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幸梅

作品数:5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蓄水
  • 3篇三峡水库
  • 2篇蓄水前后
  • 2篇水库
  • 2篇水质
  • 2篇长江
  • 1篇营养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
  • 1篇三峡库区
  • 1篇三峡水库蓄水
  • 1篇湿法
  • 1篇湿法氧化
  • 1篇水库蓄水
  • 1篇水体
  • 1篇水体富营养
  • 1篇水体富营养化
  • 1篇水位
  • 1篇水污染
  • 1篇水质变化

机构

  • 4篇重庆市环境保...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市环境科...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固体废...

作者

  • 5篇幸梅
  • 2篇鲍雷
  • 1篇钟成华
  • 1篇幸治国
  • 1篇赵文谦
  • 1篇王德蕊
  • 1篇何秀清
  • 1篇李永健
  • 1篇邓春光
  • 1篇张秀

传媒

  • 2篇重庆环境科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三峡环境与生...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4
  • 2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峡水库156m水位蓄水前后长江干流水质的变化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对三峡水库8个城市9个水质断面156m蓄水前后的水质比对分析,表明:三峡水库156m蓄水后主要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蓄水未对长江干流水质造成负面影响,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仍然良好。
幸梅张秀何秀清
关键词: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蓄水后大宁河水体富营养化调查及评价被引量:43
2004年
大宁河是三峡库区一条重要的支流,是著名的小三峡旅游胜地,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后,大宁河水质出现了异常现象。2003年9月课题组对三峡135m蓄水后的大宁河回水段进行了富营养化监测。通过监测结果评价,发现大宁河双龙银窝滩段水体处于中营养中富营养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水质变化原因,提出了5项防治对策。
钟成华幸治国赵文谦王德蕊邓春光李永健幸梅
关键词:三峡库区富营养化水体蓄水
湿法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水中TOC(总有机碳)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叙述了湿法氧化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水中总有机碳 (TOC)的原理和分析条件 ,对影响测定结果的电源电压、仪器通电预热时间、试剂纯度、加入量、反应时间、仪器清洗、水样放置时间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 ,总有机碳分析仪通电预热时间与基线的稳定性有很大关系 ,预热时间应在 6 h以上 ,可保持基线的稳定。 TOC水样以不加保存剂 ,尽快分析为好 ,在室温较低时 ,有效保存时间以 7d为限。夏天水样可加酸低温避光保存 ,但亦应尽快测定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分解损失。
幸梅
关键词:总有机碳分析仪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部分江段水质变化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135m水位蓄水后长江部分江段水质的变化情况。方法以长江丰都至巫山段的6个城市的8个水质断面作为监测点,按照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12997-1991)进行布点,在平水期和丰水期共采集水样96份,分别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进行pH、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挥发酚、总氰化物、砷、汞、六价铬、石油类、铅、镉、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等16项水质指标的检测,将监测结果与往年同期总体水质和背景浓度进行比较。结果三峡水库135m蓄水前后总体水质仍属II、III类无明显变化。影响库区总体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总磷、总氮。结论三峡水库135m蓄水未对库区长江水质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幸梅鲍雷
关键词:水污染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中气体标准物质浓度的选择技巧被引量:2
2003年
介绍了自动监测仪器校准所使用的气体标准物质浓度的选择方法和技巧。气体标准物质包括钢瓶气和渗透管 ,通过它们和动态校准仪配合使用可配出质控工作中所需要气体的各种浓度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浓度和动态校准仪的具体指标参数 (流量等 )来反推标准物质浓度 ,并在配气过程中能满足国家技术规范要求 ,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鲍雷幸梅
关键词:监测仪器标准物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