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东香

作品数:18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中耳
  • 3篇中耳炎
  • 3篇急性
  • 3篇儿童
  • 3篇耳炎
  • 3篇CT
  • 2篇低剂量
  • 2篇低浓度
  • 2篇动脉成像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影像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黏膜
  • 2篇系膜
  • 2篇卵巢

机构

  • 16篇唐山市妇幼保...
  • 6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第三...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唐山市古冶区...
  • 1篇唐山市第九医...

作者

  • 16篇张东香
  • 11篇孙静涛
  • 6篇张再兴
  • 6篇刘蕊
  • 4篇张莉
  • 3篇王进东
  • 3篇朱会玲
  • 3篇赵兵
  • 2篇王晶晶
  • 2篇李文会
  • 2篇宋佳
  • 1篇戚健
  • 1篇陈丽芹
  • 1篇王伟强
  • 1篇冬国友
  • 1篇李静
  • 1篇王金林
  • 1篇段丽
  • 1篇李倩
  • 1篇王俊奇

传媒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河北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CT理论与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颈癌及颈淋巴结转移的分子影像学诊断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PET/CT显像、MRI、MSCT在头颈癌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经手术或诊断取材病理证实的应用PET/CT显像诊断的130例头颈癌的患者,其中114例行MSCT、86例行MRI检查,分析三种检查方法在头颈癌诊断中各自的优势。结果对所有头颈癌原发灶诊断,PET/C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MSCT、M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甲状腺癌,MSCT高于M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颈部淋巴结转移,PET/CT的敏感性明显高于MRI、MSCT,MRI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MRI特异性、准确性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T/CT是检出和准确诊断头颈癌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有效的分子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但费用较高。MSCT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上比MRI有一定优势,PET/CT、MRI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测定相当,均优于MSCT。
孙静涛张再兴张文军杜彦霜张东香刘蕊王铁钢
关键词:PETCT颈淋巴结转移核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A对肠系膜上动脉优化显示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A肠系膜上动脉显示中,应用低剂量低浓度对比剂注射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肠系膜上动脉CTA检查的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和双低组,每组患者各60例。常规组注射对比剂碘普罗胺(370mgI/ml),注射剂量根据体重计算(1.0ml/kg);双低组注射对比剂碘佛醇(320mgI/ml),注射剂量根据(体重×1.0ml/kg-10ml)计算。分别测量二组图像中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和L_2椎体水平处的CT值。计算二组患者对比剂注射剂量。记录二组图像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常规组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和L_2椎体水平处CT值与双低组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和L_2椎体水平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双低组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68.07±9.59)ml和(57.09±9.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双低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肠系膜上动脉CTA中,应用低剂量低浓度对比剂注射方式是可行的,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且有效减少碘剂总量,降低肾毒性。
张东香陈伟彬
关键词:低剂量低浓度多层螺旋CT肠系膜上动脉
唐山地区2008~2013年儿童急性中耳炎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并为防控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0~3岁、4~6岁、7~9岁及〉9岁,按季节分为1~3月、4~6月、7~9月及10~12月,按性别分为男性及女性,按区域分为市区及县区,观察每年发病情况及逐年变化情况及总患病率。结果:学龄前是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好发年龄,而0~3岁是最显著好发年龄段,儿童急性中耳炎患病与年龄有关。儿童急性中耳炎7~9月患病较少,其余月份患病率相当,市区患病率高于县区。结论: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与年龄分布、季节变换、所在地域有一定相关性。积极防控是减少患病率的关键。
王进东张再兴孙静涛赵兵王晶晶刘蕊张东香
关键词:儿童急性中耳炎流行病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介入高血压二级预防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河北省从2003年开始推行新农合医疗工作,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中受益。
韩锋孙静涛王伟强张东香杜彦霜张莉刘蕊杨宏亮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血压
非转移性甲状腺癌的比较影像学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非转移性甲状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选择3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非转移性甲状腺癌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超声、CT、MRI和PET/CT图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肿瘤位于一侧叶者27例,一叶及峡部者4例,双叶者1例。病灶大小0.4cm×0.5cm-5.5cm×8cm,其中≤1cm者4例,>1cm及≤4cm者22例,>4cm者6例。形态呈类圆形28例,不规则形4例。边缘清楚者20例,边缘或部分边缘不清者12例。密度均匀者7例,密度不均者25例(其中囊变18例、出血5例)。内部见钙化者14例,无钙化者18例。四种检查对各种病变征象显示率不同,对病变诊断有不同的优缺点。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ET/CT 87.5%、CT 68.8%、B超62.5%、MRI 50.0%,PET/CT与CT、B超和MRI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B超与MRI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是诊断非转移性甲状腺癌首选和重要检查。CT是肿瘤定性和术前检查的必要方法。PET/CT是非转移性甲状腺癌定性诊断的最有效的手段。PET/CT和MRI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上有一定优势。
孙静涛张再兴张文军王金林杜彦霜张东香刘蕊李文会
关键词:甲状腺癌PETCTCTB超
外耳道高负压吸引、正压给药联合鼻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被引量:8
2015年
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耳内流脓,有搏动性溢脓或见鼓膜穿孔。大部分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均可获得痊愈,只有少数患儿出现并发症或迁延不愈。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很多,
王进东孙静涛张再兴赵兵王晶晶张东香
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高负压吸引中耳黏膜咽鼓管功能
多层螺旋CTA对肠系膜上动脉优化显示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A肠系膜上动脉显示中,应用低剂量低浓度对比剂注射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肠系膜上动脉CTA检查的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和双低组,每组患者各60例。常规组注射对比剂碘普罗胺(370mgI/ml),注射剂量根据体重计算(1.0ml/kg);双低组注射对比剂碘佛醇(320mgI/ml),注射剂量根据(体重×1.0ml/kg-10ml)计算。分别测量二组图像中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和L2椎体水平处的CT值。计算二组患者对比剂注射剂量。记录二组图像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常规组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和L2椎体水平处CT值与双低组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和L2椎体水平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双低组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68.07±9.59)ml和(57.09±9.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双低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肠系膜上动脉CTA中,应用低剂量低浓度对比剂注射方式是可行的,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且有效减少碘剂总量,降低肾毒性。
张东香陈伟彬
关键词:低剂量低浓度多层螺旋CT肠系膜上动脉
布地奈德混悬液局部治疗小儿急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190例急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0例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苯酚滴耳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24 h病情减轻情况中,耳痛症状、鼓膜充血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天后病情消失情况中,耳痛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膜充血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7天后、再不予治疗观察10天后鼓室积液情况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局部应用治疗小儿急性中耳炎时对于减轻耳痛、鼓膜充血及减少鼓室积液形成明显优于常规苯酚滴耳剂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进东孙静涛张再兴赵兵张东香张莉刘蕊
关键词:布地奈德混悬液儿童急性中耳炎
数字化乳腺断层X射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数字化乳腺断层X射线摄影即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影像与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相结合能否更好地显示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特征,比较仅阅读FFDM影像和将FFDM与DBT影像结合后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诊断能力的差异,评价DBT针对致密型乳腺诊断乳腺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BI-RADS标准由乳腺影像诊断医生对乳腺内纤维腺体组织成份进行分型,从中选出致密型乳腺患者134例,包括不均匀致密型102例和高度致密型32例,采取先阅读FFDM影像再阅读DBT影像然后进行诊断并分别记录。同时分别对FFDM及DBT影像显示的病变特征进行比较并记录,比较对象包括肿物是否能够较清晰显示、肿物边缘是否清晰、有无毛刺、钙化及血管穿入。诊断标准参照美国放射学会(ACR)创立并推荐的BI-RADS的评估分类标准。根据病理结果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34例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69例,恶性病变65例。针对致密型乳腺病变形态的比较,DBT可以比FFDM影像显示更多细节,尤其是肿物边缘、毛刺征及血管穿入征等的显示更加清晰。DBT与FFDM在恶性病变中检出毛刺征分别为30例及14例;在良性病变中能够观察到肿物边缘清楚分别为46例及33例;仅DBT观察到3例血管穿入征,而传统的FFDM影像未观察到此征象。相比仅阅读FFDM影像,将FFDM结合DBT影像后诊断病变的准确性由89%提高到92%。结论针对致密型乳腺,DBT在显示病变及病变特征方面较FFDM有一定优势,尤其是毛刺征的显示。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与仅依靠FFDM相比,结合DBT后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致密型乳腺疾病的诊断,DBT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朱会玲戚健张莉张东香陈丽芹
基于T2FLAIR和DT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脑胶质瘤免疫组化特征的预测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索基于T2 FLAIR和DT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脑胶质瘤IHC特征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9月确诊脑胶质瘤患者中48例术前MRI影像和临床数据用于影像组学模型训练。收集术后病理分级、CD34、Ki-67、p53、S-100、syn、vimentin结果。手工标注T2 FLAIR脑胶质瘤区域,在工作站上测量DTI参数。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DTI参数及T2 FLAIR图像联合用于影像组学建模,将数据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进行特征提取、降维、选择和分类器训练等步骤,训练影像组学模型。以ROC曲线评价模型效能。结果测试集中脑胶质瘤病理分级、S-100、vimentin、syn、p53、K-i67、CD3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963、0.975、0.950、0.917、0.979和0.933。结论基于T2 FLAIR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脑胶质瘤IHC特征有一定的准确性,而基于DTI参数预测IHC是无效的,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李静孙静涛王可欣张耀峰李世佳王俊奇韩月明张东香
关键词:脑胶质瘤扩散张量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