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 作品数:9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子电信 更多>>
基于SAR图像的舰船目标检测与参数提取研究 目前海洋SAR图像的分析利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当海量的SAR图像用于舰船及其尾迹检测时,需要开展自动检测算法方面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之上,结合“十一五”总装预研项目“高分辨率SAR图像处理与目标识别技术”,... 张晓燕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舰船检测 概率神经网络 文献传递 地下目标散射的FDTD计算 被引量:6 2007年 该文给出了一种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结合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层(UPML)以及互易原理,计算地下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值实验,对这种计算方法的数值性能作了仔细研究。给出了一批新的不同电尺寸、不同形状、不同介电常数地下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计算结果。 张晓燕 盛新庆关键词:电磁散射 FDTD 复合目标电磁散射的高效混合计算方法 被引量:4 2011年 传统混合法在计算目标与粗糙面的耦合场时,需要耗费大量内存与时间。以计算复合目标后向电磁散射为目的,提出一种更为高效的混合计算方法。该混合法在单独处理粗糙面与目标方面与传统混合法一致,即使用基尔霍夫近似法(Kirchhoff approach,KA)处理粗糙面区域;使用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MoM)并结合多层快速多极子(multilevel fast multipole algorithm,MLFMA)技术处理目标区域。与传统混合法所不同的是:根据大尺度粗糙面镜向散射最强的特点,只在粗糙面上截取一块很小的区域进行耦合场计算,从而极大减少内存与时间。大量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较高精度的同时,效率要远高于传统混合法。 张晓燕 盛新庆关键词:电磁散射 混合法 多层快速多极子 最新视频编码标准H.264及其核心技术 被引量:20 2004年 H.264是ITU-T和ISO联合研究制定的编码效率高、网络适应性强的最新数字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4是面向视频电话、视频会议等实际应用的标准,它能以低比特率在不同网络上实时传输高质量视频流。本文简介了H.264的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H.264的基本内容、特点和核心技术。 张晓燕 谢珺堂关键词:视频编码标准 H.264 视频电话 低比特率 ITU-T 猛士越野车电动四轮转向系统的控制研究 张晓燕关键词:四轮转向 虚拟样机 操纵稳定性 H.264的整数DCT变换编码与量化过程 被引量:11 2005年 H.264是由ITU与ISO两个国际组织共同联合开发的具有高编码效率、高压缩质量的视频新标准。H.264采用了4×4块的无乘法整数变换编码算法,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编解码的运算量,而且避免了反变换的误匹配问题。详细分析了H.264的整数DCT变换的原理和实现,并阐述了与变换编码相应的量化过程。 张晓燕 谢珺堂关键词:H.264 视频标准 整数DCT变换 地下目标电磁散射的时域有限差分计算 地下目标电磁散射是散射计、探地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等遥感系统的理论基础之一。本文集成多项计算电磁学中的先进计算技术,建立了地下目标电磁散射的高效、精确计算模型;在建立的地下目标计算模型基础上,开发了地下目标散射的计算程序,... 张晓燕关键词:电磁散射 时域有限差分法 文献传递 介质粗糙面上目标后向散射的高效混合算法 被引量:5 2010年 以计算介质粗糙面上目标后向散射为目的,提出一种高效的混合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单独处理粗糙面与目标方面与传统混合法一致,即使用基尔霍夫近似法(KA)处理粗糙面区域,使用矩量法(MoM)并结合多层快速多极子技术处理目标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法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根据大尺度光滑型介质粗糙面镜向散射最强的特点,在计算耦合场时只在粗糙面上截取一块区域进行计算,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耦合场计算中所用内存与时间. 张晓燕 盛新庆关键词:电磁散射 混合法 多层快速多极子 地下目标散射的并行FDTD计算 被引量:6 2007年 着重讨论半空间FDTD并行计算方法,入射源的特殊处理方式,和如何调节负载不平衡三个问题,给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地下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并行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案,并在北京理工大学电磁仿真中心刘徽并行计算平台上,做了具体的程序实现和数值实验,实验不仅证实了算法的精度,而且还表明并行方案的高效,即当参与计算的处理器数量达到14个时,并行效率仍然可以保持在80%以上。在此基础上,用开发的程序计算了以往串行算法无法计算的电大地下典型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 张晓燕 盛新庆关键词:电磁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