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昆

作品数:21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针疗
  • 7篇针疗法
  • 4篇刺法
  • 3篇针灸
  • 3篇针疗法治疗
  • 3篇疗法治疗
  • 2篇穴位
  • 2篇针刺
  • 2篇球麻痹
  • 2篇卒中
  • 2篇卒中后
  • 2篇疗效
  • 2篇面瘫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 2篇假性球麻痹
  • 1篇滴剂
  • 1篇地黄
  • 1篇地黄饮
  • 1篇地黄饮子

机构

  • 20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太仓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20篇张昆
  • 7篇陈振虎
  • 3篇章闻
  • 3篇庄子齐
  • 2篇陈壮桂
  • 2篇郑瑞
  • 2篇戴敏
  • 2篇冯佩英
  • 2篇杨娟
  • 2篇陶金
  • 2篇杨钦泰
  • 2篇黄雪琨
  • 2篇偶鹰飞
  • 2篇周宇麒
  • 2篇张萍萍
  • 2篇周琪琳
  • 2篇黎雅婷
  • 2篇粟静
  • 1篇招柏明
  • 1篇唐济湘

传媒

  • 4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新中医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多周围神经病变为临床表现的麻风病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麻风病现临床较为少见且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专科医师常常因思维局限性而误诊。该文报道一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老年女性,既往曾误诊为SLE、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麻风病。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对该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思维进行了分析阐述以及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提示对于原因不明的多周围神经病变伴(或不伴)皮疹的患者,应考虑麻风病的可能性。
杨联胜程思红张昆
关键词:麻风病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
远道刺的内涵和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远道刺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九,一目输刺……,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后经历代医家注释发挥,多结合“标本”、“根结”、“气街”理论,同时结合“同气相求”、“同名经”理论用之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扬。
张昆
关键词:远道刺标本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诊疗流程与健康管理模式
2023年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属致死性高的可治性罕见病,容易漏诊和误诊,以累及头面部、四肢、消化道、生殖器、喉等部位的反复发作的水肿为特征。HAE诊断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导致接诊医务人员难以及时诊断和进行正确干预,因此,提高对HAE的认知程度和预防其反复发作对HAE患者至关重要。鉴于目前医护人员和广大群众对HAE的疾病认知程度较低,患者一旦出现喉水肿急性发作时难以及时得到专科救治,使不少HAE患者随之发生窒息而致死致残。为此,本文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平台,通过设置“一键求助”,为HAE患者提供全天候快速应急响应系统,实现HAE患者规范化管理和紧急救治流程的全程智慧化随访管理。
周敏罗新周琪琳周文豪郑瑞张雅娜吴喜福吴硕粟静熊国威成昀黎雅婷张萍萍张昆戴敏黄雪琨石照辉陶金周宇麒冯佩英陈壮桂杨钦泰
关键词: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智慧管理
《内经》五刺法的文献研究及其在岐黄针疗法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五刺法(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是按照五脏(肺、心、肝、脾、肾)合五体(皮、脉、筋、肉、骨)的关系分为五种刺法的总称。随着对五刺法的广泛运用及深入研究,众多医家在传统五刺法治疗五体疾病的基础上,扩展至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笔者通过系统治疗文献,将五刺法的临床运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张昆偶鹰飞赵瑞斌陈振虎
岐黄针疗法探析被引量:25
2020年
古代九针传承至今,唯毫针为各代针灸医家所独爱,但论针灸疗效今非昔比,究其缘由"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陈振虎教授认为临床疗效与针具关系紧密,在对古代九针的潜心研究和现代各类针具不断尝试后,取法于古代九针,利用现代材料和工艺研发了"岐黄针",以经筋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对《黄帝内经》"五刺法"的灵活运用,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岐黄针疗法体系。本文将从针具变迁的角度探讨针具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并介绍岐黄针疗法。
钟默默张昆杨娟陆丽明孟婷婷张瑞琳傅诗韵吴融陈娇莹陈振虎
关键词:经筋辨证
岐黄针疗法治疗痛证验案举隅被引量:8
2019年
“岐黄针疗法”具有取穴精少(一般1~3个穴位)、见效快、疗程短、安全、操作简便及易推广等独特优势,在颈肩腰腿痛等痛证、神经感觉异常等疾病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研究分析4个典型病案(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障碍、神经根型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及急性腰扭伤),总结“岐黄针疗法”的诊疗思路及作用机制。
陈雨婷陈雨佳张昆王冉冉陈振虎
关键词:痛证针灸验案
岐黄针疗法之合谷刺法的临床运用浅析被引量:2
2022年
合谷刺属于《灵枢·官针》五刺法之一,亦是岐黄针疗法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刺法。岐黄针对合谷刺的运用强调通过对疾病病位、病性以及病变范围的把握,进行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合谷刺,如根据针刺刺激目的确定合谷刺方向,根据病变范围调整合谷刺角度,根据病位选择合谷刺深度,从而达到针至病所,“随变而调气”的治疗目的。
杨娟杨娟陈振虎张昆
关键词:合谷刺针刺方向针刺角度针刺深度
针灸医师颈部与腰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针灸医师颈部与腰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广东省21家二级以上医院272名针灸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经修订的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其过去1年的WMSDs患病情况,分析其颈部与腰部高发部位的WMSDs影响因素。结果针灸医师总WMSDs年患病率为94.9%;各部位WMSDs患病率居前3位分别为颈部(81.6%)、腰部(81.6%)和肩部(63.2%),颈部与腰部同时罹患WMSDs的患病率为73.5%。多部位WMSDs的患病率高于单部位WMSDs(86.0%vs 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长时间坐位工作、1 min内多次重复操作、工作每天都在变化均是针炙医师罹患颈部、腰部WMSDs和颈部与腰部同时罹患WMSDs的共同危险因素(P值均<0.05);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开车上班、人员短缺均是针灸医师罹患腰部WMSDs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工作姿势不舒服是针灸医师颈部与腰部同时罹患WMSD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灸医师是WMSDs的高发人群,颈部和腰部是针灸医师WMSDs的高发部位;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不良工效学、工作组织等职业因素。
黄运旋张昆庄子齐杨联胜
关键词:患病率工效学
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被引量:1
2022年
帕金森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该病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方案。岐黄针疗法是以集古代“九针”的部分外形和现代工艺而制成的岐黄针为针具,以传统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灵枢·官针》中的五刺法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陈振虎教授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文章从岐黄针疗法的治疗思路、治疗步骤等方面介绍陈振虎教授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
余小江杨娟张昆钟默默陈振虎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颤证
针刺治疗面瘫临床试验的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国际高质量RCT探讨针刺治疗面瘫临床研究设计优化方案。方法在PubMed上运用主题词检索筛选近5年来影响因子≥10的支持针刺有效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由双人提取试验设计相关因素,总结高质量针刺临床试验的设计特点并探讨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优化方案。结果检索符合条件的文献8篇。研究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化(8/8),受试者(6/8)和(或)结局评估者、数据收集者、统计者盲法(7/8),假针刺安慰对照(7/8)和(或)阳性对照(2/8),主要及次要结局指标相结合的评估方法(8/8),基于先导研究的样本量评估(8/8),意向治疗分析(8/8)的设计方案。结论借鉴高质量针刺临床研究设计,可从区组随机化设计,电针为主的标准化针刺干预方案,固定非穴位点进行不刺入皮肤的假针刺安慰对照,盲法的设计及实施,以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为主要结局与以抑郁、焦虑自评量表为次要结局的综合疗效评价设计等方面优化试验设计方案,提高针刺临床研究水平。
杨联胜周丹凤张昆郑淑珍庄子齐
关键词:针刺面瘫随机对照试验优化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