇杨雪梅
  • 2篇邹芹
  • 2篇梁宝岩
  • 1篇李楠
  • 1篇陈文莉
  • 1篇肖福仁
  • 1篇韩欣
  • 1篇张乐欣
  • 1篇于金库
  • 1篇贺战文
  • 1篇朱润芝
  • 1篇吕英怀

传媒

  • 2篇金刚石与磨料...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2006中国...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合金化提高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烧结质量的研究
王明智李晓普杨雪梅陈文莉于金库孙金峰邹芹朱润芝李楠
该课题研究了机械合金化过程对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烧结质量的影响。以金刚石烧结块体固态烧结存在的问题为背景,以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烧结质量为目的,探讨了机械合金化过程对烧结体质量的影响规律。该课题主要解决下列关键问题:1.通...
关键词: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金刚石工具固相烧结
MA制备非化学计量比TiCx和TiNx及其烧结特性的研究
TiC和TiN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因而在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TiC和TiN的高熔点、难烧结特性又限制了TiC和TiN的应用。因此降低TiC和TiN的烧结温度,提高TiC和TiN烧结体的性能,对难熔化合物...
孙金峰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碳化钛氮化钛
文献传递
机械合金化对多元粉末不平衡烧结过程的影响
王明智赵玉成肖福仁杨雪梅吕英怀李晓普孙金峰邹芹张乐欣
该课题研究了机械合金化过程对多元粉末烧结的影响。以金刚石烧结块体固态烧结存在的问题为背景,以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烧结质量为目的,探讨了机械合金化过程对分体固态烧结的影响规律。以Fe-Cu为主要研究材料,重点研究了机械合金化...
关键词: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固相烧结储能
机械合金化在金刚石烧结制品中的应用
本文从金刚石工具中的金属结合剂引入Fe元素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Cu-Fe粉体普通烧结和预合金化中存在的不稳定现象,认为主要是由于普通条件下Cu、Fe之间的正混合热而不能正常合金化,造成合金化程度不足所致。通过MA(机械...
孙金峰李晓普王明智赵玉成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金属结合剂金刚石
文献传递
机械合金化对Fe-Cu-Al热压烧结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利用XRD、SEM、DSC等手段研究了Fe-Cu-Al粉末体系机械合金化(MA)过程金属粉体的结构变化及储能情况。将机械合金化处理后的粉末进行热压烧结,并对烧结体进行了金相组织、硬度和抗折强度分析。结果表明,Fe-Cu-Al经MA处理能够形成二元及三元固溶体,粉体粒度和晶粒度明显细化,粉体内储存了大量的表面能和界面能。球磨20 h晶粒度达到稳定值20 nm,粉体储能达到最大值385.1 J/g,球磨30 h粉体粒度达到稳定状态。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粉末烧结体的成分趋于均匀,组织不断细化。粉末烧结体的硬度在球磨初期显著提高,超过10 h后硬度提高缓慢,而烧结体的抗折强度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几乎成线性增长。球磨50 h粉末烧结体的洛氏硬度和抗折强度分别达到108 HRB和351 MPa。
孙金峰李晓普王明智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储能洛氏硬度抗折强度
含纳米金刚石的立方氮化硼聚晶的制备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在cBN表面进行镀钛、并在PcBN结合剂中加入纳米金刚石的方法,对静压法合成的PcBN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镀钛后的cBN和合成的PcBN样品进行XRD、SEM、显微硬度、致密度分析和热稳定性分析,并与结合剂中不含纳米金刚石的PcBN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纳米金刚石的添加对合成PcBN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有镀钛cBN、Al和Si存在的环境中,采用先升压至5.5 GPa,然后升温至1 400℃,保温保压500 s的合成工艺,在PcBN中未发现纳米金刚石发生石墨化;作为碳源,与Si、Ti、Al等共同作用,在PcBN组织中形成多种耐热、高硬、稳定的化合物。适当过量地加入使得PcBN组织中残留部分未反应的纳米金刚石,不仅提高了PcBN的致密性,而且提高了PcBN的硬度,更为重要的是消除和减轻了"架桥"现象。在合成PcBN的过程中,Ti和纳米金刚石的反应活性最强。结合真空微蒸发镀钛技术,cBN表面镀钛和加入纳米金刚石使PcBN中的各组分之间充分反应形成的多种化合物过渡层,使得PcBN中各相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PcBN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赵玉成孙金峰王明智
关键词:立方氮化硼聚晶立方氮化硼纳米金刚石
3Ti/Si/2C/0.2Al粉体在空气中燃烧合成Ti3SiC2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机械活化的3Ti/Si/2C/0.2Al单质粉体为原料,在空气中发生自燃反应,成功地合成了Ti3SiC2基材料.采用XRD、SEM和EDS等手段,分析了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3Ti/Si/2C/0.2Al单质混合粉体,不仅细化了粉体颗粒,而且产生严重的晶格畸变,从而明显提高了粉体的反应活性.把机械活化的粉体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剧烈的燃烧反应,并引发自蔓延反应,合成Ti3SiC2,冷却后变成多孔块体产物.燃烧产物由Ti3SiC2、TiC和微量氧化物组成.产物中Ti3SiC2含量约为83wt%.产物表层比较致密和均匀,而内部则粗糙且多孔.产物的表面是以Al2O3和TiO2为主相的氧化膜,氧化物颗粒大小约为2~4μm.氧化膜厚度约为5~10μm,比较致密.内部为Ti3SiC2和TiC材料,板条状Ti3SiC2晶粒长约20~40μm,宽约2~4μm,发育完善.粒状TiC晶粒大小约为3μm.
梁宝岩王明智孙金峰韩欣李晓普
关键词:TI3SIC2机械活化燃烧反应
Cu-Fe复合粉体高能球磨过程中储能行为对金刚石烧结体烧结温度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主要讨论了Cu-Fe复合粉体在高能球磨过程中能量的储存以及变化情况,通过对球磨后Cu-Fe复合粉体进行XRD、DSC分析,来了解在球磨过程中的能量储存方式和变化情况,从而证明了这种储能对Cu-Fe烧结体烧结温度和制品性能的影响。X射线结果表明:随着球磨加工的进行,粉体的晶粒尺寸减小,复合粉体中Cu FCC(111)面的晶格常数变大。DSC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粉体中储存大量的能量。晶粒尺寸的减小,晶格常数的变大以及颗粒的细化导致界面能、表面能及非平衡状态(晶格常数增大及各种缺陷增加)形成的能量是其储存能量的主要来源,大量储存的能量降低了复合粉体的烧结温度,改善了烧结体的强度和硬度。
孙金峰李晓普贺战文赵玉成王明智
关键词:储能高能球磨烧结体
反应球磨法制备非化学计量比纳米TiN<Sub>x</Sub>粉末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化学计量比TiN<Sub>x</Sub>粉末的制备方法。这种方法是将纯度>99.5%、粒度<10μm的Ti粉与分析纯的尿素按摩尔比3~4∶1混合,装入球磨机的球磨罐中;在氩气的环境条件下或在大气条件下与磨...
王明智孙金峰李晓普
文献传递
研究与开发Fe-Cu粉末机械合金化的过程与固态烧结后组织性能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分析了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体能量储存对固态烧结过程的影响。以具有正的混合热的Fe-Cu粉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Fe-Cu粉体在机械合金化中存在的储能现象及其与机械合金化过程时间的关系,提出了存在最高储能的机械合金化时间,这一储能对固态烧结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认为:机械合金化进程中,粉体粒度、晶粒度、应变、缺陷等不平衡因素导致能量提高,固态烧结加热过程中能量的释放促进了颗粒表面物质交换,从而提高了粉体固态可烧结性,改善了烧结组织。
孙金峰李晓普王明智赵玉成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储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