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
- 作品数:94 被引量:4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申捷及施捷因治疗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2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申捷、施捷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0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申捷组(53例)和施捷因组(51例),2组患儿均给予“三支持、三对症”,同时分别给予申捷和施捷因,比较2组间疗效差异。结果不能认为申捷和施捷因治疗HIE有显著差别(x2=0.015<3.84;P>0.05)。结论申捷和施捷因比较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 傅大林张跃汤健高伟红毛春婷赵晓科杜森杰李红英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学
- 麻黄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麻黄碱治疗对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单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1、2、3、4周应用免疫组化观察缺血周围区GFAP的表达。结果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术后1周GFAP表达开始增加,3周后表达平稳。治疗组GFAP的表达水平在前两个时间点高于自然恢复组(P<0.05)。结论麻黄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围区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有促进作用。
- 赵晓科肖农张跃
- 关键词:麻黄碱脑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
- 穴位注射疗法配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36例
- 目的穴位注射方法配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效果好。方法 2001年3月-2005年12月间3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均按疗程进行乙酰谷酰胺注射液穴位注射;同时根据患儿的实际运动能力,综合运用 Bobath 法、Vojta 法及...
- 张跃汤健秦勤傅大林吕静张晓琴
- 文献传递
- Sjogren-Larsson综合征1例遗传学与临床特征被引量:4
- 2017年
- Sjogren-Larsson综合征(SL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先天性鱼鳞病、精神发育落后、双侧或四肢痉挛性瘫痪三联征。我国迄今报道10余例,其中相关基因报道较少,现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例SLS患儿家系进行ALDH3A2基因突变研究,探讨此病临床表现与基因的关系。
- 傅大林朱子阳顾威刘倩琦倪世宁李红英朱敏杜森杰赵晓科张跃汤健韩蓓
- 关键词:遗传学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鱼鳞病
- 高压氧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疗效的meta分析
- 目的:研究对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采用相关的检索词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获取发表的系统评价(syste...
- 朱敏张跃汤健付大林李红英赵晓科
- 关键词:高压氧小儿病毒性脑炎META分析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Vojta疗法在小儿脑瘫早期康复中的运用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Vojta疗法对脑瘫患儿早期康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以Bobath疗法为基础,治疗组加用Vojta法,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各级GMFM评分显示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Vojta疗法在脑瘫患儿康复中通过早期对脑瘫患儿进行协调的复合的前进运动的整合,可以有效地抑制其异常反射及异常姿势,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达到治疗的目的,对脑瘫患儿早期康复有重要作用。
- 汤健张跃傅大林吕静
- 关键词:VOJTA疗法脑瘫康复
- 踝足矫形器佩戴时间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研究踝足矫形器(AFO)不同的佩戴时间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训练佩戴组16例、日间佩戴组19例和日夜佩戴组17例。3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训练佩戴组仅在运动训练时佩戴AFO;日间佩戴组平日运动时亦佩戴AFO,每日佩戴6~8h;日夜佩戴组除清洗及进行部分训练项目时取下AFO外,其余时间均佩戴。3组患儿总疗程均为2个月。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APROM),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儿痉挛情况,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中的D区及E区评定患儿的站立和步行能力。结果3组患儿的APROM、MAS评分和GMFM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日间佩戴组、日夜佩戴组患儿的APROM、MAS评分和GMFM评分均高于训练佩戴组(P〈0.05),日间佩戴组和日夜佩戴组的APROM、M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佩戴组GMFM评分明显高于日夜佩戴组(P〈0.05)。结论日间佩戴AFO6~8h对于缓解痉挛型脑瘫儿童踝跖屈肌群痉挛并提高其运动能力,较仅训练时佩戴AFO或日夜佩戴AFO更有效。
- 赵晓科肖农张跃汤健李红英
-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踝足矫形器
-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听力学特征分析
- 2010年
- 宋建敏方如平刘芳张跃李红英李琦
- 关键词:中枢性协调障碍听力学特征患儿脑性瘫痪发育障碍
- 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仪治疗弛缓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表面肌电分析
- 目的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仪对弛缓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表面肌电变化。方法40例弛缓型脑瘫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股四头肌进行EN-Stim4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仪治疗,每周5次,治疗3...
- 张跃汤健傅大林李红英赵晓科朱敏杜森杰张玲张丽
- 关键词:治疗仪经皮电神经刺激肌电分析
- 文献传递
- 儿童爬行促通训练机器人在痉挛型双瘫患儿康复中应用的效果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爬行促通训练机器人治疗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痉挛型双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第Ⅰ组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及徒手爬行训练,第Ⅱ组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爬行架治疗,第Ⅲ组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儿童爬行促通训练机器人治疗。每天1次,每周5 d,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项(GMFM-88量)评定患儿粗大运动发育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肌张力评定,采用Gesell发育量表中适应性发育商(DQ)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三组GMFM-88中总百分比及反映爬和跪的能区(C能区)百分比均显著改善(t>17.438, P<0.001),第Ⅱ组和第Ⅲ组优于第Ⅰ组(P<0.05),第Ⅲ组优于第Ⅱ组(P<0.05);三组MAS评分均改善(t>2.144, P<0.05),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0.199, P>0.05);第Ⅱ组和第Ⅲ组GDS适应性DQ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t>3.040, P<0.001),第Ⅱ组和第Ⅲ组高于第Ⅰ组,第Ⅲ组高于第Ⅱ组(P<0.05)。结论儿童爬行促通训练机器人能改善痉挛型双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及认知功能,效果优于徒手爬行训练及爬行架训练。
- 杜森杰张跃李红英朱敏陆芬
- 关键词:痉挛型双瘫粗大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