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意
- 作品数:24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多顺反子转染小鼠原代肝细胞重编程为胰岛分泌细胞的研究
- 目的:探讨非病毒法介导Pdx-1、Ngn3、MafA诱导肝细胞重编程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IPCs)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共表达胰岛发育关键基因Pdx-1(胰十二指肠同源框因子1...
- 罗海钊孙嘉陈容平刘艳张如意蔡德鸿陈宏
- 非诺贝特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影响
-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25 mmol/L葡萄糖)、高糖+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10、50、...
- 宋青青孙嘉王娇陈容平杨锐刘段张如意蔡德鸿
- 三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比较2005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NCEP ATPⅢ)、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200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制定的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在广州市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应用的异同。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5个社区619名中老年人填写芬兰糖尿病风险积分表(Finnish Diabetes RiskScore,FINDRSC),积分≥9分者定义为糖尿病高危人群。随后对筛查出的208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MS诊断相关指标测定,计算不同标准的MS诊断率,比较不同诊断标准的异同。结果 (1)采用NCEP ATPⅢ(修订版)、IDF和CDS(2007)标准检出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的MS患病率分别为61.5%、56.3%和50.5%。IDF与CDS(2007)标准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NCEP ATPⅢ(修订版)与IDF(P=0.035)、CDS(2007)(P<0.001)标准的诊断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NCEP ATPⅢ(修订版)与IDF标准诊断符合率最高(88.9%),NCEP ATPⅢ(修订版)与CDS(2007)标准次之(79.3%),CDS(2007)标准与IDF标准诊断符合率最低(75%)。结论对于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用NCEP ATPⅢ(修订版)标准诊断MS的检出率最高。NCEP ATPⅢ(修订版)诊断标准更适合对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MS筛检。
- 张如意陈容平王娇孙嘉杨锐蔡德鸿
-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人群代谢综合征
- 腰围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切点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腰围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寻找腰围预测NAFLD的最佳切点。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空腹血糖、血脂、腹部超声检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得到腰围预测NAFLD的最佳切点。结果:1535例研究对象中共检出375例NAFLD,总患病率为24.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1.2%,女性为10.2%。腰围是NAFLD的危险因素。在ROC曲线分析中,男性腰围预测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女性为0.949。男性及女性腰围预测NAFLD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88.3cm(敏感度:86.4%,特异度:85.9%)和82.4cm(敏感度:93.2%,特异度:89.9%)。结论:腰围对NAFLD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佛山地区人群腰围预测NAFLD的最佳切点值男性为88.3cm,女性为82.4cm。
- 罗海钊陈容平杨锐孙嘉张如意何芳蔡德鸿陈宏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腰围
- 广州市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尿微量白蛋白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调查广州市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尿微量白蛋白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们在广州市5个社区中随机抽取了619名45岁以上且无糖尿病史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慢性肾功能不全(氮...
- 宋青青王娇张如意陈容平孙嘉蔡德鸿
- 文献传递
- 广州市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尿微量白蛋白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宋青青王娇张如意陈容平孙嘉蔡德鸿
- 广东省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在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对广东省各地区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已确诊2型糖尿病且合并超重或肥胖的省内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血脂异常诊断标准:(1)总胆固醇≥5.7mmol/L;(2)甘油三酯≥1.7mmol/L;(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mmol/L;(4)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9mmol/L或男性HDL—c〈1.03mmol/L;满足以上1项或1项以上者即可诊断。结果本研究3593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87.9%(3160/3593),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LDL—C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52.5%(1888/3593)、54.1%(1945/3593)、33.1%(1188/3593)、27.4%(985/3593)。血脂异常患者中,单纯型血脂异常患者占34.1%,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占53.9%。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593,95%CI1.233~2.057)、糖化血红蛋白(OR:1.120,95%CI1.054~1.191)、体质指数(OR=1.084,95%CI1.022—1.150)、高血压(OR=1.331,95%CI1.033~1.714)、高尿酸血症(OR=2.270,95%CI1.642~3.138)、糖尿病家族史(OR=1.586,95%CI 1.186—2.120)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脂异常在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很高,降压、降糖、减重、降低血尿酸有助于降低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进而预防及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病死率。
- 王娇张如意陈容平陈立曙林少达梁干雄胡宝春朱志章王玉磷严励林健才李延兵蔡德鸿
- 关键词:超重肥胖症血脂异常
- 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从广东省内60家医院收集门诊或住院已确诊2型糖尿病且合并体重指数≥24kg/m^2的患者5241例,其中随机尿微量白蛋白〈30mg/L的患者共2631例。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及下降组,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方法对eGFR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尿酸、尿素氮、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与eGFR下降呈独立正相关(P〈0.05或P〈0.01),HbA1c达标、定期监测血糖、规律运动与eGFR下降呈独立负相关(均P〈0.01)。提示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联合使用尿微量白蛋白及eGFR全面评估。肾功能情况,并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尿酸水平以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
- 张如意王娇陈容平杨锐孙嘉宋青青蔡德鸿
- 关键词:超重肥胖尿微量白蛋白
- 广东省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现况及控制现状调查
- 目的 探讨广东省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现况及其控制现状.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对广东省各地区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已确诊T2DM且合并超重或肥胖的省内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
- 王娇雷蕾张如意宋青青陈容平杨锐蔡德鸿
- 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尿微量白蛋白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老年糖尿病(DM)高危人群尿微量白蛋白(MA)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在广州市5个社区中随机抽取了619例45岁以上且无糖尿病史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芬兰DM危险积分表筛查DM高危人群,将积分≥9分的人群定义为DM高危人群并纳入研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MA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208例符合DM高危人群标准者纳入本研究,MA的患病率为12.5%(26/20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的危险因素包括糖调节受损史(OR=6.707,P=0.039)、HbA1c(OR=2.690,P=0.02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2.322,P=0.021)。结论:DM高危人群MA的患病率较高,糖调节受损史、高HbA1c及高LDL-C水平均可增加MA发生的危险。
- 王娇张如意宋青青孙嘉陈容平蔡德鸿
-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人群尿微量白蛋白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