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存桂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流域
  • 2篇贡献率
  • 1篇典型流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蒸发
  • 1篇蒸发量
  • 1篇蒸发皿
  • 1篇蒸发皿蒸发量
  • 1篇蒸散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人口
  • 1篇三江并流
  • 1篇水平衡
  • 1篇水文
  • 1篇水文科学
  • 1篇水循环

机构

  • 5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张存桂
  • 3篇刘峰贵
  • 2篇沈彦俊
  • 1篇周强
  • 1篇郑双飞
  • 1篇陈琼

传媒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青藏高原论坛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柴达木流域参考作物蒸散变化成因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11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并分析了1970年-2010年以来柴达木流域参考作物蒸散(ET0)对气候变量的敏感性及气候变量对ET0的影响。结果表明:(1)41年来柴达木流域的ET0以-17.8mm/10a的变化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很可能与风速和净辐射的减小有关。(2)ET0对净辐射最敏感,对气温的敏感性最低,且气温的敏感性最不稳定。ET0对实际水汽压的敏感性逐年减小,而对净辐射、气温和风速的敏感性逐年增大。(3)风速是柴达木流域对ET0贡献最大的气候变量;尽管气温的相对变化(64.4%)远远大于风速的相对变化(49.9%),但贡献却小于风速;净辐射和实际水汽压对ET0减小的贡献不明显。结果显示气温对ET0的变化为正贡献,而风速、净辐射和实际水汽压对ET0的变化均为负贡献。
张存桂刘峰贵沈彦俊郑双飞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散贡献率
近60年青藏高原典型流域径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作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因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文过程和水循环强度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其水文气象要素的时间变率和空间分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影响着区域干湿度和植被特征,进一步改变“亚洲水塔”的产水量和水源涵养功能,致...
张存桂
关键词:青藏高原径流量水循环贡献率
青藏高原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对水平衡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及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具有全球独特气候系统的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具有独特的响应和反馈作用;青藏高原水热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产水量的巨大变化,而能量平衡的改变会对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的气候造成影响。...
张存桂
关键词:水文科学水平衡蒸发皿蒸发量
文献传递
三江并流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对气候要素的响应被引量:14
2015年
基于AVHRR/NDVI和MODIS/NDVI遥感数据,通过拟合两种数据源延长NDVI时间序列来反演了三江并流河源区1982—2012年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从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了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上随着热量梯度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态势分布,且海拔在4 000 m以下的区域植被覆盖度较高,平均值在0.68~0.75;2.研究期间,植被覆盖度以0.02/(10 a)的变化率呈增加趋势,海拔在4 600 m左右和低覆盖度的区域植被增加趋势显著,显著增加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4%,主要分布于沱沱河流域、怒江流域(除源头外)和研究区东南部等地区,这些区域植被覆盖度平均值仅为0.36;3.相对于降水量,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与气温要素相关性更为显著,特别是高原面上的植被覆盖度整体上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显示了强烈的热量限制性生态类型的特点。
潘学鹏吴喜芳沈彦俊刘峰贵张存桂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气温降水
西部山区贫困人口的收入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都兰县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以青海省都兰县为例分析西部山区县域贫困人口的收入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部山区贫困人口的收入差距明显,呈偏态分布,贫困人口的收入虽然已达到脱贫的标准,但是多数贫困人口的收入处在平均值以下。(2)西部山区贫困人口的收入结构性差异明显,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过高,而经营性与财产性收入过低。降低转移性收入的占比,减少不稳定的政策性"输血式"的扶贫资金,增加"造血式"扶贫方式的投入,从根本上使贫困人口获得稳定的收入,是贫困人口完全脱离贫困的途径之一。(3)是否具有劳动能力是影响西部山区贫困人口收入的主要因素,诸多贫困人口因不良的身体状况以及因丧失劳动力而致贫。对于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展健康帮扶,加大民政救助兜底保障的力度,优先安排慈善救助,以帮助其尽快脱离贫困。
马伟东刘峰贵周强陈琼张存桂陈强强
关键词:贫困人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