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牧星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腺炎
  • 3篇坏死
  • 3篇继发
  • 3篇继发感染
  • 2篇胰腺坏死
  • 2篇坏死性
  • 2篇坏死性胰腺炎
  • 2篇病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模型研究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反应综合...
  • 1篇全身
  • 1篇全身炎症
  • 1篇全身炎症反应

机构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康牧星
  • 2篇周蒙滔
  • 2篇张启瑜
  • 1篇陈必成
  • 1篇余夙慧
  • 1篇孙洪伟

传媒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细菌入侵量、坏死程度与继发感染在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继发感染在急性胰腺炎病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后期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的最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阐明胰管逆行注射大肠杆菌能否导致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发生,以...
康牧星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
文献传递
继发感染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变加重的动物模型研究
2007年
目的提供继发感染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坏死病变加重的实验室依据。方法24只SD大鼠平均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以逆行胆胰管注射法制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组与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INP)组。8h后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并取胰腺组织行光镜、电镜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胰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对照组为0(0/8);ANP组为12.5%(1/8);INP组为100%(8/8)。光镜检查结果:对照组未见出血、坏死改变;ANP组可见出血与灶状坏死,中等量炎细胞浸润;INP组出血常见,多见大片状的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电镜检查结果:对照组未见异常改变;ANP组可见分泌颗粒增多,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INP组可见分泌颗粒明显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明显。ANP组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在INP组升高较ANP组更加明显。结论继发感染确实可导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坏死病变明显加重。
康牧星周蒙滔张启瑜
关键词:胰腺炎坏死继发感染动物模型
SIRS发展在胰腺坏死、继发感染致胰腺炎病变加重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胰腺坏死、继发感染致胰腺炎病变加重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四组:SO组仅翻动胰腺,I、II、III组经胰管逆行注射1%、3%、5%牛磺胆酸钠+104/mL大肠杆菌混合液。8 h后处死大鼠,检测胰腺组织细菌培养、脂肪酶、磷脂酶A2、C反应蛋白、TNF-α、IL-1β、IL-6水平,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及Schmidt评分。结果①SO、I、II、III组胰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0(0/10)、0(0/12)、25%(3/12)、90%(9/10),其中III组与SO、I、II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SO、I、II、III组血清脂肪酶、C反应蛋白、TNF-α、IL-1β、IL-6、Schmidt评分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II、III组血清磷脂酶A2水平较SO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III、II组比I组亦有显著性升高(P<0.01)。④病理学检查结果:SO组未见明显病变;I组可见胰腺水肿,炎性细胞浸润;II组腺泡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内充血,散在坏死灶与出血点;III组可见凝固性坏死灶,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微血管破裂,片状出血,甚至可见微脓肿。结论①胰腺坏死程度越重,其继发感染的概率越大;②SIRS可能是胰腺坏死、继发感染致胰腺炎病变加重的共同机制,抑制SIRS有助于SAP的治疗。
余夙慧康牧星孙洪伟陈必成周蒙滔张启瑜
关键词: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胰腺坏死继发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