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
- 作品数:2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转型期文学的宏观构架与微观烛照──读《三元结构的文学》
- 1999年
- 张岚
- 关键词:转型期文学主导意识形态精英文学文学文化文学现象大众文学
- 个人本位·地域本位·民族本位──论文化散文的价值选择
- 1999年
- 文化散文近年颇为盛行。本文通过对文化散文的三种价值取向:“个人本位”、“地域本位”、“民族本位”的比较分析,指出文化“大”散文应是文化散文发展的正确方向。
- 张岚
- 关键词:文化散文个人本位
- 入世的情怀出世的梦──海峡两岸“闲适”散文的比较分析
- 1999年
- 张岚
- 关键词:散文创作《雅舍小品》创作心态
- 虚妄的圣殿坍塌之后——论鲁迅小说的女性“出走”被引量:7
- 2003年
- 本文从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出走”现象切入,指出女性的“出走”在鲁迅笔下仅仅指向一种“虚妄”;同时通过对女性的社会历史地位、鲁迅个体生命与女性复杂的互动关系等方面的深层挖掘,探究了造成“虚妄”的原因,并指出鲁迅在社会责任与家庭角色、启蒙激情与传统因袭之间的重重矛盾,剖析了造成鲁迅在女性出路问题上产生深刻悖论的多重因素。同时探讨了鲁迅对女性的“悲观启蒙”之于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
- 张岚
- 关键词:鲁迅小说虚无现代文学研究
- 无法返回的“寂寞的国”——萧红生命经验与小说叙述的对应阅读被引量:3
- 2003年
- “寂寞”是阐释萧红生命状态和写作文本的一个共名话语。本文从萧红个体生命经验与小说叙述的对应阅读入手,认为极度单纯的内在诗人气质和纷繁的“他性”世界之间的深刻冲突,造成萧红短暂一生中的寂寞心境以及游移于文学史上的边缘状态。萧红从个体生命经验和人道主义开始,赋予“寂寞”一种坚实的“为人生”的质地,实现了她相对闭抑的个人经历与开放的叙述结构的统一并延伸。
- 张岚
- 关键词:寂寞生命经验
- 道家文化资源与女性和谐人生——论女性创作的道家思想传承与文化启迪被引量:2
- 2008年
- 道家思想对于女性创作和女性人生具有许多积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和谐意识,为女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包括女人与男人)的和谐以及女性自我身心的和谐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也对当下女性创作的偏颇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同时,女作家也通过自己的创作反过来阐释、丰富了道家文化的内涵,赋予道家思想与时俱进的现代意义,显示了道家文化与本土女性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 张岚
- 关键词:思想传承女性创作
- 城/乡双重文化空间中的女性写作被引量:1
- 2011年
- 新文学创始以来,中国女作家在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文化空间中塑造了许多有别于男权文化想象的真实的女性形象,提供了丰富的女性视角下的城/乡文化信息,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足。比如创作集中于城市题材而缺少对乡村女性的关注;多写城市世俗生活和私人经验,过于物质化,缺少对城市的批判意识和透视深度;在乡村文化书写上,对农业文明和乡土文化表现出过多的情绪化眷恋,出现了理性把握不足的欠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原先固有的城/乡文化观念正在面临着现实严峻的挑战,对于女性创作在城/乡文化空间中新的话语现象我们无法给予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我们只是希望在女作家的文化视阈中,城市和乡村的女性人生都应得到深切的人文观照,宏大叙事和私人话语可以同时并进,城/乡巨变和日常生活皆应加以展示,这样才能使女性写作不至于陷入自说自话的琐屑与狭隘,才能使女性写作走出城/乡文化夹缝,走向丰富厚实的多元化叙述空间和审美空间。
- 张岚
- 关键词:女性创作乡土中国都市写作
- 心灵的对话 生命的契合——评单元的《走进萧红世界》
- 2005年
- 张岚
- 关键词:文学评论人物传记
- 论海峡两岸“文化散文”的同根传承被引量:1
- 2000年
- 张岚
- 关键词:文化散文民族文化忧患意识
- 传统与现代碰撞下舟山居民生育观变迁的文化原因
- 2014年
- 由于受当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女性地位的提高,社会包容度的增加以及社会化养老体系的逐步完善等因素,加上舟山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潜移默化渗透,如浓郁而富有特色的宗教色彩、小岛寡民的顺从心理、移民社会的开放心态、海岛困境中的务实求变等,这些都造成了舟山居民生育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从重视生育数量转为重视生育质量;由重男轻女转向重男不轻女,甚至男女都一样。分析舟山居民生育观变迁背后深层的历史、文化原因,对于了解舟山居民的文化心理诉求,对于理解中央"单独二胎"新政,对于国家生育政策的修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张岚吴燕萍夏前锋
- 关键词:生育观文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