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城 作品数:35 被引量:173 H指数:7 供职机构: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肝细胞肝癌病人门静脉癌栓的治疗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陈孝平 裘法祖 吴在德 张志伟 何松青 江斌 乔森 潘华锋 曹斌 孟春城 刘安重 史光军 张必翔 张万广 黄志勇 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易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癌栓可通过门静脉肝内播散,导致肝内转移和复发,是影响Hc...关键词:关键词: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分子生物学 发病机制 经右肝肾间隙单孔腹腔镜肝Ⅶ段切除术 被引量:1 2019年 术中取右侧折刀卧位,于右腋中线,髂嵴上2cm处做一弧形4cm切口,扩充右侧后腹膜间隙,充气后分别置入10cm、12cm Trocar及抓钳,打开外侧肾筋膜,进入右肾周间隙,分离肾前脂肪,显露右侧肾上腺,于其前外侧探查后腹膜,右肾前通过肾筋膜前后两层之间可直接到达肝裸区。探查肝脏,见血管瘤位于肝Ⅶ段,色红,质软,界清。完整切除肝Ⅶ段,断面充分止血。标本套袋后取出。术毕,时长3.4h,术中出血约600ml。术后病检回报为右肝海绵状血管瘤。 陈业盛 孙志为 唐建中 孟春城 张新俊 李星逾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肝切除术 基于腰部横切口的肝肿瘤切除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腰部横切口的肝肿瘤切除装置,包括支撑套,支撑套的内部开设有工作孔,工作孔中装设有用于固定腹腔镜的支撑座,工作孔一侧区域用于放置抓钳和电刀,另一侧区域用于放置电钩和可吸收夹;抓钳与电钩协同配合以实现明确... 孙志为 唐建中 费振浩 刘林 袁红伶 王峻峰 李星逾 孟春城 陈业盛 冯幸子文献传递 ^(99)Tc^m-DTPA胃肠显像的动物实验 2005年 宋邦坤 杨吉生 沈达炜 陈艳敏 罗世成 左磊 姜玲 魏明湘 孟春城 徐燕红 左继红关键词:^99TC^M-DTPA 动物实验 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附1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3 2001年 目的 明确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对阑尾周围脓肿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地研究近 10年手术治疗合并阑尾周围脓肿的急性阑尾炎 138例 ,其中急性阑尾炎发病一周内的早期治疗组 83例和发病一周后的晚期治疗组 5 5例 ;盲肠破损组 4 7例和盲肠完整组 91例 ,其中盲肠破损组中行修补者 2 3例 ,行回盲部切除者 2 4例。分别统计分析各组的手术一期愈合率和死亡率。结果 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的手术一期愈合率分别是 90 .4 %和 81.8% ,死亡率分别是 0和 3.6 % ,P <0 .0 1。盲肠修补组和回盲部切除组的一期愈合率分别是 70 .0 %和 87.5 % ,二次手术率分别是 13.0 %和 0 ,P <0 .0 1。结论 早期和晚期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一期愈合率无明显差别 ,但死亡率却明显升高 ; 刘安重 史陈让 张兆林 陈孝平 孟春城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手术时机 手术方法 疗效 预后 阑尾周围脓肿 肝细胞癌门静脉主干癌栓uPA和uPAR基因表达 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 u PA、u PAR基因表达和肝癌转移、肝细胞癌门静脉主干癌栓 (Tum or thrombosid of the m ain trunkof the portal vein,PVTT)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 u PA、u PAR表达。结果 癌栓 (A1组 )和其原发癌(A2组 ) u PA、u PAR m R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转移肝癌 (B组 ) (P均 <0 .0 1) ;A 1组表达强度均高于 A2组 (P<0 .0 1)。 A 2组小血管内可见癌细胞群落 ,A 1组多见 ,B组无此现象。 A1组、A 2组 u PAR和 u PA蛋白质阳性表达率均高于 B组 (P均 <0 .0 1) ,A1组表达强度均高于 A2组 (P<0 .0 1)。 u PA、u PAR m RNA和其蛋白质表达存在良好相关性 (P均 <0 .0 1)。结论 u PA、u PAR在肝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其过度表达是 孟春城 陈孝平 刘安重关键词:肝细胞癌 门静脉主干癌栓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蛋白质水解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门静脉癌栓(PVTT)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方法分别对HCC伴有和不伴有PVTT的组织标本252例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多种基因在PVTT形成中的意义。标本分为:A组,未发现转移和PVTT的原发肝细胞癌组织,78例;B组,伴PVTT的原发肝细胞癌组织,50例;C组,PVTT,92例;D组,癌旁组织,32例。结果内皮钙黏附蛋白(ECD)的表达为癌旁组织(D组)>伴PVTT的原发癌组织(B组)>门静脉癌栓组织(C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其受体(uPAR)的表达规律为门静脉癌栓组织(C组)>伴PVTT的原发癌组织(B组)>无转移肝癌组织(A组)(P均<0.0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为门静脉癌栓组织(C组)>伴PVTT的原发癌组织(B组)>无转移肝癌组织(A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为门静脉癌栓组织(C组)>伴PVTT的原发癌组织(B组)>无转移肝癌组织(A组)(P均<0.01)。结论PVTT组织中VEGF、PCNA、uPA/uPAR高表达,ECD低表达为共同参与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陈孝平 裘法祖 吴在德 何松青 张万广 刘安重 孟春城 江斌 乔森 潘华锋 史光军 曹斌关键词:肝细胞 门静脉 增殖细胞核抗原 分子生物学 门静脉癌栓形成 肝细胞癌组织 分子生物学机制 门静脉主支癌栓PDGF-mRNA和E-CD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 mRNA)和内皮钙粘附蛋白 (E CD)在门静脉癌栓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肝癌肝内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12例门静脉癌栓中PDGF mRNA基因的表达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3例门静脉癌栓中E CD蛋白和PDGF蛋白的表达 ,并与各自原发灶和癌旁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1)E CD蛋白的表达 :门静脉癌栓、肝癌原发灶、癌旁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 0 0 15 2± 0 0 0 36 ,0 0 5 2 7± 0 0 0 71和 0 10 0 8± 0 10 6 3。 (2 )PDGF蛋白的表达 :门静脉癌栓、肝癌原发灶、癌旁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 0 10 5 9± 0 0 10 4 ,0 0 5 2 1± 0 0 0 92和 0 0 10 8± 0 0 0 2 9。 (3)PDGF mRNA的表达 :门静脉癌栓、肝癌原发灶、癌旁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 0 12 0 7± 0 0 16 9,0 0 6 74± 0 0 0 71和 0 0 0 89± 0 0 0 0 6。经方差分析和t检验 ,各组间和各两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门静脉癌栓中存在有促进转移和抑制转移两方面的因素 ,E CD蛋白表达减少 ,增加了门静脉癌栓中癌细胞脱落转移 ;而门静脉癌栓中PDGF mRNA表达的增加 ,则促进门静脉癌栓中结缔组织的形成 。 刘安重 陈孝平 孟春城关键词:E-CD 蛋白 肝细胞癌 肝细胞癌门静脉主干癌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孟春城 陈孝平 莫一我 刘玉明 孙志为 金焰 朱秀方 该课题研究VEGF基因在肝细胞肝癌门静脉主干癌栓和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探讨VEGF和PVTT形成及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结合图像分析,检测16例肝细胞癌门静脉主干癌栓组织(A1组)、其原发癌组织...关键词:关键词:肝细胞癌 门静脉主干癌栓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单孔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被引量:2 2018年 一位49岁男性患者,术前诊断为胰腺占位。置入Trocar后探查肿块未侵犯重要血管。在肝总管下切断胆总管,游离胆囊。游离胰颈部后切断胰腺。切断胃体。切断空肠。继续游离后完整移除整块组织。按照Child法重建消化道。首先找到主胰管并置入胰管支撑管固定后行胰腺断端-空肠端侧吻合术,随后行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术、胃空肠侧侧吻合术。术毕,时长6.2 h,术中出血约300 ml。术后病检回报为胰腺导管腺癌。 陈业盛 孙志为 唐建中 孟春城 李星逾 费振浩关键词:胰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