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对温度和干旱胁迫的响应被引量:37
- 2013年
- 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重要环境因子,为了探讨温度和水分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研究3个温度水平[5℃~15℃(T1)、15℃~25℃(T2)、25℃~35℃(T3)]与3个土壤含水量水平[田间持水量的55%~60%(W1)、田间持水量的40%~45%(W2)、田间持水量的30%~35%(W3)]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合成上游的3个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和干旱胁迫显著影响PAL、C4H和4CL的活性以及银杏叶类黄酮含量;随着环境胁迫的进行,3种酶活性普遍呈增加趋势,但不同酶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2)低温(T1)与高温(T3)胁迫均显著促进PAL活性;T1则更加有利于叶片中C4H活性的增加;4CL活性的变化复杂,在胁迫处理的前期(14d和28d),干旱条件是影响银杏叶4CL活性的主要因子,而到42d之后,温度因子则成为主要影响因子。(3)银杏叶类黄酮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推进而显著减少,在胁迫前期,干旱是影响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而到42d之后,温度因子占主导作用。(4)相关分析表明,在温度和干旱胁迫下,PAL、C4H和4CL以及银杏叶生物量均与黄酮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尽管环境胁迫促进了相关酶的活性,但银杏叶片中的类黄酮含量却呈下降趋势。
- 陈雷常丽曹福亮汪贵斌董晓伟
- 关键词: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温度干旱酶活性
- 温度和土壤水分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3年
- 以2年生银杏实生苗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内采用土培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和土壤水分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试验设置土壤含水量(w)和温度(T)各3个梯度,w1、w2、W3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5%-60%、40%~45%、30%~35%;T1、T2、T3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分别为15/5℃、25/15℃、35/25℃.结果表明:T1温度条件下,各土壤水分处理的银杏叶中的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总黄酮含量普遍高于T2和T3,而土壤水分对银杏叶中各种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不显著;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以山奈酚含量最高,其次为槲皮素和异鼠李素;T3温度下银杏单株总黄酮产量普遍高于T2和T3.在收获前适当采取土壤覆盖和灌水等措施降低种植园的温度,有利于提高银杏叶中黄酮的含量,增加单位面积黄酮的产量.
- 汪贵斌郭旭琴常丽曹福亮
- 关键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温度土壤水分
- 温度和土壤水分对银杏叶类黄酮合成的影响
- 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两个重要的环境因子,为了探讨温度和土壤水分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共同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3个温度水平(T1,15℃;T2,25℃;T3,35℃)与3个土壤含水量水...
- 常丽
- 关键词:银杏叶类黄酮温度土壤水分酶活性
- 文献传递
- 温度和干旱胁迫对银杏叶代谢物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设置3个温度水平与3个干旱胁迫水平的9个处理盆栽试验,研究了银杏叶初生代谢产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促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但抑制类黄酮的合成。低温促进银杏叶片可溶性糖及类黄酮的合成,高温抑制类黄酮的合成。胁迫前期,干旱因子是抑制类黄酮合成的首要因素,胁迫后期,低温因子是促进类黄酮合成的首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和温度胁迫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与类黄酮的相关性不明显,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类黄酮含量整体呈显著负相关。
- 常丽周昕汪贵斌
- 关键词:银杏类黄酮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温度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