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志忠

作品数:85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化学工程
  • 10篇电气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3篇燃烧
  • 28篇锅炉
  • 23篇值模拟
  • 22篇数值模拟
  • 21篇煤粉
  • 12篇燃烧器
  • 11篇结渣
  • 9篇切圆
  • 9篇
  • 8篇旋流
  • 7篇旋流燃烧
  • 7篇碳纳米管
  • 7篇纳米
  • 7篇纳米管
  • 6篇旋流燃烧器
  • 6篇切圆锅炉
  • 5篇烟气
  • 5篇控制技术
  • 5篇火焰法
  • 5篇发电

机构

  • 77篇华北电力大学
  • 7篇教育部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国电龙源节能...
  • 3篇北京国力能高...
  • 2篇内蒙古电力科...
  • 2篇上海发电设备...
  • 1篇哈尔滨锅炉厂...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下花园发电厂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国能龙源蓝天...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 1篇国家能源投资...

作者

  • 84篇康志忠
  • 45篇孙保民
  • 33篇郭永红
  • 10篇肖海平
  • 9篇白涛
  • 8篇田思达
  • 5篇徐鸿
  • 5篇刘建全
  • 4篇李文彦
  • 4篇陈晓梅
  • 4篇贾小伟
  • 3篇刘彤
  • 3篇信晶
  • 3篇王彦辉
  • 3篇宋之平
  • 3篇王东旭
  • 3篇王世昌
  • 3篇康志忠
  • 3篇翟刚
  • 2篇于英利

传媒

  • 9篇电站系统工程
  • 7篇动力工程学报
  • 5篇热力发电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中国电力
  • 3篇现代电力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动力工程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锅炉技术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 5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11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向线网反应器的升温速率随意可调的快速加热控制算法
本发明属于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面向线网反应器的升温速率随意可调的快速加热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硬件性能确定采样速度;确定稳定温度‐输出功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升温速度‐功率匹配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给定目标稳定温度所...
陈晓梅田思达康志忠
OFA反切减小炉内热偏差问题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过、再热器出现的超温爆管是四角切圆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减少这一现象对电厂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采用增大主燃区上方燃尽风偏转角度以减小过、再热器区域内的主气流旋转动量,从而降低发生热偏差的可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燃尽风反切26°水平烟道入口截面左右两侧温差降幅达49.7%。改造后的试验结果表明,燃尽风在低负荷时对热偏差的控制作用较大,而对高负荷时控制作用较小。以上研究表明,燃尽风反切有利于降低炉内热偏差,但在实际运行中,低负荷时,燃尽风的反切对主气流的消旋作用较大,反切减小热偏差作用较为明显。
白涛孙保民康志忠郭永红信晶
关键词:热偏差切圆锅炉燃尽风反切
一种废水能源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废水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废水能源发电装置。该装置的结构为:废水导入管和发酵液导入管与废水发酵池相连通,废水发酵池底部设置废水发酵能源收集器,能源储存装置通过能源传输管连接废水发酵能源收集器。本实用新...
沈铭科赵晓捷李治甫阎路康志忠
文献传递
“嫦娥三号”降落区溅射物空间分布关系
2020年
针对“嫦娥三号”着陆区溅射物与撞击坑间缺乏多尺度耦合关系解译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大小、频率和方向的空间分布关系量化表达方法。以“嫦娥三号”降落相机影像为基础,采用人工识别的方式,提取出直径大于0.1 m的撞击坑2564个,以及尺寸大于0.1 m的石块2363个。划分不同直径石块和撞击坑所在区域避免分辨率不均的影响,并通过方位角分区研究溅射物与方向的关系。结果表明,石块、撞击坑的数量随直径的增大而减小;“紫微”撞击坑的溅射是有方向性的;着陆点恰好位于2个溅射区之间,着陆区域主要分布直径0.5 m以下的石块和撞击坑,相比于着陆区周边,该区的地形较为平坦。
赵桉铭胡腾桑洋陈嘉伟康志忠
关键词:嫦娥三号撞击坑
催化剂制备方法对碳纳米管质量和形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改变催化剂性质是提高碳纳米管质量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火焰法制备碳纳米管实验中,主要对比了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2种催化剂制备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3种手段对合成的碳纳米管进行系统性表征。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粘性更大,更易于粘在探针或基板上,有利于碳纳米管的大型化生产;与溶胶-凝胶法相比,用浸渍法催化剂合成的碳纳米管拉曼光谱中D峰与G峰的比值下降了12.5%,碳纳米管直径缩小了18.1%且碳管更平直,石墨化程度更高。在催化剂制备工艺相近的条件下,选择浸渍法可以改善碳纳米管的质量。
翟刚郭永红吴楚瑜贾小伟孙亚萍康志忠孙保民
关键词:碳纳米管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催化剂
燃煤耦合城市污泥燃烧特性与NO_(x)生成行为模拟被引量:2
2022年
利用自定义燃烧模型对煤粉与城市污泥共燃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掺烧比例下共燃过程的燃烧特性、NO_(x)体积分数空间分布和生成行为等。结果表明:污泥对煤粉第一阶段燃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掺烧比例≤3%时,对煤粉第二阶段燃烧也有促进作用,而在掺烧比例≥6%时有抑制作用;在燃烧器出口附近氮存在形式丰富,大部分NH_(3)在该区域转换为HCN,少量转换为HNO和NH_(2)等,而在回流区后半段,HCN体积分数明显降低,NO体积分数上升,随着燃烧反应的进行,部分NO被还原成HCN和HNO;NO_(x)生成行为主要集中发生在燃料燃烧的2个阶段,在第一阶段,NO的生成过程主要为NH被O和O_(2)氧化以及N被O_(2)氧化,第二阶段主要为NH被O氧化以及N被CO_(2)氧化;NO被CH_(3)还原成HCN是2个阶段中NO被还原的主要过程。
丁先吴何来臧剑南康志忠
关键词:城市污泥掺烧燃烧特性
一种锅炉水冷壁结渣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水冷壁结渣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热电偶器,实时测量灰污结渣状态下水冷壁背火侧鳍片的温差信号;信息管理器,接收热电偶器测量的温差信号,并将所述温差信号发送给相连接的分散控制器进行信息共享;分散控制器,接收...
康志忠帅志昂刘涵子郭永红孙保民
文献传递
一种旋流燃烧器低氮氧化物低负荷稳燃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旋流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流燃烧器低氮氧化物低负荷稳燃装置。该装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撞击件,呈圆锥体结构,第二部分是一个消涡件,是由两个圆弧面组成的流线型结构体。该稳燃装置安装在旋流燃...
孙保民肖海平康志忠郭永红王世昌曾菊瑛
文献传递
高温空气煤粉直燃技术的数值模拟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高温空气煤粉直燃燃烧器的多种运行工况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分析了煤粉气流入口速度、煤粉浓度和高温空气速度等主要因素对煤粉气流着火的影响。模拟结果还可以反映出高温空气无油点火燃烧器内的流动、燃烧和传...
康志忠张伟郭永红孙保民刘岩
关键词:燃烧技术煤粉燃烧燃烧器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洁净煤技术与中国的电力发展被引量:2
2005年
我国以燃煤为主的电源结构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如何合理规划我国发电的能源结构,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了我国电力发展现状及电源结构的特点,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叙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我国电力发展规划中的一些重要方向,着重分析了各种洁净煤发电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刘国跃徐鸿孙保民康志忠阎伟明袁敏
关键词:电源结构洁净煤发电可持续发展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