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 作品数:11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对灌漠土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加造成了城市污泥的不断增加,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和环境风险问题受到了当今社会和人类的广泛关注。城市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所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及其他植物所需微量元素,城市污泥农用... 安康关键词:城市污泥 灌漠土 春小麦 土壤肥力 重金属累积 文献传递 气候变化对荒漠区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分布格局的影响 2022年 气候变化是影响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 Pallas,1773)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报道和数据库资料的方法,确定了子午沙鼠在国内的51个分布记录区域,并从19个生物气候变量中选取8个生物气候变量,通过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其在1970—2000和未来(2050s)温室气体高浓度和低浓度两种排放路径下分布范围变化。结果表明: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AUC值)均大于0.830,满足模型精度要求;影响子午沙鼠分布的主要生物气候变量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其贡献率分别占65.5%和15.0%;与基准气候情景相比,未来气候情景下子午沙鼠的适宜生境范围总体呈现缩减趋势;年平均温度增高、年降水量增多会显著影响子午沙鼠的分布范围。未来很有必要对环境变化后子午沙鼠的防控策略和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做出相应调整。 王志成 王艳 康宇坤 张彩军 安康 安康关键词:气候变化 子午沙鼠 灌漠土污泥施用阈值的试验 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确定城市污泥在灌漠土上的合理施用量,设置了11个不同污泥施入量的处理,泥土混合比例分别为:0%、10%、20%、30%、40%、50%、60%、70%、80%、90%和100%.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污泥施用量对灌漠土肥力、春小麦生长的影响以及污泥施用带来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合理的污泥施用量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春小麦的产量,可以提高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Mn、Fe、Cu和Zn的含量,土壤和籽粒中有毒重金属元素Pb、Cr、Cu和Zn的含量均没有超过相应的标准规定.过高的污泥施用量不利于春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并且会降低春小麦的产量,还会造成春小麦籽粒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超标.经过综合评价,灌漠土合适的污泥施用量范围推荐为30%—50%. 袁金华 安康 俄胜哲 黄涛 车宗贤关键词:重金属 有效态微量元素 灌漠土 高原鼢鼠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季节性表达特征 2024年 【目的】探明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精子发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季节性特征。【方法】分析高原鼢鼠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睾丸形态、血清激素和睾丸特异性基因的季节特征。【结果】高原鼢鼠在繁殖期睾丸重量增加,睾酮分泌升高,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单倍体精细胞和精子中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上调。非繁殖期睾丸萎缩,睾酮分泌水平降低,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单倍体精细胞和精子中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结论】高原鼢鼠睾丸形态、激素和基因表达具有季节性差异,非繁殖期高原鼢鼠睾丸精子发生停滞在精原细胞阶段。这为揭示高原鼢鼠睾丸发育机理提供了参考,对了解动物季节性繁殖的调控有重要意义。 姚宝辉 安康 安康 张德罡 张德罡关键词:季节性繁殖 睾酮 生殖细胞 基因表达 高原鼢鼠 人工草地建植对甘南高寒草甸草地生产力及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2022年 为明确重度退化草地经人工建植后土壤理化性质和草地初级生产力状况。以甘南州碌曲县典型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70%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30%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混播的方式,结合整地和施肥2种措施,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和草地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探寻适宜的人工建植方式。结果表明,施氮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氮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提升效果最佳;施肥提升了草地生产力,氮肥配施微生物菌剂样地杂类草、黑麦草和披碱草生物量相比不施肥样地分别增加了43.32%,25.87%和60.21%,人工起垄模式杂类草的生物量相比无垄模式增加33.13%。补播种生物量、杂类草生物量和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均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双垄+氮肥配施微生物菌剂”模式对人工建植甘南重度退化高寒草甸效果最好。 王小燕 张彩军 蒲强胜 安康 安康 杨晶 张倩 苏军虎关键词:草地建植 高寒草甸 土壤理化性质 草地生产力 动物生殖抑制研究进展:理论模型、方式和机制 2023年 生殖抑制指原本具有生育能力的动物个体因特定外界环境或生理条件而减少或丧失生殖能力的现象,有时是受环境变化的主动调控,更多的是出现在其他个体影响下的被动抑制,极端情况发生在社会性动物的永久性抑制,即永久无法生殖或无法生殖成熟。研究发现非社会性动物也有生殖的推迟及可恢复性的生殖抑制,生殖抑制影响着动物种群数量动态、维持和进化。随着多学科的发展,生殖抑制机理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从阐述生殖抑制的概念出发,解析生殖抑制的形态、激素和分子生理特征,总结了生殖抑制的原因、作用,终述现有的理论模型以及不同物种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就生殖抑制在生物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展望,旨在丰富生殖抑制的理论,扩展应用实践,为后续的生物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姚宝辉 安康 安康关键词:濒危动物保护 甘肃省城市污泥重金属数量形态特征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车宗贤 俄胜哲 黄涛 张立勤 王惠 袁金华 王婷 陈文杰 杨志奇 何吉勇 王向华 王芳 白海霞 刘清 原焱南 安康 2014年11月22日,由甘肃省科技厅主持,邀请专家形成验收专家组,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承担的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甘肃省城市污泥重金属数量形态特征及资源化利用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号:1204FKCA157)进行了成果验...关键词:关键词:城市污泥 重金属含量 资源化利用 好氧堆肥 污水处理厂污泥 一种鼢鼠类模拟洞道捕鼠笼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捉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鼢鼠类模拟洞道捕鼠笼,包括笼箱,所述笼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 苏军虎 安康 王海芳 蔡卓山 崔晓宁 胡桂馨MTNR1a和MTNR1b基因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 雄性高原鼢鼠HPG轴上的表达 被引量:4 2022年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终年营地下生活,感光受洞道限制,但褪黑素(Melatonin)分泌水平仍存有季节差异,为探明褪黑素对高原鼢鼠季节性繁殖的调控作用,研究利用q‒PCR技术检测雄性高原鼢鼠繁殖期(5月)和非繁殖期(9月)下丘脑、垂体及睾丸中褪黑素受体1a(Melatonin receptor 1a,MTNR1a)和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MTNR1a和MTNR1b在睾丸中定位,并采用Image Pro Plus软件进行免疫组化阳性评价。结果发现,高原鼢鼠繁殖期下丘脑和垂体中MTNR1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非繁殖期的相对表达量(P<0.05),MTNR1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但非繁殖期睾丸中MTNR1a和MTNR1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繁殖期(P<0.01);繁殖期除长形精子外的所有类型细胞以及非繁殖期的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中均观察到MTNR1a的阳性信号,繁殖期除精原细胞和长形精子细胞外的所有类型细胞,以及非繁殖期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中均观察到MTNR1b的阳性信号,且非繁殖期MTNR1a和MTNR1b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繁殖期(P<0.01)。MTNR1a和MTNR1b基因在雄性高原鼢鼠HPG轴上的表达模式,提示了褪黑素在其季节性繁殖调控中的潜在作用。 安康 安康 姚宝辉 康宇坤 谭宇尘 王艳莉 苏军虎关键词:高原鼢鼠 季节性繁殖 长期施肥对河西绿洲灌漠土有机碳库储量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5 2014年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关系极为密切,为探明河西绿洲灌漠土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规律,以1982年设置在西北干旱区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库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1982年起始值相比,无论是化肥单施或配合施用,耕作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储量都年均降低160 kg hm-2。施用有机肥,年均投入有机碳2342 kg hm-2,不但可完全抵消土壤有机碳降低的趋势,而且以年均260 kg hm-2的速度递增。27年连续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7015 kg hm-2和1298 kg hm-2,相当于有机肥中有机碳和全氮输入量的31%和25%。因此维持或提高河西绿洲灌漠土有机碳储量,年最少有机碳投入量为516 kg hm-2。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土壤大水稳性团聚体(>0.25mm)的数量和有机碳在大水稳性团聚体中分配比例,进而增强了有机肥中有机碳的土壤固存率。 俄胜哲 车宗贤 曾希柏 黄涛 柴彦君 索东让 安康关键词:长期施肥 河西绿洲 土壤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