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介入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综合征
  • 3篇介入治疗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心病
  • 2篇血压
  • 2篇造影
  • 2篇术后
  • 2篇综合征患者
  • 2篇桡动脉
  • 2篇介入术
  • 2篇护理
  • 2篇急性冠脉
  • 2篇急性冠脉综合...

机构

  • 10篇蚌埠市第三人...

作者

  • 10篇张隽
  • 5篇桑更生
  • 4篇石增刚
  • 4篇石世强
  • 3篇冯燕娴
  • 3篇陈以强
  • 3篇贾苏豫
  • 2篇陆江辉
  • 2篇何强先
  • 2篇孔德荣
  • 2篇杨眉
  • 2篇徐刚
  • 1篇蔡慧婷
  • 1篇曹嘉莉
  • 1篇竞雪莹
  • 1篇陈冬梅
  • 1篇汤凤英
  • 1篇解霞
  • 1篇丁中
  • 1篇沈涛

传媒

  • 3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淮海医药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效果和优缺点。方法:在履行知情告知并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分别对98例和59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途径(股动脉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分别观察手术操作成功率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5.92%、98.31%和94.87%、96.1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27.1%和7.7%、4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手术成功率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的外周血管并发症相对少。
桑更生石增刚石世强徐刚何强先陈以强张隽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与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构分析比较
桑更生丁中冯燕娴石增刚陈以强陆江辉汤凤英石世强徐刚张隽张峰
项目通过超声波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与冠肪造影相比较,发现在冠心病患者中IMT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指数亦有相似变化,IMT与冠脉病变的血管数量有相关性。
关键词:
关键词:超声波检测冠心病
坎地沙坦酯对高血压谷峰比值、平滑指数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压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数的影响。方法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坎地沙坦酯8mg,每天1次,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其谷峰比值(T/P)和平滑指数。结果治疗4周后,24h平均收缩压(148.2±10.7)mmHg和24h平均舒张压(97.6±6.5)mm Hg、白昼平均收缩压(152.5±9.8)mm Hg和平均舒张压(96.0±5.3)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138.3±7.6)mmHg和平均舒张压(89.2±8.3)mmHg、收缩压负荷值(87.5±12.2)%和舒张压负荷值(36.48±26.4)%与治疗前的(130.2±7.2)mmHg、(79.5±7.8)mm Hg、(133.4±7.2)mmHg、(81.8±6.6)mmHg、(121.9±7.3)mmHg、(72.1±7.4)mmHg、(84.7±9.9)%、(26.7±8.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T/P分别为70%和63%、平滑指数分别为(1.21±0.82)和(1.13±0.51),均符合要求。结论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均能获得良好的T/P比值及平滑指数。
石世强何强先桑更生陈以强张隽
关键词:血压谷峰比值坎地沙坦酯
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7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4例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动态和静态心电记录、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首发晕厥32例,黑矇17例,头晕1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9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6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9例;超过3 s的长RR间期35例;心率在白天清醒状态下持续<40次/分31例。全部给予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部分患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结论:严重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可引起老年患者症状加重;常规心电检查可以明确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变化,明确晕厥的原因,便于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有效的方法。
陆江辉冯燕娴李玉杰张隽李晶晶桑更生
关键词: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心脏起搏老年病学
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60经桡动脉(桡动脉组)和240例经股动脉(股动脉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特点。结果:桡动脉组术后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P〈0.05~P〈0.01)。2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闭塞发生率为2.3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可减轻术后护理工作量。
贾苏豫石增刚张亮张隽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桡动脉股动脉
舒适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我科将舒适护理融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介入术中,根据患者在心理、卧位、排便、睡眠方面的不舒适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减少了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曹嘉莉蔡慧婷张隽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舒适护理PCI术介入术不舒适
雷米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试验组,给予口服雷米普利2.5~5mg,每天1次,疗程4月,观察试验前后HRV的变化,另设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治疗前HRV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治疗后HRV明显升高(P〈0.01)。结论雷米普利可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具有一定的改善自主神经功能作用。
桑更生冯燕娴石世强汤风英解霞张隽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雷米普利心率变异性
盐酸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体会
2014年
目的总结盐酸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对90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静脉泵入盐酸替罗非班ACS患者进行密切与细致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除5例出现穿刺处渗血,3例牙龈出血、2例出现鼻出血,其余80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明显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也存在出血风险,必须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严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
孔德荣张隽贾苏豫杨眉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护理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1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s-CRP的浓度(入院后24 h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32例,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hs-CRP水平。结果AMI组、UA组、SA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MI组和U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MI组、UA组、SA组相互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期有增高,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hs-CRP对冠心病的诊断、筛查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冬梅沈涛竞雪莹张隽石增刚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
心内科CCU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心内科C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采取缓解CCU护士心理压力的方法,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分析目前心内科C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导致心内科CCU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CCU护士处于抢救各种急、危、重症心血管病患者的第一线,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实施抢救多,护士常面临患者的死亡,工作责任重大,承担风险高;护士严重缺编;护士经常受到暴力因素的威胁;年轻护士较多,工作能力和经验不足,心理卫生知识及业务知识缺乏;CCU复杂的人际关系及悬殊的社会价值等。结论通过分析C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CCU护士提高自身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掌握心理压力的调节技巧,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强化法律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从而减轻CCU护士的心理压力,保持护士健康的心理、身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杨眉张隽孔德荣贾苏豫
关键词:心内科CCU心理压力护士
共1页<1>
聚类工具0