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克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病毒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杀伤
  • 3篇杀伤细胞
  • 3篇淋巴
  • 3篇肝炎
  • 2篇毒性
  • 2篇严重急性
  • 2篇严重急性呼吸
  • 2篇严重急性呼吸...
  • 2篇阳性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阴性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深圳市源兴生...

作者

  • 13篇张克
  • 11篇马世武
  • 10篇侯金林
  • 6篇王战会
  • 4篇沈建坤
  • 3篇杨创国
  • 2篇孙剑
  • 2篇樊和斌
  • 1篇黄璇
  • 1篇齐义鹏
  • 1篇胡小雄
  • 1篇张光文
  • 1篇郭亚兵
  • 1篇李咏茵
  • 1篇施斌斌
  • 1篇陈金军
  • 1篇彭劼
  • 1篇曾国兵
  • 1篇洪军
  • 1篇杨玲

传媒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5
  • 3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种异型抗CD_3单抗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型抗CD3单克隆抗体(UCHT1、OKT3)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增殖、表型及细胞毒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7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FN-γ培养24 h后分别加入UCHT1(VCHT1组)、OKT3(OKT3组)及IL-1a、IL-2体外培养,于培养第3、7、10、12、14和21天比较扩增倍数;并选取培养第14天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3、CD8和CD56分子的表达,比较CIK细胞对K562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培养第10、12、14、21天OKT3组扩增倍数显著高于UCHT1组(P均<0.05);平均CD3+CD8+阳性细胞频数在培养第14天明显高于UCHT1组(P<0.05),平均CD5+6细胞频数UCHT1组高于OKT3组(P<0.05);平均CD 3+CD 5+6细胞频数UCHT1组也高于OKT3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UCHT1组有高于OKT3组的趋势(当效靶比为20∶1时,P=0.078)。结论在保证细胞扩增倍数的情况下,选择UCHT1更适用于体外扩增CIK细胞。
张克姜维周建陶然李溢柔李进马世武侯金林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基因型B~D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D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比较GenBank中已发表的明确分型的143株HBV全序列,设计特异的组合引物探针,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对兰州地区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B、C、D检测,并随机对检测的基因型各3株标本进行S基因测序验证。结果128例标本中B型检出率为20.3%(26/128),C型71.9%(92/128),D型7.8%(10/128);18株HBV克隆标本S基因测序结果与本分型法完全一致。结论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能够简便、灵敏、快速、准确地鉴定HBV基因型,适宜用于HBV基因型的大规模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
沈建坤周荣王战会白培盛马世武张克侯金林
关键词:基因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感染者中YMDD变异发生情况的研究
目的研究YMDD变异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HBV感染者中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科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2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检测肝功能和HBV病毒学指标,包括利用 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
孙剑侯金林王战会沈建坤杨创国张克马世武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受体β链互补决定区3谱型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受体(TCR)p链V区(BV)中互补决定区3(CDR3)谱型特点。方法采集8例CHB患者(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抗凝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CD8+T淋巴细胞亚群,提取RNA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CRBV中CDR3基因的24个家族,采用免疫指纹技术进行TCRBV各家族基因扫描和谱型分析。不同细胞亚群间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8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CRBV家族CDR3谱型发生明显偏移,表现为单克隆性、寡克隆性及偏峰性克隆增生。8例患者CD8+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TCRBVCDR3谱型偏移家族总个数高于去除CD8。T淋巴细胞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10.6±4.7)个比(4.1±3.1)个,t=6.619,P〈0.01)];比较单、寡克隆增生2种形式偏移的家族,CD8+T淋巴细胞亚群也高于代表CD4+T淋巴细胞的去除CD8+T淋巴细胞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8.8±4.5)个比(3.9±2.8)个,t=5.706,P〈0.01]。对其中3例患者磁珠分选前后TCRBV谱型的比较发现,分选后CD8+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TCRBV谱型偏移家族数均高于分选前。结论通过淋巴细胞亚群分选方式分析TCRBV家族CDR3谱型变化可以减少不同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峰型重叠干扰;应用这一方法分析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克降增牛程度有助于了解CHB患者炎疖的发牛机制.
李咏茵马世武张光文黄璇胡小雄杨玲张克侯金林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互补决定区3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优化培养
背景: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目前HBsAg携带率达7.18%,超过1.1亿人,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万,其中25%~40%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每年约7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并发症,包括...
张克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培养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
文献传递
两种培养基对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AIM V、OpTmizer两种培养基对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ells,CIK细胞)的增殖、表型及细胞毒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7位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s,PBMC),分别应用AIM V、OpTmizer两种培养基体外常规诱导CIK细胞,于培养第3、7、10、12、14、17、21天时,计算CIK细胞扩增倍数;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D3、CD8、CD56分子的表达;通过LDH释放实验比较两种培养的CIK细胞对K562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培养的10、12、14、17、21 d,OpTmizer扩增倍数明显高于AIM V(P<0.05);平均CD56^+及CD3^+CD56^+细胞频数,两组均高于基线(P<0.05);平均CD3-CD56^+细胞频数,OpTmizer组高于基线(ρ<0.05);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OpTmizer扩增CIK细胞效率明显高于AIMV,而扩增的细胞亚群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两组基本相同,OpTmizer比AIM V更适合于体外诱导培养CIK细胞。
张克姜维周建陶然李溢柔李进马世武侯金林
关键词:杀伤细胞体外培养
SARS冠状病毒的多组织嗜性及其全基因序列的测定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SARS冠状病毒对不同组织的感染情况 ,了解SARS流行初期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方法 用TrizolRNA抽提试剂提取因SARS病毒感染而死亡的 3例死者不同组织中的总RNA ,并逆转录为cDNA ,然后用针对SARS病毒不同基因区间的引物进行PCR扩增 ,并对其中 1例肺组织中病毒全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  3例病例中有 2例仅在肺组织中扩增到病毒序列 ,另 1例除在肺组织中检测到病毒外 ,还在气管、肾、淋巴结及肝组织中检测到病毒的存在。病毒全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该序列全长为 2 976 0个碱基 ,具有典型的冠状病毒序列特征 ,除具有RNA聚合酶基因和S、E、M和N 4种结构蛋白基因外 ,还有另外 8个蛋白编码框。经与GenBank上登录的部分其他SARS冠状病毒全序列进行比对 ,发现该序列除存在少量的SNP外 ,还多出一段 2 9个核苷酸的序列 ,这段序列的存在完全改变了ORF1 0和ORF1 1两个蛋白编码框 ,使得在此终止的蛋白翻译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从而使ORF1 0和ORF1 1两个读框成为一个读框。结论 SARS病毒具有多组织嗜性 ;
王战会马世武张克樊和斌齐义鹏侯金林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基因组织嗜性
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的变异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研究YMDD变异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发生的情况。方法对我科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2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检测肝功能和HBV病毒学指标,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YMDD变异,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BV DNA定量以及利用Abbott试剂检测HBV标志物,对比分析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中YMDD变异的发生情况。结果247例患者中共有42例出现YMDD变异,YMDD变异的累积发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年增加。与治疗前HBeAg阴性患者相比,治疗前HBeAg阳性患者YMDD变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前HBeAg阴性患者。结论HBeAg阳性患者YMDD变异年累积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
孙剑侯金林王战会沈建坤杨创国张克马世武
关键词:YMDD拉米夫定
SARS冠状病毒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构建SARS冠状病毒主要结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 ,并探讨各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 1 (DE3)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病毒致病机制。方法 从SARS病人组织中抽提出RNA ,经RT PCR获得SARS冠状病毒刺突蛋白 (S)、核衣壳蛋白 (N)和膜蛋白 (M)基因 ,将S基因的两个区段、N基因和M基因分别克隆至表达载体pET 32和pET 2 8上 ,转化大肠杆菌BL2 1 ,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 ,SDS PAGE检测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的表达载体pET32 S1、pET32 S2、pET32 N、pET32 M、pET2 8 S1、pET2 8 S2和pET2 8 N ;N蛋白表达量最高 ,S2蛋白表达量次之 ,S1蛋白和M蛋白表达不明显。结论 SARS病毒的N蛋白较容易在原核细胞中表达 ,而S蛋白和M蛋白可能由于有较多的半胱氨酸或跨膜区而不易在体外表达。N蛋白和S蛋白均有较好的抗原性 。
马世武王战会张克樊和斌侯金林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结构蛋白
重组腺病毒载体负载树突状细胞诱导乙肝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2012年
目的本研究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将乙肝病毒基因导入树突状细胞(DC)内表达成内源性蛋白,探索DC体外抗原负载并诱导乙肝病毒(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有效方法。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诱导成DC。用HFP3肽辅助腺病毒载体进行抗原负载,检测DC细胞内乙肝核心抗原基因的表达,比较成熟前后DC的表面分子,研究DC诱导的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特异性CTL的增殖。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重组腺病毒CHB3感染的DC能有效表达HBcAg蛋白。HFP3辅助感染能显著提高感染效率达3~10倍。腺病毒载体负载的DC表面CD80、CD86、CCR7的表达有所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荧光强度CHB3/iDC:CD80,46.2±14.6/29.9±7.9,P=0.209;CD86,142.0±12.9/113.3±6.5,P=0.430;CCR7,49.3±3.0/36.4±4.6,P=0.054)。Cocktail促成熟后,CD80、CD83、CD86、CCR7显著上调(平均荧光强度Cocktail-CHB3/iDC:CD80,97.1±8.1/29.9±7.9,P=0.0019;CD83,75.4±8.4/26.8±1.5,P=0.017;CD86,176.2±14.8/113.3±6.5,P=0.021;CCR7,75.3±3.4/36.4±4.6,P=0.0016),HLA-DR分子维持高表达。CHB3负载的DC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可检测到HBcAg特异性CTL比例明显增高(1例由0.25﹪增至1.98﹪,另1例由0.19﹪增至1.37﹪)。结论在优化的条件下,重组腺病毒载体CHB3能够有效地介导抗原蛋白HBcAg在DC内高水平表达,加入HFP3辅助感染能在较低的感染剂量下获得较高的感染效率,有利于维持DC的活性。重组腺病毒载体CHB3结合HFP3的抗原负载方案能有效地诱导HBcAg特异性CTL。
陶然李进张克马世武姜维李溢柔周向军
关键词:树突细胞腺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