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桂凤

作品数:19 被引量:131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3篇胰腺
  • 3篇胃癌
  • 3篇胃炎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慢性
  • 3篇溃疡
  • 3篇狼疮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狼疮
  • 3篇肝硬化
  • 2篇蛋白
  • 2篇胰腺炎
  • 2篇源性
  • 2篇粘蛋白
  • 2篇人组织
  • 2篇人组织激肽释...
  • 2篇组织激肽释放...

机构

  • 19篇海南医学院附...
  • 3篇海南省第二人...
  • 2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海南省临高县...

作者

  • 19篇庄桂凤
  • 8篇曾仕平
  • 5篇张杰伟
  • 5篇吴雄芳
  • 5篇李淑萍
  • 2篇杨远征
  • 2篇张全鹏
  • 2篇蔡笃雄
  • 2篇汤净
  • 2篇覃西
  • 2篇谭琰
  • 2篇吴海棠
  • 1篇郑海龙
  • 1篇曾俊涛
  • 1篇苗新普
  • 1篇李晓仙
  • 1篇林尤冠
  • 1篇陈少兴
  • 1篇张建辉
  • 1篇陈华飞

传媒

  • 4篇海南医学院学...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2
  • 4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和E-钙粘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 KLK7、E-cad在胃癌患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胃癌患者 50例以及 50 例胃良性疾患者和 50 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胃部良性疾患组和健康体检组.实验组中有24例符合手术条件同意行胃切除术的患者,细分为术前组和术后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1月)、胃良性疾患者组、健康体检组血清中KLK7及E-cad水平,分析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KLK7及E-cad水平高于胃良性疾患组及正常体检组,差异均显著(P〈0.05);实验组术后术前比较,KLK7 及E-cad 术后分别明显下降和升高,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Ⅰ~Ⅳ期血清KLK7 水平及E-cad水平随癌症的进展分别呈现升高和下降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5; 实验组中胃癌有无微血管转移与血清KLK7 及E-cad表达水平有关,P均 〈0.05. 实验组的年龄分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不同病理特征的血清KLK7及E-cad水平的比较显示,KLK7及E-cad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胃癌患者血清KLK7及E-cad水平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86,P〈0.01).结论 KLK7和E-cad 的表达上调或者下调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两者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呈负相关, 在胃癌发展及转移中可能存在拮抗效应.联合检测KLK7与E-cad可能对监测胃癌患者的病情及估计预后有-定帮助.
庄桂凤谭琰杨远征张杰伟汤净曾仕平覃西
关键词:胃癌E-CADELISA
胃复春和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观察胃复春和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以探索更好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瑞巴派特组、胃复春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胃复春和瑞巴派特,疗程均为l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及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改善的评估。并考察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组织病理学改善方面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各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瑞巴派特组和胃复春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胃复春和瑞巴派特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张杰伟曾仕平庄桂凤李淑萍张全鹏
关键词:胃复春瑞巴派特慢性萎缩性胃炎
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7例(39.7%),酒精性肝硬化15例(22.1%),丙型肝炎后肝硬化7例(10.3%),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9例(13.2%),丙肝合并酒精性肝硬化3例(4.4%),不明原因肝硬化5例(7.3%),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1.5%)。乏力率、纳差率、腹胀率分别为82.4%(56例)、85.3%(58例)、91.2%(62例),多饮、多食、多尿率及消瘦率分别为2.9%(2例)、4.4%(3例)。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8%(25例),16.2%(11例),22.1%(15例),38.2%(26例),无糖尿病神经或血管并发症。27例患者(39.7%)随着肝功能好转血糖控制理想;21例(30.8%)加用胰岛素治疗,血糖得到满意控制;10例(14.7%)血糖控制较好,5例(7.4%)血糖控制较差;死亡5例(7.4%)。结论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以乏力、纳差、腹胀等肝硬化症状为主,通过临床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可随肝功能改善而得到较好的控制。
庄桂凤张杰伟曾仕平
关键词: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临床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以进一步加强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患者各72例,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感染、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结果丙型肝炎的输血感染占比率较乙型肝炎明显高(P<0.05),丙型肝炎症状大多轻微或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多为正常或轻度异常,肝硬化的发生率较乙型肝炎明显高(P<0.05)。结论血液传播是引起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丙型肝炎的预防极为重要措施。
庄桂凤蔡笃雄吴雄芳
关键词:丙型肝炎乙型肝炎
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IL-6、VI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进行治疗,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清晨空腹,观察组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8周后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中IL-6、VIP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IL-6、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VI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后IL-6与VIP的表达均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能够降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血清中IL-6、VIP的水平,疗效较好。IL-6、VIP可作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吴乾学林尤冠庄桂凤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胆汁反流性胃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道被引量:2
2006年
庄桂凤
关键词:紫癜误诊
麦滋林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麦滋林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麦滋林-S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4周,对照组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4周,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和5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麦滋林-S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曾仕平蔡笃雄庄桂凤
关键词:麦滋林灌肠溃疡性结肠炎
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及胃癌的关系
2007年
自从1983年从胃粘膜标本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lcobacter pylori,Hp)以来,大量研究表明Hp与慢性胃炎及胃癌有密切关系,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庄桂凤曾仕平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胃癌
胃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和E-钙粘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MMPS、KLK7、E-cad在胃癌患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胃癌患者50例以及50例胃良性疾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胃部良性疾患组和健康体检组。实验组中有24例符合手术条件同意行胃切除术的患者,细分为术前组和术后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1月)、胃良性疾患者组、健康体检组血清中MMP-2、MMP-9、KLK7及E-cad水平,分析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KLK7及E-cad水平高于胃良性疾患组及正常体检组,差异均显著(P<0.05);实验组术后术前比较,MMP-2、MMP-9均较术前减少,KLK7及E-cad术后分别明显下降和升高,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Ⅰ~Ⅳ期血清KLK7水平及E-cad水平随癌症的进展分别呈现升高和下降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5;实验组中胃癌有无微血管转移与血清KLK7及E-cad表达水平有关(P均<0.05)。实验组的年龄分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不同病理特征的血清KLK7及E-cad水平的比较显示,KLK7及E-cad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KLK7及E-cad水平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86,P<0.01)。结论:KLK7和E-cad的表达上调或者下调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两者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呈负相关,在胃癌发展及转移中可能存在拮抗效应。联合检测KLK7与E-cad可能对监测胃癌患者的病情及估计预后有一定帮助。
庄桂凤谭琰杨远征张杰伟汤净曾仕平覃西
关键词:胃癌MMP-2MMP-9E-CAD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30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出现时间与血尿淀粉酶、脑脊液、脑电图以及颅脑CT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1992年亚特兰大国际胰腺病会议制定“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定义和中华消化学会胰腺病学组2003年上海会议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作为诊断标准,并排除Wernicke脑病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胰性脑病中,合并消化道出血16例,胸腹水14例,ARDS3例,感染性休克2例,低钙血症10例,胰周脓肿2例,中毒性心肌炎9例,并发症发生率占86.3%;始发病因以胆源性疾患居多,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中位时间为8d;PE组72hBA、PEBA水平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性脑病发病高峰期多为病发后1周内,常与其他并发症并存;病人症状为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幻觉及昏迷等;但脑脊液、脑电图及颅脑CT均正常;血中淀粉酶增高是PE发生的关键环节,其它并发症是促发因素;及时采用药物控制PLA2的释放及胰腺实质的广泛坏死,对于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抢救成功率,减轻胰性脑病发生,降低死亡率很有意义。
吴雄芳庄桂凤周海燕苗新普陈华飞吴文博
关键词:胰腺炎胰性脑病淀粉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