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堂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心病
  • 1篇造影
  • 1篇三期扫描
  • 1篇双源CT评价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小肝癌
  • 1篇临床诊断价值
  • 1篇冠脉
  • 1篇冠脉狭窄
  • 1篇冠脉狭窄程度
  • 1篇冠脉造影
  • 1篇冠心病
  • 1篇肝癌
  • 1篇肝动脉
  • 1篇CAG
  • 1篇CT

机构

  • 2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2篇张新堂
  • 1篇孙桂芳
  • 1篇徐燕
  • 1篇刘斌
  • 1篇田民
  • 1篇王晋

传媒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双源CT评价冠脉狭窄程度与冠脉造影对照性研究
2012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双源CT冠脉成像与CAG对照性研究来评估其对冠脉狭窄程度判定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冠脉狭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1周内行冠脉CTA及CAG检查,统计两种检查冠脉狭窄程度及数量,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组研究患者50例,所有患者在无特殊准备的情况下均能得到符合诊断标准的图像,无1例检查失败。两组患者狭窄绝对数相近,分别为52.1%±2.1%及55.3%±3.2%,而狭窄程度分级也较为接近,通过t检验及X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狭窄绝对值及狭窄程度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狭窄数量亦接近,分别为112±3及113±5,通过t检验分析,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源CT对冠脉狭窄有较高的准确性,为无创性检查方法。
张新堂孙桂芳
关键词:冠心病体层摄影术CAG
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对小肝癌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动脉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从而探索提高小肝癌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证实为小肝癌患者30例,总结其动脉期三期扫描图像影像学特征,对各期病灶发现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30例患者,最终确诊病灶36个,病灶直径0.9~3 cm,平均(2.2±0.5)cm,36个病灶平扫均表现为低、等密度。动脉三期呈逐渐强化增强的趋势,而动脉中晚期强化值有所减少,经过t检验分析,动脉早期与中、晚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中期及晚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检出率方面,动脉早期检出率最低,只有41.7%,而动脉中、晚期较高,分别为88.9%、91.6%,通过χ2检验动脉早期与中、晚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动脉中、晚期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肝癌对动脉期时相要求高,且各病例最佳时间不尽行同,因此,双源螺旋CT动脉多期扫描对肝癌发现病灶有较高价值,能有效提高小肝癌的诊断能力。
张新堂王晋田民刘斌徐燕
关键词:CT小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