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艳妮
- 作品数:19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实现途径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和各项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出现了城市土地利用粗放现象,加剧了我国的人地矛盾。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城市由外...
- 常艳妮
-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 文献传递
- 关于搭建大学校园旧货交易微信平台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19年
- 校园旧货交易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大学生低碳生活、爱护环境的实践形式之一。微信平台和校园旧货市场的结合既能破除传统旧货市场对专有场地和专门时间的依赖,又可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现以陕西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为背景,对校园旧货市场在微信平台上的搭建、宣传、策划等进行研究,以实现旧物再利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公益之心。
- 常艳妮
- 关键词:大学校园旧货交易
- PSR视角下甘肃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本文以城市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为切入点,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PSR框架,并据此构建了宏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及GIS软件,对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
- 常艳妮
-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主成分分析
- 关于“做实写深”民政新闻的思考
- 2017年
-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突出自身优势,“做实写深”民政新闻是做好新时代民政宣传的出路之一。本文试从传统媒体特别是传统网络在民政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切入,“做实写深”民政新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 常艳妮
-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能竞赛体系构建与实施——以陕西某高职院校为例
- 2021年
- 本文以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建设为关注点,以技能竞赛为抓手,针对问题、梳理病因,结合行情、校情、学情、生情,提出基于校企合作的多层次、全员化物业管理专业技能竞赛模式。经过长达不少于6年的探索、改革与实践,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普遍提高,竞赛成绩突出,师资队伍建设效果显著,校企合作深入,专业品牌效应增强,并形成了一定的辐射示范效果。
- 常艳妮
- 关键词:高职
- 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浅析物业费收缴困境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物业行业的迅速发展,行业内的争执与纠纷也层出不穷,由物业管理费所引发的纠纷更是屡见不鲜。由于物业管理费直接关系着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的直接利益,关乎整个物业市场的良性运转,因此,文章试图从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角度剖析当前物业管理费收缴困局,并据此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 常艳妮
- 关键词:物业费信息不对称
- 网络信访——虚拟社会中政务管理创新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互联网问题的首次阐述,网络信访作为传统信访的一种探索性补充,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更是普通民众实现社会监督、权益维护和意见表达的有效途径。但网络信访也存在诸如信息共享难、合力影响弱、办理水平低等弊端,如何高效发挥网络信访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自由、开放、虚拟的网络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政务管理结合起来,现结合工作实践,理性分析并提出了有关网络信访规范化的合理性建议。
- 常艳妮
- 关键词:虚拟社会
- 陕西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 2024年
- 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为社会服务既是教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聚焦陕西省高职院校现代物业管理专业,分析中青年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现状以及制约教师团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出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依托,打造一支师德高、结构优、业务精的“双师”教师团队的建设理念,并通过积极实践,探索推进师资团队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案。
- 常艳妮李鑫
- 关键词:社会服务物业管理教师团队
-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被引量:6
- 2017年
-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能够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并为其提供灵活、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而缓减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金融逐渐由传统担保形式向数据驱动转变,金融业务效率和风险防控有效性取得了实质性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
- 常艳妮
-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金融服务
- 托底性民生保障问题分析——以陕西为例
- 2018年
- 托底性民生保障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国家问题.文章建立在托底性民生保障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陕西省部分地方的托底性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现状,通过挖掘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对策,以期实现政府和社会的更好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托底.
- 常艳妮
- 关键词:托底民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