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曦

作品数:20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立项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帕金森
  • 5篇帕金森病
  • 4篇癫痫
  • 4篇补肾
  • 3篇再灌注
  • 3篇神经元
  • 3篇疏血通
  • 3篇睡眠
  • 3篇缺血
  • 3篇细胞
  • 3篇脑梗
  • 3篇脑缺血
  • 3篇胶囊
  • 3篇灌注
  • 2篇蛋白
  • 2篇心理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性痴呆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机构

  • 18篇广西中医药大...
  • 9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9篇宋曦
  • 12篇胡玉英
  • 10篇张志伟
  • 8篇钟洁
  • 7篇谭璐璐
  • 7篇何乾超
  • 6篇胡跃强
  • 6篇刘永辉
  • 5篇黄河
  • 5篇刘泰
  • 5篇梁妮
  • 4篇刁丽梅
  • 4篇秦红玲
  • 3篇王晋平
  • 3篇陈荣群
  • 3篇张青萍
  • 2篇林秋红
  • 2篇陈炜
  • 2篇赵延虹
  • 2篇李品纯

传媒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内科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动态血压的变化及血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10d,记录影响预后的因素,并记录1个月、3个月死亡率、残疾率。结果脑梗死急性期多有血压升高,并自发下降。入院时血压及入院后平均血压与1月死亡率和3月死亡率或残疾率呈U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预后均差,血压的最适水平为(120~180)/(70~100)mmHg预后较好。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对预后影响较大。
黄河刘泰胡跃强陈荣群胡玉英何乾超张青萍赵延虹谭璐璐刘永辉宋曦张志伟李品纯钟洁
关键词:脑梗死血压调控预后
小醒脑针刺法联合度洛西汀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心理状态、平衡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小醒脑针刺法联合度洛西汀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PP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门诊号单双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5,度洛西汀治疗)和研究组(n=35,小醒脑针刺法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比两组头晕发作频次、头晕发作持续时间以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分、微觉醒指数、入睡后清醒时间、睡眠分期转换次数、醒转次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头晕发作频次、头晕发作持续时间、微觉醒指数、入睡后清醒时间、睡眠分期转换次数、醒转次数以及DHI、PSQI、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BBS、ABC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小醒脑针刺法联合度洛西汀治疗PPPD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平衡功能。
谭璐璐何乾超陈兴华梁妮陈炜宋曦林秋红张志伟
关键词:度洛西汀心理状态睡眠质量
补肾止颤方对帕金森病大鼠Caspase-4/1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补肾止颤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Caspase-4/1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酶抑制因子注射法建立慢性P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多巴丝肼组(2 g·kg^(-1)·d^(-1)),补肾止颤方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g·kg^(-1)·d^(-1)),假手术组采用等量的70%乙醇溶液注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10 mL·kg^(-1)·d^(-1)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3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于灌药前1周及灌药后第3周进行悬挂实验并评分。采用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病理改变,qPCR技术检测中脑黑质区α-syn、TH、IL-1β、GSDMD、Caspase-4/1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补肾止颤方能增加悬挂实验时间及评分,减轻神经元病理损伤,明显抑制α-syn、IL-1β、GSDMD、Caspase-4/11表达,增加TH表达。结论补肾止颤方可有效改善PD模型大鼠的行为障碍、减轻神经元病理损伤,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4/11,抑制GSDMD蛋白的表达,减少α-syn、IL-1β分泌,从而减轻细胞焦亡,达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胡玉英徐水婷宋曦罗荣卿钟洁张志伟王晋平胡跃强
关键词:帕金森病
柴胡-钩藤配伍治疗颞叶癫痫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柴胡-钩藤配伍治疗颞叶癫痫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柴胡-钩藤药对的有效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的结合情况。方法:首先,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获得颞叶癫痫相关的靶点;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柴胡-钩藤药对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venny软件映射得到柴胡-钩藤配伍治疗颞叶癫痫的靶点。其次,使用STRING数据库对治疗靶点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借助clusterProfiler软件包对治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将数据进行可视化,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疾病”多维关系网络。最后,根据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有效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的结合情况。结果:在关系网络中,得到柴胡-钩藤配伍有效成分41种,有效成分作用于颞叶癫痫的治疗靶点共116个。治疗靶点蛋白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治疗靶点主要影响157个生物功能,涉及157个KEGG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的结果表明:柴胡-钩藤配伍的41种有效成分均与颞叶癫痫的核心治疗靶点结合良好,且大部分有效成分结合性优于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结论:柴胡-钩藤配伍的有效成分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对颞叶癫痫起治疗作用。柴胡-钩藤配伍对颞叶癫痫的疗效可能是基于其有效成分与靶点之间的结合性良好。
卢玲吕婷婷黄其柳黄小妹宋曦秦红玲刁丽梅
关键词:颞叶癫痫分子对接
交通心肾法治疗肾阴亏虚型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交通心肾法治疗肾阴亏虚型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交通心肾方药,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中医证候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2组患者MMSE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通心肾法治疗肾阴亏虚型VD具有确切疗效。
胡玉英李忠泽莫海珍梁妮宋曦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交通心肾肾阴亏虚
交泰丸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单胺氧化酶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交泰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对VD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VD大鼠模型;MG-2Y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ELISA法测定脑组织MAO活性、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NE、DA、5-HT含量降低,MAO活性升高;交泰丸治疗后,尤其是高剂量交泰丸组,NE、DA、5-HT含量明显升高,MAO活性明显降低。结论交泰丸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中NE、DA、5-HT含量,降低MAO活性密切相关。
胡玉英胡跃强张青萍梁妮宋曦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单胺氧化酶单胺类神经递质交泰丸
加味柴胡疏肝汤调控miR-204对急性癫痫小鼠海马AKT/mTOR/P70S6K通路和脑电图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加味柴胡疏肝汤是否通过调节miR-204影响急性癫痫小鼠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以及脑电图。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加味柴胡疏肝汤组、加味柴胡疏肝汤+miRNA-204 mimic组、加味柴胡疏肝汤+miRNA-204 inhibitor组、卡马西平组。采用匹罗卡品使小鼠致痫,分别予加味柴胡疏肝汤灌胃、抑制及过表达miR-204后观察每组的指标情况;采用脑电图仪检测每组小鼠脑电波;RT-PCR检测每组小鼠海马组织miR-204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每组小鼠通路蛋白p-AKT、p-mTOR、p-P70S6K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电图痫性波明显增多,miR-204表达明显降低,通路相关蛋白p-AKT、p-mTOR、p-P70S6K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使用加味柴胡疏肝汤后,小鼠脑电图痫性波减少,小鼠海马组织miR-204表达明显升高,通路相关蛋白p-AKT、p-mTOR、p-P70S6K表达升高;使miR-204过表达后,与单纯使用柴胡疏肝汤相比,上述指标变化趋势相同,变化幅度增大;抑制miR-204表达后,与单纯使用柴胡疏肝汤相比,上述指标变化趋势相同,变化幅度减少。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汤通过升高miR-204的表达,激活AKT/mTOR/P70S6K通路,使其通路蛋白磷酸化,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减少痫性波,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
汪顺贵玉倩李华霞李欢卢玲廖现秋陈炜宋曦秦红玲刁丽梅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柴胡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柴胡治疗癫痫的活性化合物及其作用靶点,并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筛选出柴胡的化学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出癫痫相关的靶点,基于在线软件venny 2.1.0分析获得108个柴胡与癫痫的共同靶点,并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柴胡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网络),并进行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clusterProfiler对108个共同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再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KEGG关系网络。结果:从数据库中筛选出17个柴胡的活性成分,对应靶点166个,包括与癫痫相关的108个靶点。对共同靶点进行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获得12个核心靶点。通过GO分析获得富集前20位的GO条目,KEGG分析除了获得富集前20位的通路外,还获得了与癫痫密切相关的MAPK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柴胡治疗癫痫的可能作用机制,推测柴胡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共同起到治疗癫痫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卢玲梁妮廖现秋李欢李明芬秦红玲宋曦刁丽梅
关键词:柴胡癫痫靶点网络药理学
补肾止颤方联合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对血谷氨酸、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分析补肾止颤方联合针刺在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睡眠障碍中的疗效及其对血谷氨酸(glutamate,Glu)、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4例肝肾阴虚型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补肾止颤方与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PD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lality,PQSI)]、生活质量[39项帕金森生存质量量表(the 39-item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39)]、中医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Glu、血清CysC水平,日平均多巴丝肼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DSS量表得分均较其同组治疗前上升,PQSI量表得分均较其同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DSS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QSI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DQ-39量表中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躯体不适、社交、社会支持、耻辱感、情感、认知等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得分均较其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DQ-39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障碍中医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Glu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上升,血清Cys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Glu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多巴丝肼日平均用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巴丝肼日平均用量较同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宋曦胡玉英张志伟
关键词:帕金森睡眠障碍胱抑素C
疏血通脉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水肿及脑梗死灶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疏血通脉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水肿及脑梗死灶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疏血通脉胶囊组,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疏血通脉胶囊组均制作脑缺血2小时再灌注6小时、脑缺血2小时再灌注48小时的2个不同时间的亚组,测定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结果:疏血通脉胶囊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表明疏血通脉胶囊可降低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减少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梗死面积,且再灌注6h组更为显著。结论:疏血通脉胶囊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水肿程度,缩小脑梗死灶面积,具有脑保护作用。
钟洁刘泰胡跃强胡玉英何乾超谭璐璐黄河宋曦张志伟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