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康声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食管
  • 4篇手术
  • 4篇切除
  • 4篇外科
  • 3篇食管癌
  • 3篇术后
  • 3篇贲门癌
  • 2篇预后
  • 2篇原发性
  • 2篇切除术
  • 2篇脱氧
  • 2篇脱氧葡萄糖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外科治疗
  • 2篇细胞
  • 2篇显像
  • 2篇PET/C
  • 2篇PET/CT
  • 2篇PET/CT...
  • 2篇H

机构

  • 1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宋康声
  • 9篇阮征
  • 8篇黄海龙
  • 7篇郑健
  • 6篇居潮强
  • 4篇彭寿行
  • 4篇王剑云
  • 3篇王邵华
  • 3篇刘法兵
  • 3篇杨明训
  • 2篇林之枫
  • 2篇张闻瑞
  • 2篇车文军
  • 1篇方作平
  • 1篇王邵华
  • 1篇李士通
  • 1篇柴小军
  • 1篇张洁
  • 1篇沈皓
  • 1篇王剑云

传媒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镜辅助新三管法治疗严重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新三管法治疗食管切除术后严重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价值。方法对13例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瘘口直径≥1.0cm)的患者,在胃镜辅助下经鼻置人瘘腔引流管,行负压吸引,充分引流脓液,同时配合胸腔引流管行闭式引流,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置管时间为5~9min,平均6min。12例患者痊愈,瘘口愈合时间16~78d,平均31.4d。1例患者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胃镜辅助新三管法治疗严重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安全、有效、经济。
刘法兵阮征郑健居潮强宋康声黄海龙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口瘘胃镜三管法
^(18)F-脱氧葡萄糖双探头hPET/CT显像在原发性食管癌中的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双探头hPET/CT显像在原发性食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食管癌患者行18F FDG双探头hPET/CT显像。同时与近期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双探头hPET/CT检测原发性食管癌的灵敏度为 93.3% (2 8/ 30例 )。 2 0例手术患者中 ,食管局部淋巴结转移 14例 ,双探头hPET/CT检出 10例 ,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71.4 %、10 0 .0 %和 80 .0 % ,CT检出 4例。双探头hPET/CT检出远处转移 10例 ,CT仅检出 5例。结论 18F FDG双探头hPET/CT诊断原发性食管癌较灵敏 ,在检测食管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方面可能优于CT。
王剑云宋康声车文军彭寿行张闻瑞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CT原发性食管癌
胃左动脉灌注化疗在贲门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1997年
胃左动脉灌注化疗在贲门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200080)杨明训彭寿行黄海龙居潮强宋康声方作平自1991年3月至1995年6月,我院采用选择性胃左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贲门癌。全部病例经CT检查,肿瘤有明显外侵且与周围组织无清晰...
杨明训彭寿行黄海龙居潮强宋康声方作平
关键词:贲门癌外科手术胃左动脉动脉灌注药物疗法
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生物学因素
2009年
林之枫黄海龙居潮强宋康声彭寿行郑健阮征
关键词:食管肿瘤NM23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
^(18)F-FDG hPET/CT显像在原发性贲门癌中的应用
2006年
背景与目的:dPET/CT检查价格昂贵、而hPET/CT显像检查虽在准确性尚不及dPET,但其性价比较高,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hPET/CT显像在原发性贲门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6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贲门癌患者进行18F-FDG双探头hPET/CT显像。图象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方法,同时与近期CT结果比较。结果:①双探头hPET/CT检出原发性贲门癌的灵敏度为92.3%(24/26例),2例假阴性患者均属印戒细胞癌,原发肿瘤直径<2 cm(T1期)。②19例手术患者中,贲门局部淋巴结转移15例,双探头hPET/CT检出8例,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1.4%、100%和53.3%,CT检出3例。③双探头hPET/CT检出远处转移7例,CT仅检出3例。结论:18F-FDG双探头hPET/CT诊断原发性贲门癌较为灵敏,检出贲门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可能优于CT。因此hPET/CT显像对贲门癌的术前分期和手术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剑云宋康声车文军彭寿行张闻瑞
关键词:贲门癌脱氧葡萄糖
70岁以上食管贲门癌患者85例的外科治疗
2002年
自1980~1999年,我们为85例70岁以上原发性食管贲门癌病人进行手术治疗.三年生存率可达31.4%,因此对高龄贲门癌病人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宋康声王剑云阮征杨明训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高龄患者外科治疗
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10年
目的分析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的危险因素,尽可能减少术后PPC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行肺切除术3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8例,女74例;年龄23~91岁,平均年龄63.38岁。统计术后各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收集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资料和数据,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肺切除术后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围术期共死亡22例(7.28%),75例(24.83%)发生110例次PPC,最主要的PPC为胸膜腔持续漏气/支气管胸膜瘘(8.94%,27/302),院内肺炎(6.95%,21/302)和急性呼吸衰竭(6.29%,19/302)。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3级(OR=2.400,P=0.020)、术后即刻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延长(OR=1.620,P=0.030)是肺切除术后发生PPC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以患者一般情况和各器官功能状态为基础的ASA分级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是肺切除术后PPC的独立预测因子。对高危患者需特别注意完善术前准备,改善患者各器官功能状况,保护肺功能,术后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尽可能减少PPC的发生。
王邵华阮征郑健黄海龙宋康声
关键词:肺切除术肺部并发症
胸部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为了改进镇痛方法 ,探索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在胸部术后的应用。方法 :4 0例胸部病人术后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法 (PCEA) ,(T7~ 8置入硬膜外导管 )。结果 :4 0例胸部术后病人 97.5 %得到极佳的术后镇痛效果。讨论 :术后PCEA治疗不仅能减轻病人痛苦 ,而且还降低术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费用 ,此类术后镇痛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宋康声王剑云杨明训
关键词: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胸部外科手术
食管壁内夹层的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食管壁内夹层(intramural esophageal dissection,IED)的可能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预后,以提高IED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全胸段食管环状壁内夹层、假腔严重感染合并局限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女,56岁。行右侧开胸探查,经第5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切除病变食管,游离胃后经胸骨后路径上提至左颈部与颈段健康食管吻合。使用PubMed检索系统,检索关键词为intramural esophageal dissection或intramural esophageal hematoma,复习2000~2010国外所发表的临床资料完整的个案报道。结果本例患者行全胸段病变食管切除后治愈,术后14d出院;已随访6个月,一般情况好。复习临床资料完整的个案1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背痛、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难,偶有呕血;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和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12例行保守治疗、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切除病变食管治愈或缓解;1例行手术探查后死亡。结论 IED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诊断主要依靠食管X线造影、内镜和CT扫描。IED为良性病变,可予保守治疗或内镜下治疗。对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切除病变食管更加安全可靠。
王邵华刘法兵阮征黄海龙郑健居潮强宋康声
关键词:食管破裂食管切除术
可吸收髓内钉和爪形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髓内钉和爪形接骨板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中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并手术的78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其中髓内钉固定28例,爪形接骨板固定24例,二者联合固定26例。结果所有内固定患者术后因连枷胸、浮动胸壁造成的呼吸循环紊乱均得到及时纠正,除1例死于术后14天的大面积肺栓塞外,均获临床痊愈。结论内固定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简便、可靠的方法。两种材料各有利弊,结合实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
柴小军阮征郑健宋康声居潮强黄海龙
关键词:肋骨骨折连枷胸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