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淑珍

作品数:54 被引量:478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细胞
  • 20篇骨吸收
  • 17篇破骨
  • 16篇破骨细胞
  • 16篇骨细胞
  • 11篇肿瘤
  • 9篇免疫
  • 9篇巨细胞
  • 8篇体外
  • 8篇细胞瘤
  • 7篇巨细胞瘤
  • 7篇口腔
  • 7篇骨巨细胞瘤
  • 6篇多核巨细胞
  • 6篇组织化学
  • 6篇颌骨
  • 6篇免疫组织
  • 6篇骨质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抗原

机构

  • 38篇北京大学口腔...
  • 14篇北京大学口腔...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隆福医...
  • 1篇卫生部工业卫...

作者

  • 54篇庞淑珍
  • 37篇于世凤
  • 14篇高岩
  • 9篇史凤芹
  • 7篇赵宁侠
  • 6篇于世风
  • 4篇刘昕燕
  • 4篇李斌斌
  • 3篇张润荃
  • 3篇刘波
  • 3篇陈坤
  • 3篇魏明洁
  • 2篇柳晓冰
  • 2篇李铁军
  • 2篇王卫华
  • 2篇孙开华
  • 2篇俞光岩
  • 2篇章魁华
  • 1篇李盛琳
  • 1篇杜平

传媒

  • 14篇中华口腔医学...
  • 10篇中国骨质疏松...
  • 9篇现代口腔医学...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牙体牙髓牙周...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纵横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97世界骨...
  • 1篇FDI、CS...

年份

  • 4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5篇1999
  • 6篇1998
  • 7篇1997
  • 6篇1996
  • 5篇1995
  • 7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7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颌骨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研究慢性局限性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histiocytosis,LCH)的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HE染色及组织学观察,有丝分裂计数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本项研究包括22例LCH。HE染色见郎格罕细胞(LC)核因扭曲而呈现多样性,核分裂并不少见(平均每10个高倍视野7.1个核分裂像)。片状排列的细胞间可见明显不规则的细胞间隙。免疫染色见LCS-100阳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率平均为14.5%,病变中还散在CD68及组织蛋白酶D阳性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结论上述结果提示,LC细胞核形态的多样性及细胞排列是诊断本病的基础;该病变的性质是LC增殖而不是LC单纯聚积,可能属于肿瘤性增生;病变中的LC属不成熟的LC前体细胞。
高岩刘昕燕刘井岚庞淑珍
关键词: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颌骨
大豆异黄酮对骨代谢影响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牙槽骨、颌骨和胫骨骨代谢的作用 ,为临床上防治骨代谢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切除成年雌性大鼠双侧卵巢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 ,并对大鼠进行四环素荧光双标记。光镜观察大鼠牙槽骨、颌骨的组织学改变 ;荧光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大鼠胫骨骨代谢的情况 ,并计算四环素双标记线间的平均距离 (distanceofdoublelabel,DDL)和矿化沉积速率 (mineralappositionalrate ,MiAR)。 结果 大豆异黄酮治疗后 ,牙槽嵴边缘和颌骨骨小梁附着较多的成骨细胞 ,骨质较致密 ,未见活跃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现象。荧光显微镜下 ,大豆异黄酮治疗组双标线减少、间距变窄 ,DDL和MiAR均有显著下降。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 ,并对骨形成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从而最终抑制了雌激素下降造成的骨转换率的增高 。
李斌斌于世凤庞淑珍
关键词:骨代谢颌骨骨吸收荧光显微镜光镜观察
高产量高纯度的破骨细胞分离培养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获得高产量高纯度破骨细胞,为骨吸收的体外研究提供丰富的细胞来源。方法 将经典分离乳兔四肢骨破骨细胞的方法与1,25(OH)2D3诱导骨髓干细胞生成破骨样细胞的方法相结合,并应用0.05%胰蛋白酶/0.02%EDTA联合消化的方法将其纯化。结果该方法可诱导生成大量的破骨样细胞,0.05%胰蛋白酶/0.02%EDTA联合消化可使破骨细胞纯化率达95%。诱导生成的破骨样细胞TRAP染色阳性,体外培养具有噬骨能力。结论 该培养方法可产生大量高纯度的破骨样细胞,可为破骨细胞的体外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细胞来源。
刘波于世风庞淑珍
关键词:破骨细胞破骨样细胞细胞来源四肢骨胰蛋白酶骨吸收
天疱疮与良性粘膜类天疱疮中郎格罕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1992年
本文采用抗T_6抗体及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0例口腔粘膜病的病损组织中的郎格罕细胞进行了观察,初步探讨了其在疱性病损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结果表明,天疱疮与良性粘膜类天疱疮上皮组织中的郎格罕细胞均比对比观察组中的扁平苔藓与慢性盘状红斑狠疮明显减少,甚至缺如。本研究提示了郎格罕细胞数量降低,与疱性疾患中的上皮内疱形成或上皮下疱形成、存在有内在的联系。
于世凤庞淑珍魏明洁
关键词:郎格罕细胞免疫学天疱疮
Ⅱ型碳酸酐酶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被引量:5
1997年
本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石蜡切片的骨巨细胞瘤及体外培养的肿瘤性多核巨细胞进行碳酸酐酶Ⅱ染色,结果发现在石蜡切片中的95%以上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一样呈强阳性表达,部分(50%左右)圆形单核基质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梭形单核基质细胞呈阴性。玻片培养的多核巨细胞也是阳性但着色较浅。本研究表明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有共同之处,都是通过碳酸酐酶产酸后经质子泵分泌到局部微环境中进行脱矿。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肿瘤性多核巨细胞可能与破骨细胞一样来源于同一前体细胞。
赵宁侠于世凤庞淑珍高岩
关键词:多核巨细胞骨巨细胞瘤肿瘤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碳酸酐酶脱矿
67例舌鳞状细胞癌DNA含量的定量分析被引量:8
1995年
本研究取67例舌鳞状细胞癌的石蜡标本进行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研究结果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明确DNA含量在舌癌的淋巴结转移及复发中的生物学意义,并经统计学处理,对舌癌淋巴结转移及复发进行多因素分析。
赵福运刘少臣于世凤庞淑珍
关键词:舌肿瘤DNA流式细胞术鳞状细胞癌
大鼠颌骨的骨矿含量与全身状况之间的关系
1999年
杜维霞于世凤姬英庞淑珍
关键词:颌骨骨矿含量骨质疏松病全身咀嚼进食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癌胚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初步观察被引量:1
1990年
本研究用癌胚抗原的多克隆抗体,ABC法对12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进行了癌胚抗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标本中均显示有癌胚抗原的存在,主要分布在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中间细胞未见阳性染色反应。
董维佳庞淑珍于世风
关键词:癌胚抗原粘液表皮样癌涎腺肿瘤
染料木黄酮对大鼠颅盖骨骨吸收活性的作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体外观察染料木黄酮 (genistein)对颅盖骨骨吸收活性的作用。方法 :分离乳鼠颅盖骨 ,分别加入 0、10 -8和 10 -6mol/L的染料木黄酮 ,并以 10 -9mol/L的 17β -雌二醇 (17βE2 )为对照 ,检测培养液上清中Ca2 + 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以评价染料木黄酮对颅盖骨骨吸收活性的作用。结果 :10 -8和 10 -6mol/L染料木黄酮使培养液上清中Ca2 + 含量下降 ,吸收指数 <1.0。 10 -9mol/L 17βE2 的吸收指数介于 10 -8与 10 -6mol/L染料木黄酮之间。酸性磷酸酶活性在各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李斌斌于世凤庞淑珍
关键词:染料木黄酮颅盖骨骨吸收
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研究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用HE染色、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4例基底样鳞状细胞癌进行了分析。结果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占口腔鳞状细胞癌的1%,男性多于女性,可发生在口腔粘膜任何部位,临床表现主要为肿物和溃疡。肿瘤由基底样细胞和鳞状细胞构成,以基底样细胞为主,常形成粉刺样坏死,核分裂较多,邻近上皮常有异常增生。肿瘤细胞角蛋白AE1/3、CK13阳性,S100阴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阳性细胞多,p53阳性率为50%。35.7%的病例初次手术时已有淋巴结转移。结论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较普通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点,临床及病理上应予重视。
高岩刘昕燕庞淑珍
关键词:口腔肿瘤基底鳞状细胞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