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迷走神经兴奋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9
- 2014年
- 局麻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患者因紧张和疼痛通常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而我们发现少数患者术中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活动增强的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迷走神经兴奋反应及其危险因素。
- 贾和平金瑞林郭英俊王康张大伟
- 关键词:射频热凝术三叉神经半月节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红外热像'下肢神经刺激征象'机制探讨
- 贾和平张大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红外热像“下肢神经刺激征象”机制探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红外热像(infrared thermal im-aging,ITI)"下肢神经刺激征象"的发生机制,并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新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我院疼痛科LDH患者分为2组。第1组为LDH不伴主诉患侧下肢发凉者(n=46),第2组为LDH伴主诉患侧下肢发凉者(n=20)。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估患者VAS并行下肢ITI检查,研究ITI"下肢神经刺激征象"的机制。结果:两组治疗前下肢VAS分别为6.58±0.97、6.45±1.05,治疗后VAS分别降至1.33±0.64,1.30±0.73;两组患者治疗前ITI均出现"下肢神经刺激征象";下肢疼痛程度越重,"下肢神经刺激征象"越明显。第1组和第2组中11例患者经治疗疼痛缓解后其ITI未再表现为此征像,第2组有9例患者于治疗后ITI仍存在"下肢神经刺激征像",主要表现为患侧下肢前内侧或后侧低温区。结论:LDH患者ITI"下肢神经刺激征象"发生机制并非通常认为的腰、骶神经根中交感纤维和/或窦椎神经受刺激所致,而主要是由疼痛刺激引起的一种脊髓反射,进而引起患者下肢的交感缩血管反应;椎旁交感干和/或两侧交通支受刺激引起下肢缩血管反应是LDH患者ITI表现为"下肢神经刺激征象"次要机制。
- 贾和平张大伟周文生金瑞林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红外热像图下肢神经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