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永会

作品数:80 被引量:45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3篇地下水
  • 19篇地质
  • 14篇盆地
  • 12篇封隔
  • 11篇水文地质
  • 11篇封隔器
  • 10篇浅层
  • 9篇骨节
  • 9篇大骨节病
  • 8篇地质环境
  • 7篇水化学
  • 7篇浅层地下
  • 7篇化学特征
  • 6篇双封隔器
  • 6篇浅层地下水
  • 6篇勘查
  • 5篇止水
  • 5篇止水装置
  • 5篇水管
  • 5篇水化学特征

机构

  • 76篇中国地质调查...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山东科技大学
  • 7篇中国地质环境...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石家庄经济学...
  • 4篇潍坊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吉林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湖北国土资源...

作者

  • 80篇安永会
  • 20篇吴玺
  • 17篇张福存
  • 15篇李旭峰
  • 14篇何锦
  • 14篇解伟
  • 13篇王文祥
  • 13篇尹德超
  • 12篇韩双宝
  • 11篇姚秀菊
  • 11篇王晓燕
  • 11篇王雨山
  • 10篇李文鹏
  • 9篇邵新民
  • 8篇龚磊
  • 8篇王明明
  • 7篇贾小丰
  • 6篇何计彬
  • 6篇张徽
  • 6篇张梦南

传媒

  • 9篇水文地质工程...
  • 5篇中国地质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地下水
  • 3篇勘察科学技术
  • 2篇工程勘察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水资源保护
  • 2篇地学前缘
  • 2篇节水灌溉
  • 2篇地质科技通报
  • 2篇中华医学会地...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双封隔器分层抽水装置及方法
一种双封隔器分层抽水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位于钻井内部的钻杆柱,该钻杆柱设有第一封隔器,该第一封隔器呈圆柱型,具有环形的内腔,将该钻杆柱包覆在内;该内腔外壁为弹性材料,顶部通过高压气管线连接至该钻井外部的高压气瓶,并能在...
叶成明解伟王明明安永会李小杰冯建月张建伟龚磊何计彬王营超
文献传递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淡水(微咸水)的形成与演化被引量:21
2002年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淡水 (微咸水 )资源贫乏 ,咸水广布。南部冲洪积平原受第二次海侵层位的影响形成大面积咸水 ,后又被逐渐淡化。近年来由于开采量加大 ,又使北部咸水南侵。海积冲积平原随着黄河河道的变迁 ,仅在黄河现行河道两侧和充水的黄河故道带分布有淡水 (微咸水 )。近代。
姚秀菊王洪德张福存安永会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下淡水咸水
黑河流域中游盆地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研究其水化学演化规律,对于区域水资源科学利用与管理、保障饮水安全和下游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4—2018年在黑河流域开展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所获取的资料,研究了黑河干流和丰乐河两个典型剖面的水化学和同位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区大气降水补给,黑河干流区地下水氘氧同位素比丰乐河流域更为富集,反映了氘氧同位素的高程效应。在丰乐河流域排泄区发现了非现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古水,说明现在的盐湖盆地早期就是地下水滞留区。山前戈壁带含水层经长期淋滤作用,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较低,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型为主。溢出带以北下游地区TDS逐步增高,地下水类型以硫酸型、硫酸氯型为主,具有两种地下水化学背景和演化模式:一种是石膏溶解碳酸盐沉淀析出氯化物溶解缓慢的硅酸盐非完全溶解和阳离子交换反应模式;另一种在此基础上增加硫酸钠溶解演化模式。流域补给区和径流区地下水TDS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溶滤作用。丰乐河排泄区地下水TDS升高的主要原因仍是溶滤作用,溶滤盐分的来源是表层的盐分,以石盐为主。黑河干流排泄区由于含水层较薄,水位埋深较浅,蒸发对地下水咸化的影响更大。
王文祥王文祥李文鹏安永会安永会邵新民吴玺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
沧州地区虹吸水平井开采浅层弱渗透微咸水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研究沧州地区虹吸水平井开采浅层弱渗透微咸水技术。在沧州地区成功施工一眼虹吸水平井,它巧妙地利用虹吸作用将浅部弱渗透地层中微咸水低能耗抽出。经长时间抽水试验得出:虹吸水平井水量足、开采成本低,可以作为新型供水水源用于农业灌溉;虹吸水平井长期抽取浅层微咸水水中含盐量逐渐降低,可以改良地下水质;虹吸水平井抽取浅层微咸水影响范围广,有利于大气降雨及地表淡水体的入渗及盐碱地的改良。
付雷何锦安永会龚磊刘元晴
区域尺度下土壤入渗特征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华北平原中等区域尺度下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环入渗仪测定土壤入渗曲线,并利用经典入渗模型来率定入渗特征参数,同时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来研究区内土壤入渗参数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发现:适宜于该区域土壤入渗特征参数计算的是Horton和Kostiakov模型;各入渗特征参数具有中等的变异程度并服从正态分布。在区域尺度内各入渗特征参数空间变异程度受空间异质性影响较大,各入渗参数的空间自相关距离在2 979.12~4 079.11m。利用Kriging插值结果分析表明:区域上农田土壤入渗参数受到人为随机性影响较大,空间上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何锦付雷刘元晴安永会
关键词:土壤入渗模型
溴离子示踪在西北内陆盆地降水及灌溉水入渗补给规律研究中应用
入渗补给系数是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重要参数,而降水及灌溉水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受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包气带结构、灌溉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有较大的时空变异性。入渗示踪试验是将示踪剂投放到地下一定深度,根据某段时间示踪剂峰值运移...
尹德超崔虎群安永会吴玺王文祥
关键词:内陆盆地适应性
基于GIS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潜力评价被引量:3
2005年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该文对其浅层地下水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主要考虑地下水补给、含水层特性、地下水水质、地下水开采强度和土地利用五个影响因素,分别建立基础数据层,运用加权求和的评价模型和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对五个影响因素进行加权计算和空间数据的叠加计算,得出该区浅层地下水开发潜力等级及分布图形。分为5个等级,即最有开发潜力区、有开发潜力区、较有潜力区、基本无潜力区和无潜力区。
姚秀菊安永会李旭峰孙剑锋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开发潜力评价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开发浅层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水质
黑河下游鼎新谷地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被引量:16
2021年
依据地下水流系统及化学平衡理论,运用Gibbs图、Gaillardet端元图、离子比值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鼎新谷地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控制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_(4)·HCO3型、SO_(4)·Cl型、SO_(4)型、Cl型。2)地下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岩石风化、蒸发浓缩作用控制,部分样品位于Gibbs图"回形镖"范围之外,表明发生了阳离子交换作用。3)大墩门-芨芨村-鼎新镇-航天镇一带地下水主要受蒸发岩、硅酸盐岩不协调风化作用控制,苇坑泉一带地下水受蒸发岩风化作用控制。4)在反向模拟的地下水流路径上,白云石、石膏、盐岩、芒硝、钾盐发生溶解,方解石沉淀,在下游区发生了Ca^(2+)、Mg^(2+)阳离子交换作用。
吴玺安永会魏世博尹德超崔虎群王晓燕王茜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PHREEQC
四川若尔盖县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以若尔盖县大骨节病区为例,重点分析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土壤、饮水及饮食结构与大骨节病分布之间的联系与影响。研究发现若尔盖地区大骨节病发病率与地质环境特征有着相对密切的关系,尤其村民饮用水中氟含量与发病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本区的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大骨节病的"低氟说"理论,认为低氟是形成大骨节病的首要和主要原因。同时,建议将饮用水中F含量0.25mg/L作为研究区大骨节病是否易发的界线,从而为综合防治若尔盖县大骨节病提供地学依据。
李亮安永会李旭峰何锦贾小丰
关键词:大骨节病地质环境
张掖市甘州区北部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8
2020年
为研究张掖市甘州区北部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采集47个表层和19个深层土壤样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Mn、Zn、Hg、Pb、Cr和Ni)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Mn、Zn、Hg、Pb、Cr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当地土壤背景值的0.91、0.98、4.79、1.06、1.42和0.97倍,均未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值;6种重金属均主要处于轻度污染等级及以下,其中Hg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度污染;研究区土壤总体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Hg部分处于强生态风险水平,其他5种重金属均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总体上主要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Hg是主要的风险因子;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和潜在生态风险较强的区域均主要集中城镇及周边地区。
任晓辉高宗军安永会赫明浩吴玺
关键词: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污染评价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