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安
- 作品数:72 被引量:1,194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围封和放牧对沙质草地碳水通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碳、水循环是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两个关键生态过程,认识碳、水循环的变化对了解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利用箱式法对科尔沁围封和放牧的沙质草地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观测周期内,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ER)、蒸散量(ET)在围封和放牧样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围封17年样地的GEP、ER、ET均最大,其次为围封22样地的,放牧样地的最小,且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2.23倍、1.65倍、1.94倍。(2)碳水(GEP和ET)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ET可解释GEP58%–60%的变异,水分利用效率(WUE)从大到小依次为:围封22年(2.85μmol·nmol–1)>围封17年(2.75μmol·nmol–1)>放牧(2.10μmol·nmol–1)。(3)GEP、ER和土壤含水率之间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p<0.05),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ER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响应,ER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围封17年(1.878)>围封22年(1.733)>放牧(1.477)。因此,围封能够使退化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水循环速率提高,但围封时间不宜过久。
- 孙殿超李玉霖赵学勇左小安毛伟
- 关键词:生态系统呼吸蒸散量沙质草地
- 科尔沁沙地草地退化过程中的植被和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研究
- 本文采用时空替代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沙漠化发展阶段的草地群落特征的测定,研究了草地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揭示了草地退化过程中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特征。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沙质草场物种、功能群多样性与生物量的...
- 左小安
- 关键词:生物量土壤水分
- 退化沙质草场群落特征及功能群多样性的空间变异性被引量:15
- 2006年
- 科尔沁沙地退化沙质草场植被丰富度、盖度可很好地拟合为球状模型,都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在所研究区域内,盖度变异幅度明显高于丰富度,但在变程范围内植被丰富度空间变异性强,盖度的空间变异性弱、依赖性强.群落特征、物种和各功能群多样性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在5.00~38.15 m范围内变化,表现出随着距离的增大空间变异性增强的趋势,但超过其变程后半方差函数值基本稳定在一个极限值附近.沙质草场群落中一、二年生草本、灌木、中旱生植物和旱生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空间变异性较弱,由随机因素引起的异质性所占的比重较大,且主要表现在5 m以下的尺度范围内.优势种一、二年生草本和旱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不仅影响到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而且对草场群落及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 左小安赵学勇赵哈林崔建垣郭轶瑞
- 关键词:群落特征功能群多样性科尔沁沙地
- 一种便于PE管试验土样砂土装载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PE管试验土样砂土装载的装置,其结构特征是带有实心三角锥的芯杆通过橡塞内贴于无底柱筒内壁,利用量筒将定量装载的土样倒入柱筒内,推动杆帽使橡塞脱离柱筒,实现柱筒内土样的下落。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能够满...
- 何钊全云建英张铜会刘新平赵学勇李玉霖李玉强左小安王少昆车力木格
- 不同风沙土含水量因子的抗风蚀性被引量:20
- 2006年
- 移小勇赵哈林赵学勇李玉强左小安傅朝
-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碳氮特征分析被引量:31
- 2005年
- 对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土壤质地以及碳氮密度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体现在土壤碳、氮、颗粒组成的有规律变化,土壤碳、氮含量衰减,质地变粗;从潜在沙漠化阶段到严重沙漠化阶段,100 cm深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下降91.6%和85.8%,有机碳密度从4 877.9(C)g/m2下降到481.8(C)g/m2,全氮密度从518.0(N)g/m2下降到89.4(N)g/m2;土壤有机碳、全氮与土壤细颗粒组分(<0.1mm)含量之间表现为同增同减性;沙漠化初期有机碳、氮衰减速率要快于沙漠化后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C/N比呈递减趋势,土壤有机碳衰减速率要快于全氮。
- 李玉强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移小勇左小安
- 关键词:沙漠化土壤科尔沁沙地
- 三种一年生藜科沙生植物出苗对沙埋深度和水分条件的响应被引量:18
- 2009年
- 通过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沙米、大果虫实和长穗虫实3种一年生沙生植物在4个模拟降水水平(A、B、C和D)和6种埋深水平(0,10,20,30,40和50 mm)的出苗情况。结果表明,3种植物种子均没有休眠现象。沙米和长穗虫实均在10 mm埋深处的出苗率最大,而大果虫实在30 mm埋深处的出苗率最大,沙米、大果虫实和长穗虫实,各降水处理的平均出苗率分别为50.63%,77.29%和75.21%。在沙土表面的种子,沙米萌发受强烈抑制,而其余2种植物在降水较多的A、B和D处理下萌发较多但成苗较少。这3种植物耐埋深的大小依次为:大果虫实>沙米>长穗虫实。降水量越大,其出苗率越高,沙米和大果虫实单次强降水下其种子出苗率大于等量的多次少量降水的积累,但是长穗虫实相反。这表明在干旱半干旱沙地,降水是调节季节性种子出苗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种子在沙土中的垂直分布决定了降水后种子萌发的比例并有助于维持土壤种子库。
- 罗亚勇赵学勇黄迎新左小安王少昆张永锋
- 关键词:出苗埋深
- 特殊作业对高尔夫球场果岭质量的影响
- 2005年
- 研究了疏草、打孔、铺沙、滚压等特殊培育措施对高尔夫球场果岭草坪的外观及功能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培育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果岭草坪的密度、叶片宽度、回弹性和果岭速度,且前3项指标与果岭速度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 郭轶瑞龙瑞军左小安
- 科尔沁沙地不同尺度上沙丘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27
- 2009年
-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过去30 a不同尺度上沙丘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尺度研究区(892.74km2)从1975—1995年流动沙丘面积、斑块数、景观面积百分比和最大斑块指数逐渐增加;1995—2005年流动和半流动沙丘面积减小,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面积增加。中尺度(110.42 km2)和小尺度(14.14 km2和14.10 km2)研究区从1975—1985年流动沙丘面积、斑块数增加,1985年后流沙面积减小。通过沙漠化过程指数计算表明,大尺度上沙漠化经历了发展(1975—1995年)—逆转(1995—2005年)的过程,中尺度和小尺度上,沙漠化经历了发展(1975—1985年)—逆转(1985—2005年)的过程。科尔沁沙地不同尺度上景观结构变化具有差异性,显示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存在尺度效应;景观格局变化主要受流动沙丘斑块变化的影响,而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引起的。
- 左小安赵哈林赵学勇常学礼郭轶瑞张继平李健英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沙丘沙漠化过程
- 基于能值理论的奈曼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分析被引量:26
- 2007年
-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对奈曼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进行分析,通过典型能值分析指标的计算对其系统可持续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奈曼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2004年能值投入总量为1.47E+21sej(solarenergy joules),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和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分别占26.11%和35.78%;系统能值产出为3.23E+21sej,其中畜牧业能值产出比重高达72.52%。2004年系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牧民生活质量低于中国2000年农业的平均水平,但系统净能值产出率较高,在争取经济输入能值方面具有优势。系统可持续水平高于2000年全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水平,但不可更新环境资源的大量损耗给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2000—2004年期间系统能值投入中工业辅助能投入比重逐年增加,相应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增长了78%,其中畜牧业能值产出增长了104.10%。在农业经济水平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系统的环境负载率逐年上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有下降趋势。
- 赵玉萍赵学勇左小安黄刚孟庆涛
- 关键词:能值理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