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
- 作品数:18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国民素质的提高与教师专业化理念的关系
- 2003年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前提,而国民素质的提高仰赖于发展基础教育,而要保证基础教育真正达到开发人力资源的目的,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教育的弊端,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 张志刚
-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小康社会建设教育观念素质教育
- 信息技术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提出的挑战
- 2001年
- 高等师范教育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本文根据目前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改革的策略。
- 张志刚朱金香
-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教育改革高等师范教育
- 弘扬行知精神 打造育人特色
- 2012年
- 大学精神诠释着大学的个性,也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太原师范学院依托传统优势培育大学精神,在对学校办学理念“行知统一、造就良师、服务社会”的践行、提炼和升华的过程中,坚持弘扬行知精神,探索并建立了“重德育、重实践、重创新”的“三重”育人机制,形成了学院办学特色。2008年,教育部对太原师范学院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学院“弘扬行知精神、打造行知文化”的办学特色,一致认为:“太原师范学院始终坚持大力弘扬行知精神,努力彰显师范特色,积极贡献基础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 张志刚
- 关键词:大学精神育人特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学特色大学文化
- 人的心理需要与舞蹈艺术的起源被引量:4
- 2009年
- 文章从人体律动的自然性是生命内部与外部辩证统一运动的基点出发,论证了情感是人生命运动转化为舞蹈艺术的杠杆,以舞蹈的各种起源为依据,揭示了人的心理需要是舞蹈产生的根本条件。
- 张志刚
- 关键词:心理需要舞蹈
- 《大章》乐舞的时代特征及审美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大章》乐舞不仅是唐尧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也是先民们追求"天人合一"审美理想与真、善、美的艺术表现。晋南陶寺文化的考古与文献记载均已证明了其存在的条件和价值。
- 张志刚
- 关键词:审美价值
-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农村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科学揭示农村、农民、农村教育三者之间关系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乡村教育的实践者和生活教育理论的首创者。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今农村教育改革和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王尚义张志刚
- 关键词:乡村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活教育农村青少年高效生态农业
- 太原师范学院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及办学特色的形成
- 2009年
- 陶行知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半个多世纪了,但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以及在实践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师德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创造精神、
- 王尚义张志刚
- 关键词:陶行知教师职业道德顶岗支教办学特色
- 黄帝时代《云门》舞的审美思想与文化生态环境
- 2010年
- 《云门》舞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农耕的目标是五谷丰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以风调雨顺为前提的。用"门"这样的形式和手段控制云,以达到风调雨顺,既是先民们天人合一理想的表现,又是其追求真、善、美思想的反映;既体现了黄帝时代这一时空的生态环境,又展示出当时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
- 张志刚
- 关键词:审美思想文化生态
- 论情感因素对舞蹈创作中的功能性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舞蹈作品是情感的物化,舞蹈创作者的情感有传递、提供和调配其心理能量的功能,也有定向与组织表现情感材料的功能,还起着舞蹈反映对象的表象变形作用。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 张志刚
- 关键词:情感因素舞蹈创作功能性
- 高师院校班级管理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徵被引量:3
- 2005年
- 加强和改进高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时代的要求。班级是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形式,笔者就班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目标的制定、管理思想的确立和方法的选择进行阐述。
- 张志刚康建琴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管理实践高师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