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柳彤
- 作品数:22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加权成像(DWI)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方法:对53例乳腺疾病患者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行DWI,其中31例良性肿瘤,2例炎性病变,20例恶性肿瘤,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健康志愿者20例作对照组。分析病变组织与正常腺体组织的DWI信号特点,定量分析比较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良、恶性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除2例原位癌及1例小纤维瘤未显示外,其他良恶性病变DWI均有显示。恶性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恶性病变95%的参考值上界1.822×10-3mm2/s作为良恶性诊断标准,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1.4%。结论:DWI对于乳腺癌具有诊断价值,ADC值有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 邵华贾文霄杨利霞尚柳彤王俭丁爽肖虎张泉
- 关键词:乳腺肿瘤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磁共振动态增强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0例乳腺疾病患者(共57个病灶)分别进行磁共振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分析病灶强化的形态学特征,测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布类型、峰值时间和早期增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增强后的形态学特征对乳腺癌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69.7%,准确度为71.9%。良、恶性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诊断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7.9%,准确度为89.5%;良、恶性病灶的峰值时间及早期增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7.5%和75.0%,特异度分别为87.9%和84.8%,准确度分别为87.7%和80.7%。联合动态增强各项标准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87.9%,准确度为91.2%。结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峰值时间及早期增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合增强的形态特征,可对大部分病变作出定性诊断,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尚柳彤贾文霄杨利霞邵华王俭丁爽
- 关键词:乳腺病变磁共振成像
- 儿童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脑部病变MRI征象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脑部病变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临床确诊的儿童NFⅠ患者脑部MRI资料。8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1例行双侧基底节病变波谱采集,分析病变好发部位、数目、信号特点、强化形式及波谱。结果 8例病变均为多发,主要累及小脑(7例),累及基底节区8例,脑干受累7例,4例累及丘脑,1例视交叉增粗,形态多为斑片状,2例合并圆点状病灶,呈等或稍长T1信号、稍长T2信号;3例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1例双侧基底节区病灶波谱显示胆碱/肌酸(Cho/Cr)分别为0.86与1.24。结论儿童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颅脑病变具有特征性MRI表现,常多发,同时累及小脑、脑干、基底节区,部分累及丘脑,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无强化。MRI可全面显示颅脑多发病变,为临床诊断及随访提供重要的依据。
- 刘丽芬尚柳彤马学升李云张曦
- 关键词:颅脑神经纤维瘤病I型磁共振成像
- 小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48例乳腺疾病患者行常规SE序列扫描、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DWI及动态增强扫描。48例患者共检出53个病灶,其中良性肿瘤29个,恶性肿瘤24个,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选择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病灶与正常腺体组织的DWI信号特点,定量比较分析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及良恶性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除2例原位癌及1例小纤维瘤未显示外,其他良恶性病变DWI均可显示。恶性组平均ADC值[(1.41±0.37)×10-3 mm2/s]明显低于对照组[(2.01±0.36)×10-3 mm2/s]和良性组[(1.98±0.42)×10-3 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值作为诊断指标进行ROC分析,诊断阈值为1.542×10-3 mm2/s,诊断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89.3%。结论:ADC值是鉴别乳腺癌有价值的参数,小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邵华姜磊尚柳彤贾文霄杨利霞王俭丁爽刘巍王媛媛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特征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特征性的MR表现,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表现,6例均行常规MR平扫及T1WI压脂增强扫描。结果 6例均为单发,位于脊髓背侧,发生于延颈交界区1例,颈段2例,胸段3例,5例为实性,1例为囊实性,肿瘤信号主要表现为等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结节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5例伴有明显的脊髓空洞,5例病灶内可见迂曲的血管流空信号,4例邻近脊髓表明可见葡行血管流空信号。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具有特征性的MR表现,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 刘丽芬尚柳彤马学升
-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脊髓肿瘤磁共振成像
- 乌鲁木齐市学龄前儿童家长报告哮喘和喘息的影响因素研究
- 目的 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喘息和哮喘的室内环境因素,为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19所幼儿园的2~7岁4773名学龄前儿童的家长报告喘息和哮喘的发生情况、家庭及个体及环境因...
- 王婷婷赵卓慧尚柳彤刘早玲王巧姚华
- 脊柱旁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特点和MRI影像学分析(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7年
- 目的分析脊柱旁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及MRI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脊柱旁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及CT、MR表现。结果 3例患者年龄均在30岁以下,病灶均位于脊柱旁,颈椎、胸椎和腰椎各1例,MRI表现1例为腰椎旁巨大占位,伴相邻椎体骨质破坏并侵犯椎管内,1例胸椎旁呈囊实性肿块,相邻椎体未见骨质破坏,1例为多个颈椎椎间孔扩大的椎管内外沟通的串珠状软组织肿块,增强后1例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病变轻中度强化。病理光镜下以小圆细胞及Homer-Wright玫瑰结为特征,免疫组化有两项以上神经源性抗体表达阳性,以CD99为著。结论脊柱旁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缺乏特异性,表现各异,确诊需组织病理学检查。MRI检查的目的在于明确肿瘤侵犯范围,确定手术的可切除性以及评价疗效。
- 邢新博杨家斐王鑫坤习伟杨淑辉胡明艳尚柳彤
- 关键词: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 无脾综合症合并单心室MRI一例
- 2014年
- 患者 男,8岁。患者出生后发现心脏杂音,生长发育及活动能力较同龄人差。入院体检:杵状指趾,心前区无隆起及凹陷,心率101次/min,心律齐,胸骨右缘可闻及4/6级杂音,传导广泛;双肺语颤和语音传导正常,无胸膜摩擦感。
- 马学升刘丽芬尚柳彤田勇鹏周嘉磊栾丽娜董甜甜
- 关键词:MRI单心室心脏杂音生长发育
- 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MRI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3D-FIESTA)序列对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神经血管关系的诊断价值及可靠性。方法对25例正常对照及25例TN患者三叉神经行3D-FIESTA序列成像并多平面重建,记录该序列对神经血管关系的诊断结果,其中15例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正常对照组双侧及TN组患侧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阳性率分别为24%与87.5%,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3D-FIESTA对15例TN患者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93%与67%。结论 3D-FIESTA序列是诊断神经血管关系较为敏感可靠的序列,可作为TN患者的首选序列。
- 刘丽芬尚柳彤马学升
- 关键词:三叉神经责任血管神经成像
- ^(18)F-FDG PET/CT脑显像在癫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致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脑3D显像在癫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致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癫患者60例均行24 h头皮脑电图、MRI、18F-FDG PET/CT脑显像。25例行皮质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PET/CT图像经过目测和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60例中,18F-FDG PET/CT脑显像阳性者57例,检出率95%,其中患者处于发作间期56例,PET/CT表现为低代谢灶者53例,发作期4例,PET/CT上均表现为高代谢灶。(2)PET/CT显示80%为单发灶(48/60),15%为2个以上病灶(9/60)。单发灶中,66.7%位于颞叶(32/48),另33.3%位于颞叶外皮质(顶叶6例,额叶10例)。(3)PET/CT与皮质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符合率为96%(24/25)。(4)32例颞叶癫行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结果 EngeⅠl~Ⅱ级者30例。非颞叶癫16例,行致灶皮质切除术,12例达EngeⅠl~Ⅱ级。3例未检出致灶,9例DEEG定位双侧致灶未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颅内有病灶癫及明确的颞叶癫患者,PET/CT与EEG以及MRI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对于没有病灶及非颞叶癫患者,PET/CT是一种无创、敏感、有效的定位癫源灶的方法。
- 李云徐艳惠刘丽芬贺竹梅尚柳彤尹亮石文杰郝佳曾娜
- 关键词:发射型计算机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