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冀

作品数:40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放疗
  • 8篇晚期
  • 8篇细胞
  • 6篇调强
  • 6篇调强放疗
  • 6篇化疗
  • 6篇宫颈
  • 6篇宫颈癌
  • 6篇肺癌
  • 5篇毒副反应
  • 5篇三维适形
  • 5篇适形
  • 5篇护理
  • 5篇副反应
  • 4篇直肠
  • 4篇三维适形放疗
  • 4篇适形放疗
  • 4篇晚期宫颈癌
  • 4篇恶性
  • 4篇癌症

机构

  • 39篇承德市中心医...
  • 12篇承德医学院
  • 9篇承德市第五医...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宋冀
  • 15篇齐曼
  • 13篇郑艳杰
  • 12篇王立志
  • 10篇普建荣
  • 7篇梁鸿鹄
  • 7篇张文博
  • 4篇赵秋菊
  • 4篇代俊利
  • 4篇左彦珍
  • 4篇孙大永
  • 4篇刘少卿
  • 3篇轩玉宏
  • 3篇张红娟
  • 3篇廉蕊
  • 3篇武尚峰
  • 3篇李建辉
  • 3篇薄飞
  • 2篇孙立新
  • 2篇于桂芝

传媒

  • 6篇河北医学
  • 3篇大医生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计算机产品与...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6
  • 1篇200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外照射阶段调强放疗同步替吉奥增敏辅助中药减毒的临床研究
齐曼张文博王立志廉蕊郑艳杰宋冀
课题对未行手术的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方案的进一步探索,将目前国内先进的调强放疗技术应用于未行手术的宫颈癌患者放疗的体外照射部分,联合替吉奥胶囊口服行同步化疗,辅助康艾注射液静滴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案提高...
关键词:
关键词:宫颈癌
灵芝多糖对小鼠黑素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在体外对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灵芝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毒作用。结果:经灵芝多糖作用后黑素瘤B16F10细胞增殖活性受抑,细胞死亡增多。结论:灵芝多糖可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死亡。
齐曼邵雪斋宋有鑫孙立新宋冀邢恩鸿
关键词:灵芝多糖肿瘤增殖
甘露聚糖肽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采用甘露聚糖肽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恶性胸腔积液4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采用甘露聚糖肽+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对照组采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显著高于对照组(52.38%,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甘露聚糖肽+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可达到较好地临床效果,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王立志刘少卿齐曼张红娟余杰郭叶宋冀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
阿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26例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阿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毒副反应进行观察与护理。方法:12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置管引流后阿霉素胸腔灌注。结果:有效率(CR+PR)87.3%。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Ⅰ度24例、Ⅱ度6例;胃肠反应,Ⅰ度45例、Ⅱ度27例、Ⅲ度12例;发热,Ⅰ度21例、Ⅱ度15例;脱发:Ⅰ度37例、Ⅱ度21例、Ⅲ度9例;心脏毒性,Ⅰ度9例、Ⅱ度4例。结论:阿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毒副反应较多,加强防治与护理可顺利完成。
普建荣宋冀于桂芝
关键词:阿霉素胸腔积液毒副反应护理
沙利度胺、甲羟孕酮联合昂丹司琼防治化疗致胃肠道毒副反应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沙利度胺、甲羟孕酮联合昂丹司琼防治化疗所致胃肠道毒副反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6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放化疗中心收治的化疗患者100例,化疗方案中均含中、高度致吐化疗药物,按照分层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化疗周期内联合应用沙利度胺、甲羟孕酮、昂丹司琼注射液,对照组单独应用昂丹司琼注射液,根据CTCAE标准,分类评价两组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并做安全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食欲减退、腹泻、延迟性恶心和延迟性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恶心、急性呕吐、腹胀的发生率及程度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乏力、便秘、血栓、皮疹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脑血管合并症。结论沙利度胺、甲羟孕酮联合昂丹司琼用于防治化疗所致食欲减退、腹泻、延迟性恶心、延迟性呕吐的疗效确切,且未观察到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的风险,安全可靠。
郭叶代俊利齐曼宋冀
关键词:沙利度胺甲羟孕酮昂丹司琼化疗毒副反应
原发皮肤间变性大T细胞淋巴瘤1例
2017年
患者男,59岁,发现左大腿皮肤肿物7个月就诊,肿物活检送病理检查,镜下病理学表现为:瘤细胞呈圆形或类圆形,胞质丰富,胞核大小不一,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可见,免疫组化结果:CD3(+),CD30(弥漫+),LCA(+),Ki-67(约60%+),CD5(灶+),Bcl-2(+/-),CD45RO(+),Vimentin(+),CD56,CD20,CD23,CD4,CD8,CD79a,CD38,CD15,CD68,Cyclin D1,SMA,S-100,CK和TIA-1均(-),其中,LCA(+)提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CD20,CD23和CD79a(-)除外B细胞来源肿瘤;CD3和CD45RO(+)提示T细胞来源肿瘤;CD30(弥漫+)提示间变性大T细胞淋巴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为原发皮肤间变性大T细胞淋巴瘤。
齐曼宋冀
关键词:淋巴瘤皮肤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肺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探讨使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肺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承德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肺癌患者中被确诊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10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血栓组),并选择同时期入院的非VTE肺癌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分和危险度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评分情况及危险度分级的构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中的危险因素以及VTE危险度分级与肺癌患者VTE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血栓组患者Caprini风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栓组中通过Caprini风险评分量表被评定为极高危和高危的患者比例达98.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严重的肺部疾病,含肺炎(1个月内)、卧床的内科患者、下肢水肿、中心静脉置管、既往恶性肿瘤和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等6个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中的因素是肺癌合并VTE的主要危险因素。D-二聚体、卧床的内科患者、下肢水肿、中心静脉置管、既往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是肺癌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VTE危险度分级为极高危的肺癌患者是VTE发病的高危人群,极高危肺癌患者合并VTE的发病风险是低危患者的36.573倍。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估肺癌患者VTE的发病风险。
周建西代俊利宋冀
关键词:肺癌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被引量:34
2015年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9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IMRT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3D-CRT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腔内后装治疗和同步化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急性放射性损伤情况、慢性放射性损伤情况以及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下降和胃肠道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和泌尿系统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肠道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尿系统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死亡率、总生存率及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D-CRT比较,IMRT能够在保证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有效降低胃肠道及血液学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齐曼宋冀郑艳杰
关键词: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毒副作用
二氢杨梅素对不同密度A549细胞抗肿瘤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索二氢杨梅素对不同密度A549细胞抗肿瘤作用,为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MTT法检测5 000个/孔接种密度时不同浓度(0、20、40、60、80、140、200μg/m L)二氢杨梅素对A549细胞作用48 h的抗肿瘤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极低密度接种时不同浓度(0、6、7、8、9、10、12、15μg/m L)二氢杨梅素对细胞存活分数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相同浓度二氢杨梅素对于不同接种密度(1×103、5×103、10×103、50×103、100×103、500×103个/6孔板每孔)的A549细胞形态的影响。其中0μg/m L即为对照组。结果 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都显示相同细胞接种密度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抗肿瘤作用明显增加(P〈0.05);MTT法显示当细胞贴壁密度30%~40%时给药,二氢杨梅素作用A549细胞48 h的IC50为64.45μg/m L;克隆形成实验显示极低密度接种(400个/6孔板每孔)时二氢杨梅素作用于A549细胞48 h的IC50为8.46μg/m L;相差显微镜显示同一给药浓度时,细胞密度越低二氢杨梅素引起的细胞固缩和抗增殖作用越明显。结论二氢杨梅素对A549细胞体外存在抗肿瘤作用,并且抗肿瘤的作用与药物浓度和细胞密度有关。
孙大永左彦珍庞冲宋冀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细胞密度药物浓度克隆形成
中晚期宫颈癌外照射阶段三维适形放疗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疗计划探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宫颈癌患者外照射阶段计划靶区以及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至2015年在我院放化疗中心住院的21例宫颈癌患者,行CT扫描,设靶区,勾画周围危及器官,剂量50Gy。分别行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IMRT计划,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照射最大剂量、照射最小剂量、照射平均剂量及周围器官的照射体积,计算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5F-IMRT、7F-IMRT、9F-IMRT的靶区适形度优于3D-CRT;在受累的周围器官保护方面,IMRT计划均优于3D-C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外照射阶段IMRT计划在靶区适形度及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保护方面要好于3D-CRT,同时也表明5野与7野、9野比较,在治疗的经济效益方面有优势。
张文博齐曼王立志廉蕊郑艳杰刘少卿宋冀
关键词:宫颈癌三维适形调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