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东昌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滴状冷凝
  • 11篇冷凝
  • 8篇传热
  • 4篇滴状冷凝传热
  • 4篇冷凝传热
  • 3篇金属
  • 3篇换热
  • 2篇离子注入
  • 2篇金属基
  • 2篇金属基体
  • 2篇传热性
  • 2篇传热元件
  • 1篇单分子
  • 1篇单分子膜
  • 1篇低表面能
  • 1篇液滴
  • 1篇硬脂
  • 1篇硬脂酸
  • 1篇硬脂酸钡
  • 1篇有机蒸汽

机构

  • 13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张东昌
  • 8篇林纪方
  • 4篇赵起
  • 4篇宋永吉
  • 2篇林载祁
  • 1篇徐敦颀
  • 1篇汪国强
  • 1篇朱晓波
  • 1篇张殿富

传媒

  • 5篇化工学报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1
  • 1篇1992
  • 2篇1991
  • 4篇1990
  • 1篇1988
  • 1篇1986
  • 1篇198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工程三视图的三维智能重建技术的研究
工程三视图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长期以来对图纸的分析、阅读与绘制工作一直依靠人力完成,难以适应当前CAD/CAM新技术的发展和要求,于是对于如何实现机器识图,如何由工程视图智能重建三维形体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经过多年...
张东昌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
文献传递
实现滴状冷凝的新途径
1991年
滴状冷凝是一种高效换热方式,其传热系数笔膜状冷凝高1个数量级。资本世纪80年代发现这种现象以来。
赵起张东昌林纪方
关键词:滴状冷凝膜状冷凝换热方式低表面能金属基体离子注入技术
一种实现有机蒸汽滴状冷凝的方法
在制作传热元件的金属表面上,采用L-B制膜技术,制备含-CF<Sub>3</Sub>,-CF<Sub>2</Sub>H或-CH<Sub>3</Sub>基团的表面活性物质的奇数层单分子膜,这类表面可用于有机蒸汽滴状冷凝传热...
赵起张东昌徐敦颀林纪方
文献传递
滴状冷凝传热机理的研究:(II)液滴分布,液滴生长速率...被引量:2
1990年
采用高速摄影方法,实时记录水蒸气在铜基合金表面上的滴状冷凝情况,利用数字图象分析系统对所得图片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液滴分布函数、液滴生长速率及液滴脱离直径.
宋永吉张东昌
关键词:滴状冷凝传热
滴状冷凝传热机理的研究 (Ⅰ)传热表面的制备及传热性能实验被引量:10
1990年
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对紫铜表面进行处理,在几种表面上都获得了稳定的滴状冷凝.对各种表面进行了冷凝传热性能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宋永吉张东昌林纪方
关键词:滴状冷凝换热冷凝传热传热
滴状冷凝传热机理的研究 (Ⅱ)液滴分布、液滴生长速率及液滴脱离直径的研究被引量:6
1990年
采用高速摄影方法,实时记录水蒸气在铜基合金表面上的滴状冷凝情况,利用数字图象分析系统对所得图片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液滴分布函数、液滴生长速率及液滴脱离直径.
宋永吉张东昌林纪方
关键词:滴状冷凝传热物理模型
工程视图三维智能重建中二维视图的预处理
张东昌
离子注入制备滴状冷凝表面材料的研究被引量:8
1990年
滴状冷凝是一种高效传热方式.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发现这种现象以来,许多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滴状冷凝工业应用的研究,但这个愿望迄今仍未实现.要在金属表面上实现滴状冷凝必须降低其表面能.以往实现滴状冷凝的方法一般都是采用在金属表面外加一层低表面能材料,靠物理或化学吸附与表面结合来降低金属表面能.由于这些材料的本身特点和与金属表面的结合方式带来了对冷凝液的污染、腐蚀金属表面、使用寿命短。
赵起张东昌林纪方
关键词:离子注入传热
实现滴状冷凝新途径的研究
直接测温的方法,测定了新表面材料的滴状冷凝传热特性,并同国外滴状冷凝传热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Cu-Cr表面和机械抛光表面传热性能的差异。对Cu-Cr和机械抛光两种表面进行了寿命实验,滴状冷凝现已超过12000小...
张东昌林载祁林纪方
关键词:传热性质冷凝传热温度测量
实现滴状冷凝新途径的研究
张东昌
关键词:滴状冷凝金属表面处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