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藻胆体
  • 6篇藻蓝蛋白
  • 4篇蓝藻
  • 4篇复合物
  • 3篇蛋白
  • 3篇变藻蓝蛋白
  • 2篇多变鱼腥藻
  • 2篇鱼腥藻
  • 2篇藻红蛋白
  • 2篇螺旋藻
  • 2篇光谱
  • 2篇海洋红藻
  • 2篇核心复合物
  • 2篇红蛋白
  • 2篇红藻
  • 1篇蛋白复合物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发射
  • 1篇荧光发射光谱
  • 1篇藻胆蛋白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2篇张建平
  • 11篇蒋丽金
  • 10篇赵井泉
  • 6篇杨紫萱
  • 4篇张景民
  • 3篇赵继全
  • 2篇曾繁杰
  • 2篇王慧
  • 1篇林启山
  • 1篇林启山
  • 1篇谢洁
  • 1篇谢洁
  • 1篇赵福利
  • 1篇郑锡光

传媒

  • 4篇科学通报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感光科学与光...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明胶科学与技...

年份

  • 9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红藻和蓝藻中C-藻蓝蛋白的结构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在蓝藻和红藻的光合膜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捕光天线即藻胆体。藻胆体的主成分为藻胆蛋白,藻胆蛋白是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总称,C-藻蓝蛋白(C-Pc)是其中的一种。关于C-Pc的研究,诸多的报道大都集中于各种蓝藻中的C-Pc,而对大型红藻中C-Pc结构特性报道极少。真核红藻和原核蓝藻中的C-Pc结构和功能是否完全相同,弄清这一问题显然对于藻类植物的分类学及光合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林启山曾繁杰张建平蒋丽金
关键词:海藻C-藻蓝蛋白蓝藻
藻胆体-类囊体膜复合物内能量传递机制研究——Ⅱ.皮秒级时间分辨荧光发射光谱(77K)方法被引量:1
1997年
在前文,我们利用稳态光谱技术(77K)和光谱解叠方法对藻胆体-类囊体膜复合物在不同光状态条件下能量传递途径及机制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复合物内,能量由藻胆体(PBS)向两个反应中心(PSⅠ和PSⅡ)的传递是并行的,只是在不同光状态条件下,能量由PBS向PSⅡ和PSⅠ反应中心传递的能量份额发生相对变化而已,即二元复合物模型。为了进一步证实前文的结论,本文通过皮秒级时间分辨荧光发射光谱技术对藻胆体-类囊体膜复合物内的能量传递途径和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张景民赵井泉张建平蒋丽金郑锡光赵福利汪河州
关键词:藻胆体类囊体膜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
明胶脱色以提高透明度的方法被引量:4
1997年
改善明胶色泽和提高产品胶的透明度是众多制胶厂致力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提供了一个较有效、易行的方法,今特郑重推荐,以飨读者。
张建平赵井泉刘宜亚
关键词:明胶脱色
海洋红藻和蓝藻中的别藻蓝蛋白结构特征的比较被引量:10
1992年
红毛菜、坛紫菜和条斑紫菜三种海洋红藻中的别藻蓝蛋白的特征吸收光谱(λ_(max)650 nm),荧光发射光谱(F_(max)662nm)、等电点(pI 4.42)、聚集态(分子量:134 kD)及其亚基分子量(α17kD,β18.5kD)均相同;结合它们各自吸收光谱的二阶导数光谱、圆二色谱和氨基酸残基组成等,与蓝藻--螺旋藻中的别藻蓝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来源不同的别藻蓝蛋白结构具有同一性,都是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的(αβ)_3结构。
林启山张建平张建平曾繁杰
关键词:别藻蓝蛋白红藻蓝藻
蓝藻(Cyanobacteria)藻胆体内核结构与功能的研究I.变藻蓝蛋白六聚体(αβ)5APβ16.3LCM42分离及其表征被引量:2
1997年
利用藻胆体温和解离的方法和超速离心分离技术首次得到了变藻蓝蛋白六聚体,并通过光谱技术,凝胶柱过滤柱色谱方法,和SDS-PAGE电泳方法以及蔗糖密度超速离心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变藻蓝蛋白六聚体的最大吸收峰(λAmax=652nm),荧光发射峰位于666nm,并且在680nm处有一明显肩峰;其分子量大约为240KD左右;其分子组成为(αβ)5APβ16.3LCM42;离心沉降系数为12S(0.2-0.5mol/L线性蔗糖密度梯度于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该六聚体在5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发生解离,通过羟基磷灰石柱分离可得到两种变藻蓝蛋白三聚体(αβ)3AP和(αβ)2APβ16.3LCM42,这说明该变藻蓝蛋白六聚体是由两个变藻蓝蛋白三聚体组成;通过差谱的方法得出锚蛋白的吸收光谱(λmax=660nm);根据稳态光谱测定的结果,推断出锚蛋白碎片LCM42的光谱性质与整个锚蛋白的光谱性质相同,进而得出LCM42保留了整个锚蛋白中的发色团,因而保留了其传递能量的功能。
张景民谢洁张建平赵井泉蒋丽金
关键词:蓝藻藻胆体变藻蓝蛋白六聚体
多变鱼腥藻中藻红蓝蛋白内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通过利用稳态光谱技术,光谱解叠技术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对PEC单体内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PEC单体内.α亚基上的PVB发色团可以将激发能传递给β亚基上的2个PCB发色团上;其能量传递时间常数分别为34.7和130ps;1.57us的组分归属为β亚基上PCB发色团终端发射;515ps的组分可初步指认为β亚基上两个PCB发色团间的能量传递时间常数.
张景民张建平杨紫萱赵井泉蒋丽金陈建新叶彤张启元
关键词:藻胆体藻红蓝蛋白多变鱼腥藻蓝藻
多变鱼腥藻藻胆体内杆-核复合物的分离与表征被引量:1
1997年
与其他大多数蓝藻(Cyancbacteria)一样,多变鱼腥藻内藻胆体的形状也呈半圆盘型.构成藻胆体的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s)为藻红蓝蛋白(PEC)、C-藻蓝蛋白(C-PC)和变藻蓝蛋白(APC),其能量传递按PEC→C-PC→APC的顺序进行.尽管已利用各种光谱技术对藻胆蛋白、藻胆体和活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而且,C-PC,PEC和APC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也已确定,但两种蛋白之间的联系仍不清楚,特别是能量如何由杆的末端传递进核成为目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因为关于藻胆体的关键结构部分,即杆-核复合物的结构,即尚未得知,所以,本研究工作对完善藻胆体工作模型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利用柱层析技术分离得到杆-核复合物(αβ)_6^(pc)L_(RC)^(27)(αβ)_3^(APC)L_c^(8.9),通过光谱技术、电泳方法对之进行表征,并提出该复合物的结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
张景民赵井泉谢洁张建平蒋丽金
关键词:多变鱼腥藻藻胆体鱼腥藻
藻胆体模型复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1997年
蓝藻和红藻中存在捕光色素蛋白即藻胆蛋白,主要包括藻红蛋白(PE)、藻蓝蛋白(PC)和变藻蓝蛋白(APC),在藻细胞活体中构成超分子复合物藻胆体.藻胆体连接在类囊体膜上,做为主要的捕光天线,通过诱导共振将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藻胆体由APC组成核,PE和PC构成杆排列在核的外围,其中APC做为连接藻胆体和类囊体内光合作用中心的桥梁.由稳态光谱测定知道藻胆体内能量传递顺序是PE→PC→APC.超快速时间分辨光谱的应用。
赵继全赵井泉杨紫萱张建平蒋丽金
关键词:藻红蛋白藻蓝蛋白
过渡金属离子(Cu^(2+)、Cd^(2+))对藻红蛋白单体的漂白机制被引量:1
1997年
过渡金属离子(Cu2+、Cd2+)对藻红蛋白单体的漂白机制*赵继全赵井泉张建平杨紫萱蒋丽金**(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漂白,藻红蛋白单体,藻红蛋白亚基,多肽链残基,色团络合物藻胆蛋白是一组同源捕光色素蛋白,由多肽链及相连的...
赵继全赵井泉张建平杨紫萱蒋丽金
关键词:漂白藻红蛋白多肽链铜离子镉离子
藻胆体核心复合物结构与功能的研究(Ⅱ)──4种变藻蓝蛋白复合物发色团相互作用机制被引量:3
1997年
从螺旋藻藻胆体中分离出4种不同结构和光谱形式的变藻蓝蛋白复合物APⅠ、APⅡ、APⅢ和APB,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比较了三聚体和单体的光谱特性,通过对吸收光谱的光谱解曾以及各组分的归属,研究了变藻蓝蛋白复合物内各色团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在能量传递中的功能.结果表明,复合物内色团间的作用关系可以用Forster偶极-隅极作用机制来解释,由于连接蛋白和同源亚基的存在影响其结构的对称性,进而影响各色团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性质.
王慧赵井泉杨紫萱张建平蒋丽金
关键词:变藻蓝蛋白螺旋藻藻胆体APC发色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